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民間也流傳着什麼南華老仙的傳說,江東那邊還傳說,當年的小霸王孫策,是被活神仙于吉詛咒而死。之前還有人說諸葛亮會仙術呢,要不然,大冬天從哪兒借了東風呢?
黃月英對此也是半信半疑,主要是這事也沒法解釋,那種類似于野葛的暫且不說,這被諸葛真叫成玉米的作物種下去也就三個半月就成熟了,産量還如此之高,真要是以前有過,那肯定早就被人當做祥瑞獻上去了,哪裡能落到諸葛真手裡!這麼一算,竟真有些類似于神賜仙授。
黃月英隻覺嘴裡有些幹澀,她抿了抿嘴唇,終于問道:“這個叫玉米,另外一種呢,叫什麼?什麼時候能收獲?”
諸葛真便說道:“那個是叫做紅薯,要比玉米晚一個月呢!”
其實這兩樣都是可以春夏兩季種植的,但諸葛真還真不敢叫人這麼種,還是那句話,這兩樣對于地力消耗太大了,不能輪作,必須休耕才行,最好之後除了施一些農家肥外,還得種一些豆類,才好恢複地力。
要是能有點化肥,自然是更好了,但現在的生産力和組織能力,就算是搞土化肥都麻煩,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弄農家肥吧!
這些都是後話,反正現在就算是育種成功了,大家也給我老老實實春種夏收,别想着夏收之後再種一季,除非是東北那樣的黑土地!
黃月英坐不住了,諸葛真雖說沒說這玉米怎麼吃,但看着外殼這麼堅硬,就知道直接煮的話,吃起來大概比麥飯還難嚼,因此,還是像對付小麥一樣,先磨面再說。
一般的石磨肯定是磨不出後世那樣的細玉米面的,隻能磨出玉米碴子,不過這也夠了。黃月英叫人将幹癟的玉米粒挑了出來,大概挑了兩斤多一點,然後用小石磨磨碎,叫人請諸葛亮回來。
諸葛亮不光是自己回來了,還帶回了諸葛喬。諸葛亮已經是在培養諸葛喬了,沒空教導諸葛喬讀書,卻是讓諸葛喬跟劉備陣營裡頭的那些二代們一起學習,等着以後,這些二代們進入仕途之後,便都是諸葛喬的人脈。
黃月英将玉米碴子粥端到諸葛亮面前的時候,諸葛亮便發現了不同,他也沒先開口,而是拿小勺先吃了一口,然後便是眼睛一亮:“軟糯香甜,比起米粥還更勝一籌,之前卻是不曾聽聞,還請夫人解惑才是!”
黃月英指了指一邊的諸葛真,笑道:“這就得問真真了,這可都是真真種出來的!”
諸葛亮問清楚來龍去脈之後,再去看了菜園裡面還沒挖出來的玉米稭稈,還有被用錦袋裝起來的玉米,一時間也是說不出話來,他驚奇地看着諸葛真,忽地笑道:“原來我家女郎竟是遇上真神仙了!若非神仙所賜,哪有這等仙糧呢!”
一邊諸葛喬也是意外,他将一碗粥吃得幹幹淨淨,還有些意猶未盡,畢竟,這玉米是那種甜糯玉米,可不是那種産量非常高,口感卻差一些的飼料玉米,煮出來的粥自然口感順滑香甜。他湊過來問道:“阿父可知道,妹妹遇上的是哪路神仙呢?”
諸葛亮笑着搖了搖頭,說道:“我可沒見過神仙,哪裡知道神仙的事情呢!那位既然不曾留下名号,想來是不欲以此揚名的!回頭禀報了主公,确認此糧高産,便可立廟祭祀,也算是我等凡夫的一片心意!”
不僅如此,諸葛亮心中還生出一點天命在劉的感慨,畢竟,若非如此,那神仙為何将此仙糧借自家女兒之手送到人間呢,怎麼就沒送給曹操和孫權?
諸葛亮又誇贊了一下諸葛真,畢竟,按照諸葛真的說法,她當時就是覺得那老婆婆餓了可憐,又想要天下再無饑餒,這才得了這兩樣種子,可見她心性純良,才得了神仙眷顧。
這會兒時候也不早了,諸葛亮心中激動,忙不疊想要給劉備去信,便叫黃月英和諸葛真先休息,然後便帶着諸葛喬先往前頭書房去了。
諸葛亮正要動筆,一邊親自過來伺候他的老仆忽然開了口:“主君,小人有句話,卻是不知道當說不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