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師兄特意挑出這段話,大肆跟她們批判嘲笑道:“真是可笑,修真界從來沒有天仙地仙屍解仙這種劃分,凡人的胡思亂想不過徒增笑耳。”
“還有,成仙的标準竟然和入世做善事挂鈎,更加荒謬可笑了,隻能說這都凡人自以為是的幻想。
我輩修行者講的是避世和出世,向來不理凡塵俗世,不沾因果是非。如果真像書中說的去凡間懲惡揚善扶危濟困,别說成仙了,恐怕早就因果纏身身死道消了!”
“多少修士九死一生,勤學苦練,都無法觸摸到飛升的門檻。成仙要是有那麼容易,大家還每日勤勉修行做什麼?”
無獨有偶,蘇溪也想起了孟皓對這幾本書的批判,嘴角的笑意不由得又加深了一點。
其實,成仙就是有那麼容易。
蘇溪自知自己毫無修仙資質,修真界現行的修行方式,丹藥也好,天材地寶也罷,都對她無用。
所以自從來到這個世界後,她一直在尋找能另辟蹊徑彎道超車的方法。
她還真找到了。
她幸運的遇到了師父。師父給她指了一條路。
去衍道宗。
衍道宗是蓬萊遺脈,還殘留一部古法修仙的傳承。
古法修仙,不看根骨,隻看緣分。
緣分到了,就是朝聞道,夕可飛升。
緣分沒到,任你根骨絕世,廢寝忘食參悟一輩子,也與仙路無緣。
也正是古法修仙太過玄學,有種開盲盒的刺激,所以慢慢失傳了。
現在修真界盛行的修行方式逐漸向規範化、制度化方向發展。
境界、修行方式、進階門檻都标的清清楚楚,隻要你按班就部,再加上一點點資質和運氣,就可以順順當當的飛升。
當然,新法仙人的實力是遠遠不如古法仙人的。
蘇溪此時捧着的這本《成仙錄》則更特殊一些。這本書記載的是功德成仙的方法。
所以她這一路來,都在當一個好人。
黃毛都誇她是慈悲心腸呢。
在以後的日子,她也會繼續當一個人人稱道的好人。
……
謝黎雲活了一千來歲了,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但是現在的這種情況他還真沒見過。
他和其他四個長老開了個研究會,探讨蘇溪這是什麼情況。
謝黎雲問:“她要是毫無修仙資質,又是怎麼修煉出這麼強的神識?”
這也是在場所有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點。
他們已經就此提出來了“大能化身說”“轉世重生說”“隐秘功法說”“奪舍說”等等,但是每一個都被否決了。
轉世重生說倒是有點可能,但是他們讨論後又覺得不符合邏輯。
因為真要有那麼厲害的正道大佬身隕,以其元神的強度,肯定會被地府搶去當鬼神,何必要轉世重生從頭開始?
好吧,就算大佬想不開,非要重頭開始,地府也答應了,那也肯定給大佬挑個根骨好的轉世對象,便于大佬重登仙途。給大佬挑這麼廢的根骨,這不是結死仇嗎?
衆人頭腦風暴半天,最後還是孟皓的師祖,煉機門的門主,大乘期器修宗澤華靈光一閃,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蘇溪……也許就是第二個李清?”
她越想越覺得很合理,頓時激動起來:“李清的神目,你們也知道,這是他娘胎裡帶出來的神通,蘇溪強到離譜的神識,也是她天生的神通啊!”
謝黎雲和其他幾個長老認真思索推敲了一下,發現這個解釋還真說得通!
“天之道,在于平衡。”青陽宮宮主,大乘期丹修從淮微微搖頭,捋着胡子感歎道:“她天生如此神通,所以必須在根骨上壓一壓,這一飲一啄,皆是命數啊。”
“既然如此,就依照對待李清的标準來培養她吧。”森羅堂的堂主,大乘期劍修餘無興緻缺缺地起身,離開了這裡。
謝黎雲明白餘無長老的言外之意。
蘇溪縱然根骨比李清還差,但是她的神通可比李清恐怖幾十倍。
宗門隻會投入比李清更多的資源培養她。
作為代價,蘇溪這輩子都很難離開宗門了。
這也是對她的保護。
蘇溪現在就像三歲小兒抱金行于鬧市。
身懷如此震天動地的神通,卻沒有保護自己的實力,隻為成為别人垂涎的獵物。
謝黎雲想:蘇溪那麼聰明,肯定能明白宗門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