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有安全守則,先看完再碰任何東西。”他說。
程唯拿起那沓厚厚的文件,發現每條規定後面都附有科學解釋。比如“禁止飲食”那條,下面詳細列出了食物微粒可能對精密儀器造成的損害概率。
“認真的?”程唯忍不住問,“連喝口水都要去走廊?”
鄧寄終于轉過身,手裡拿着一個奇怪的金屬部件:“上個月有人的奶茶毀了價值二十萬的傳感器。你想成為下一個?”
程唯做了個投降的手勢,乖乖坐下讀文件。讀完後,鄧寄帶他參觀了實驗室,簡要介紹了他們将要用到的設備。程唯雖然聽不懂大部分技術術語,但還是被那些精密儀器震撼了。
“所以,”鄧寄停在一台像是顯微鏡的設備前,“你的核心創意是什麼?企劃書上寫得太模糊。”
程唯深吸一口氣:“我想創造一個能與人互動的色彩空間。觀衆走進去時,他們的生理信号會改變環境中的顔色和形狀,就像……”他尋找着合适的比喻,“就像把靈魂可視化。”
鄧寄的眉毛微微揚起:“技術上可行。但需要縮小範圍,專注一兩種信号。比如心跳和皮膚電導。”他走向電腦,調出一個程序界面,“我有些現成的代碼可以修改。”
程唯湊過去看屏幕,肩膀不小心碰到鄧寄的手臂。對方立刻往旁邊挪了一步,保持距離。程唯假裝沒注意到,繼續興奮地讨論創意。
他們工作了整個下午,初步确定了技術路線。程唯負責設計視覺效果,鄧寄搭建傳感器和編程。離開時,天色已晚。
“明天我去你畫室看初步設計。”鄧寄說,一邊仔細地給設備蓋上防塵罩,“地址發我。”
程唯點點頭,突然想起什麼:“對了,聽說你有個私人工作室?比這裡設備還全?”
鄧寄的動作頓了一下:“誰告訴你的?”
“張可妮啊。她說你有些特殊項目不在學校做。”程唯好奇地問,“是什麼樣子的?”
鄧寄關上主控電腦:“不相關。明天十點,别遲到。”他語氣中的拒絕顯而易見。
程唯知趣地沒再追問。但當他走出工程學院大樓時,張可妮突然從後面追上來。
“程唯!”她氣喘籲籲地遞給他一張紙條,“鄧寄讓我給你這個。”
紙條上寫着一個地址,位于首都郊外的一個舊工業區,還有一組數字密碼。
“他說如果你想看真正的作品,可以去這裡。”張可妮壓低聲音,“但千萬别告訴别人是我給的。他嚴禁實驗室的人去那裡。”
程唯的心跳加速了。他把紙條小心地塞進錢包:“謝謝。不過……為什麼選我?”
張可妮意味深長地笑了:“誰知道呢?也許因為你是第一個連續七天給他送不同顔色便當的人。”她轉身要走,又回頭補充,“對了,去的話最好在白天。那裡晚上……有點瘆人。”
當晚,程唯輾轉難眠。羅森濤的警告和張可妮給的地址在他腦中打架。淩晨兩點,他決定去一探究竟。如果鄧寄願意分享這個秘密,他們的合作無疑會更深入;如果不願意……好吧,他可以說自己從沒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