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英一直知道自家女兒早慧,她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她自個是天才,諸葛亮也是天才,甚至,諸葛喬都年少老成,因此他們夫妻兩個生個早慧的孩子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做母親的總不會沒事去懷疑自己親自生下來的女兒是不是什麼妖怪,因此,黃月英不過是覺得諸葛真顯得有些無師自通,再想想,自家丈夫似乎也是這樣的人,當下便不再多想,反而開始關注起原本以為隻是小女兒的胡鬧事情來。
劉備入川的事情進行得并不順利,劉璋再傻也意識到,讓劉備過來,跟引狼入室沒什麼區别,因此,直接殺了張松,叫各處城池關隘嚴防死守起來。
諸葛亮原本就很忙,如今愈發忙碌起來,黃月英有心跟諸葛亮說一下自家女兒的聰慧,都是找不到空閑。
等到聽說龐統險死還生的時候,玉米可以先收獲了。
老實說,當玉米棒子還是青穗的時候,諸葛真已經饞的不行了!
在飲食上頭,她真的是無比懷念現代,哪怕是學校食堂的飯菜,她都很懷念。别的不說,後世的食材比現在可豐富多了,哪怕是西葫蘆炖茄子,如今也是别指望看到的。
如今的蔬菜因為張骞的貢獻,其實比起之前已經比較豐富了,但品種還是比較原始,還叫做胡瓜的黃瓜刺很多不說,大家還都是等黃瓜老了才吃,這會兒味道可就差很多了。胡蘿蔔也是一樣,就跟手指頭差不多大,吃着也遠不如後世那樣脆甜。
最重要的是,這年頭的烹饪方式也很單調,主要就是炖煮烤,調味也不夠豐富,諸葛真又是個惜命的人,是不會吃什麼魚脍之類特色飲食的,感染了寄生蟲可不是好玩的。
諸葛真自覺自己用極大的意志力克服了對嫩玉米棒的渴望,畢竟,在種子數量不夠的情況下,每一個玉米棒都代表着一大捧種子。但她睡覺的時候,腦子裡都是煮玉米,烤玉米,奶香玉米,玉米烙……
好在沒有煎熬太久,玉米成熟了!
産量真的很可觀,姜餘給的玉米種子差不多是一百多粒,正好是50克,諸葛真都給種了下去,種的比較稀疏,卻也隻占了半分田,但卻收獲了近七十斤的幹粒,去掉一些幹癟的,也有六十多斤能留種。
一些原本以為姜餘就是在胡鬧的下人都驚呆了,他們什麼時候見過這麼高産的糧種,這年頭,如果精耕細作的話,一畝地大概能有個兩三百斤的收成,但需要很好的灌溉和照料才行,若是做不到精耕細作,一畝地也就是一百多斤的收獲。而這玉米,也沒太照料,算一算,一畝地居然能收一千多斤,這簡直違反常理。
黃月英自然也是被驚動了,她吃驚地看着被下頭人一粒一粒剝下來的玉米粒,隻覺有些坐不穩,她拉着諸葛真,問道:“這種子真的是你從哪個老婆婆手裡拿到的?那老婆婆是什麼人,你還記得嗎?”
諸葛真心中一動,面上卻是懵懂:“就是個老婆婆啊!”
黃月英隻好又問道:“你在什麼地方遇到老婆婆的?當時說了什麼?”
諸葛真擺出一副苦思冥想的情況,說道:“我就是在後花園那邊吃胡麻餅,然後看到一個老婆婆坐在地上,她說自己餓了,我就把胡麻餅給老婆婆吃。老婆婆吃了之後問我想要什麼,我就說,我想要大家以後都不會餓肚子啦!奶娘說,她在家的時候,都吃不飽的!老婆婆聽了,就從袖子裡抓了兩把種子給我,跟我說來年春天的時候種下去就行!阿母你說不能随便拿别人的東西,我就把香包裡頭裝的金豆子都給了老婆婆,然後把種子藏在了香包裡頭!”
“然後呢?”黃月英聽着覺得邏輯似乎沒什麼問題,便又問道,“然後那老婆婆去哪了?”
諸葛真擺出一副天真無辜的模樣:“我不知道啊,轉頭就看不見老婆婆了,她應該吃飽有力氣了,就回家了吧!”
諸葛真還裝模作樣地帶着黃月英去後花園指了指自己遇到那個所謂老婆婆的地方,那邊是一個牆角,雖說諸葛家後院院牆不算高,畢竟住在城裡頭,不像是外頭那種塢堡,幾乎是把院牆當城牆來修的,但一般人也是進不來的,更别說轉眼就消失,諸葛真這一番言語,就給這事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這年頭其實很迷信的,上頭講谶緯,笃信天命。就因為一句“代漢者,當塗高”,袁術就敢在地盤勢力都不足以壓服其他人的情況下稱帝,可見一斑。而對于下層就更别提了,黃巾起義是怎麼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