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夫人可以對自己的親兒子做個嚴母,逼着他習武上進,但對阿鬥這個前頭夫人留下來的兒子,卻不能這麼幹,因此,既然阿鬥不樂意,也隻能作罷,反正阿鬥還小,叫他吃好喝好就行。
正因為這個緣故,阿鬥看起來敦厚,卻不甚機靈。諸葛亮以前沒怎麼在意這些事情,但如今看到,不免有些棘手。
劉備年紀不輕了,便是再娶,什麼時候再生也是個問題,生下來之後養不養得大又是個問題。他們這一班人顯然不會将劉備的義子劉封視作是下一任的主公,相比較而言,已經過了最容易夭折的時候,又是甘夫人所出的阿鬥,就成為了下一任主公最好的人選。
若是太平盛世,阿鬥便是平庸一些,也不算什麼,正常情況下,君主是中人之姿,就足夠了。但如今是什麼時候,亂世已經持續了好幾十年,還将繼續持續下去。劉備這個團體要的不是偏安一隅,而是一統中原,興複漢室。
諸葛亮難道是因為一個口号就肯去效忠某個人的人嗎?劉備本身頗有才具,且很有人格魅力,而阿鬥作為劉備的兒子,未來大家的主公,雖說年紀小,也不能表現得跟尋常小孩子一樣吧!
因此,在意識到阿鬥其實有些平庸之後,如今其實還算年輕的諸葛亮心裡是有些焦躁的。就像是後世唯恐到了下一代就跌落階級的城市中産一樣,他同樣頗有一種雞娃的沖動。隻是雞的不是自己的娃,而是主公的娃。
為了讓阿鬥好好學習,自然得給他找個合适的伴,好讓他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才行。
諸葛喬年紀比阿鬥大好幾歲,如今學得已經比較深了,顯然是不行的,思來想去,諸葛亮幹脆把諸葛真安排上了。
阿鬥不是那種被寵壞了的孩子,老實說,論起脾氣,阿鬥大概比諸葛真上輩子的弟弟還要好一些,起碼不會為了買個玩具撒潑打滾,故意對自家姐姐惡作劇,好顯示自己在家獨一無二的地位。
阿鬥是個很好哄的小孩,頗為乖巧,因此,即便他沒那麼聰明,還是挺讨人喜歡的。
聽到自己要跟諸葛家的妹妹一起讀書,阿鬥剛開始很興奮,然後,他就開始厭學了。
諸葛真幼兒園小朋友的外表下,藏着的是後世從小内卷到大的靈魂,她在家裡不支持,甚至還各種拖後腿的情況下,能夠考上一個211農大,可見她的智商和學習能力。
而阿鬥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即将進入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劉備沒有提前雞娃的緣故,這位認識的字都不算多。
哪怕諸葛真已經在遷就他,結果,他的學習進度依舊很不如人意。阿鬥是個很懂得放棄的小朋友,很快就對學習失去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