鼓樂混雜着琵琶聲,激昂慷慨,大氣凜然。
“此曲隻應天上有,這紅衣人是誰啊?”
“戰神,蘭陵王。”沒等旁人應聲,戚帝道。
那使臣顯然沒想到戚帝會親自回答這個問題,恭敬地點點頭。
傲木嘎倒是沒那麼多心思,下面這個人是誰與他無關,但跳舞的人是誰,他很有興趣。
由緩轉急,戛然而止。
城樓上衆人驚歎鼓掌,贊聲一片。
戚帝看向福壽,福壽會意搖頭,他也不知此事。
衆樂師緩緩退場,唯有紅衣人孑然而立。
流程往下進行:“鳴禮炮!”禮炮聲驚動了戚城,百姓們都出門看是哪裡的聲響。
如此,那下面這個人隻能是……
六十響禮炮畢,紀邀摘下面具:“恭請陛下檢閱軍隊!”
紀邀今日的衣裳是改過的,隻要扯了前襟下擺便是正正端端的皇子服飾。
戚帝下了城樓,與衆使者一同乘着車架從永安門出。
紀邀翻身上馬,遠看近看,風光霁月。
“開始檢閱!”
使者随着戚帝的車駕,一同閱兵。
永安街兩岸,衆将士整裝待發。
“衆将士勞矣!”
“大戚有餘,所擊者服!”
“衆将士勞矣!”
“大戚有餘,戰無不勝!”
使者團皆驚,不敢出聲,隻能用眼神互相交流。
近距離感受戚國的軍隊,全是屬于青年士兵的血氣方剛,就連傲木嘎也是心有所感,難得皺了眉頭。
紀邀領隊壓着速度,戚帝所及之處,兵士們立正敬禮,用盡全身之力氣喊着口号,目光之堅定,不會令任何人懷疑他們對戚國的忠誠之心。
百姓們遠遠看着,大為所震。
“我滴娘啊光宗耀祖,皇帝陛下從我們家門口兒過了!”
“當頭這個是?”
“還用問啊,那長成這樣必然是七皇子!”
“是七皇子,那年大災,我有幸見過一次,相貌品性那都是這個!”那人豎起大拇指。
“那後面是使者的車?”
“是吧,看着裝束不像我們大戚的人。”
聽着軍隊的口号,有人松了口氣:“嗨,我可真是瞎擔心了,還想着别是要打仗,咱們大氣的軍隊這麼厲害,誰敢打呀!”
“聽說是因為那幫蠻夷的大狄人想要欺負我們,七皇子才出此上策震懾他們,包括訓練都是七皇子親自上的。”有人說道。
“有這回事兒?七皇子真是神了!”
“是啊是啊,七皇子不但豐神俊朗,還憂國憂民,有勇有謀,若是七皇子能成為戚國的太子,以後的.......那位,咱們不愁沒好日子過呀。”
“小點聲别瞎說啊……”
“七皇子至今未娶,不知道誰家閨女有這個福氣。”
“七皇子克妻的名聲你們不知道?”
“那怎麼了,我若是有兒子,也還是想嫁給七皇子的!”
這些紀邀看不到,但他能看到将士們看他的眼神,全是崇拜與敬慕。不光因為他此次為閱兵操勞甚多,更多的想必是因為他人人平等的一番話,激起了他們的鬥志。
從頭到尾,又從尾回頭,使臣團中沒人出聲。
這才哪兒到哪兒啊。紀邀歸了皇子之列,一齊回到城樓上,迎接他的是幾個皇子或不解或憤恨的眼神,紀邀通通裝作沒看到。
戚帝無聲地看向他,但他卻讀懂了眼神中的贊許,随即示意張将軍繼續流程。
永安門下變換了陣型,道路兩旁的軍士三十步一人,猶如兩條排列整齊的線。
“方陣入場!”
張将軍介紹道:“此乃步兵方陣,乃我大戚人數最多的兵士,訓練完備,戰力極強!”
使臣們看着方陣,瞪大了雙眼。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齊整的列陣,簡直像是車隊一樣向前移步!”
“他們的行走方式十分奇特!”
龐将軍答疑解惑,言語中帶着幾分驕傲:“此乃我戚國軍隊正步,接受檢閱時所用,此外,還有便步,跑步,禮步等,不盡相同。”
“受教受教。”
“一,二,三,四,敬禮!”喊聲震天,敬禮的動作,如同拓印,連角度都完全相同。
“這太厲害了!”
“這是弓箭方陣,領頭之人是我戚國兩位神箭手,可百步穿楊,一擊必中。”
“他們都能走一樣的正步?”
紀邀出聲道:“正是,此乃我戚國統一制式。”
這簡單一句話,透露出一個訊息:戚國軍隊訓練有素,且權力皆集中于天子手中,統一指揮,并無分裂的可能,可以說是無懈可擊。
一個國家軍隊的團結,象征着這個國家的團結以及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