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所描繪的地點似乎是京城的某個地方,但偌大京城,林雪瑾還未來得及尋找這個地方,就又回到了聿城。
撕裂的地方可見是人的模樣,具體是什麼,不得而知。盡管她曾見過這幅畫的全貌,可那時太小,記憶中的畫已經模糊不清了。
林雪瑾從包袱裡拿出那兩張從京城發現的畫,試圖拼接在一起。
能看出畫風是一樣的,甚至是出自同一幅畫,但還是缺了許多,拼湊不完整。
加上沈鳴珂手中的那張圖,大抵能看些大概。她手上的一半畫的是物還有些尋常不過的街頭景象,這些年她都沒看出些什麼有用的東西來。那麼,另一半便是人,她想。
收好東西後,門傳來了聲響。
是伍十娘讓小五來給她送吃的。他低着頭不敢看林雪瑾,長時間不見倒顯得更加拘謹了。
他向來是如此的,不敢與女子對視。林雪瑾接下他手中的飯食,遞給他一個泥塑,“這時我從京城帶回來的,便送給你吧。”
紅撲撲的臉即使在月光下也得看見,他将頭壓得更低了,接下了泥塑,低聲道:“謝謝林姐姐。”說完便跑開了。
三日後,林雪瑾都沒有聽說聿城有從京城來的官,便想是不是自己莽撞了些,沒有确定沈鳴珂幾人出發就急忙返回聿城。
她決定去城裡一趟。
聽說林雪瑾要去城裡,一大早小五就跑過來找她,“林姐姐,我……我想請你給我帶本書。”
“今日我還要去學堂,所以……那是我一直想要了許久的書。”
怕被拒絕,他趕緊解釋,隻是還如昨日一般,低着頭,紅撲撲的小臉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可愛。
林雪瑾輕輕彎腰,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臉,“學堂的書你已經看完了?”
他點點頭。
“那你想讓我給你帶什麼書啊?”
“我想要《刑法制》。”
林雪瑾有些震驚,捏着肉乎乎臉頰的手也停了下來。她一直知道小五擅長書文,隻是沒想到他會對刑律感興趣。
“雖然不反對你看這些書,但你的年紀還小,不如長大些再看?”她放輕語氣,與他平視。
“算了,你若是感興趣,我帶給你便是。”
正當小五想要反駁她說自己年紀小時,就聽見林雪瑾同意了他的要求。
他從懷中拿出好幾個銅闆,遞了過去。
林雪瑾知道這孩子的固執,接下了銅闆,在将他送出門去學堂後,她才返回屋内,收拾準備進城。
她挑選着要為小五買的書,順便多給他買幾本。也不知道沈鳴珂有沒有看到那封信,她付好錢後還在想這件事。
*
…………
與林雪瑾想的不同,沈鳴珂一行人并未直接到聿城,在收到崔景的信後,他帶上王振趕往了汴州。
崔景在信上說,他因為流言之事,竟查到了林立言之女的下落。當初并未尋到屍首,有人在汴州尋到林立言的玉佩,就表明那孩子還活着。雖據說後來不知所蹤,但好在有人說是在聿城見過她。
沈鳴珂快馬加鞭趕到汴州,在崔景的幫助下尋到了那個收養林知予的人。
據她說是一位和尚将孩子賣給了她,可那孩子不識好歹,竟沾染上了偷盜,家中值錢的東西全都被她偷了個遍,後來帶着銀子不知跑去了哪裡。
沒想到崔景一下就識破了她的謊話,經過幾番詢問下才知道當時的情況。
原來,一位僧人将林知予托付給了婦人,還給了她許多錢财。可在拿到錢後,婦人露出真面目,終日毆打女孩,甚至為了節約糧食,不給她飯吃。
一日,女孩受不住餓,偷吃了些剩菜,便被打了個半死,背上被燒紅的鐵棍烙傷,好些時日才緩過來。
漸漸的,随着僧人寄來的越發少的銀子,那婦人打起了壞主意,準備将女孩買入妓院。
原本第二日就會将她送走,可天亮時才發現女孩已經逃得不見影子。
後來女孩就不知所蹤了。
幾人聽了這個故事,心裡都有些不舒服,說不上的難受。
回到住處後,沈鳴珂才發現崔景不知為何愁容滿面,所透露出的悲傷仿佛将人也拉入了他的世界,讓人的心情不禁也變得沉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