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這件事被當時的清水縣令知道了,為了讨好譚璋,縣令找了個機會将譚金寶抓進了大牢裡,既不審也不理,就那麼扔在牢中,一直到譚金寶暴病而亡,也沒能跨出縣衙大牢一步。
經曆了多年的牢獄之災,當譚金寶再次睜開眼睛,發現時光回溯,自己竟然回到了而立之年時,興奮得幾乎發狂。
彼時的譚金寶是很有些意氣風發的,總覺得自己很快就可以棒打對頭,腳踩仇敵,手捧元寶,美女在懷,從此走上人生巅峰。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絞盡腦汁地回想前世得用的消息,盼望着能一夜之間功成名就,最好還能富可敵國。
隻可惜他折騰了幾個月,把從義兄手裡搜刮來的錢财花得一幹二淨,卻連個雞毛也沒賺着。最後還因為欠下不少賭債,被人扣在了府城最大的賭坊裡。
董大承接到消息過來撈人,過程卻不是很順利,二人最終留下了一張巨額欠條,才得以從賭坊脫身。
而就在譚金寶人生最為灰暗的時刻,命運向他露出了笑臉。
那時正是天元四十二年的元宵節。譚金寶身上雖然背着沉重的賭債,但卻依然改不了好玩的性子。見到當天有燈會可以耍,譚金寶就央求着義兄在這裡多待一夜,等第二天再離開府城。
董大承無奈,隻得依了他。
就在那一天的燈會裡,二人無意間救下了一個差點被拍花子拍走的漂亮小男孩。譚金寶見這小孩衣衫精緻,粉雕玉琢,像個小金童一般,手心一陣癢癢,上去就要欺負一番。
董大承卻拉住他道:“不可,此奇貨可居。”
譚金寶一愣,奇貨可居?
後來果然,有衣着不俗的豪仆找過來,并将救了小主子的義兄弟二人帶到了主家府上。
卻連董大承也沒有想到,那個小男孩居然會是涿州府主官倪知府家最小的嫡公子。
由于出生時有道士批命,不好戴太貴重的飾物,因此這小公子日常衣飾雖精細,看起來卻不怎麼貴重。而且因為先天體弱的緣故,小公子一直被養在府中,平日裡很少出門。
想來也是因為這個原因,那個拍花子才會看走了眼,差點拐走惹不得的人物,招來大禍。
董大承最初也以為這個小男孩隻是個富貴人家的小公子,沒想到出身原來這麼顯赫。
譚金寶卻沒有想那麼多,隻覺得這一路的所見所聞像是做夢一樣。他本以為這次的事情将會是自己人生輝煌的起點,誰知道那主家連正臉都沒露,隻讓仆人送了一百兩銀子過來,就要把他們打發走。
譚金寶美夢破裂,一時接受不了,張口就要大罵,還是董大承見機快,一把捂住他的嘴,把義弟拖了回去。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這筆銀子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可以還掉那筆賭債,一身輕松地回到吉祥鎮。
可譚金寶并沒有老實多久,很快就因為招惹了陸秀才,被後者反手丢進了大牢裡。
前世丁屠戶被殺一案鬧得沸沸揚揚,很是折騰了一段時間。因為當時的縣令根本不是姓鄭的,又沒有陸秀才相幫,所以完全沒有今世這樣堪稱神速的破案手段,好長時間也沒查出點端倪。
要不是後來錢三文妻家勢大,遲遲不肯和離,成了寡婦的蔣氏生計艱難找上門去,被錢三文之妻無意撞破,幾人撕扯間不小心說漏了嘴,恐怕那案子還破不了。
也因此,譚金寶重生之後耍了個心眼,想要利用這件事誣陷陸秀才,結果卻偷雞不成蝕把米,把自己也賠了進去。
誰能想到呢?他兜兜轉轉忙活了一圈,所有的一切竟然又回到了原點。
不,甚至比前世還要糟糕,起碼前世的這個時候,他還在外面逍遙快活,義兄董大承也活得好好的。即便他後來進了大牢,義兄也想盡了一切辦法進去看他。
可如今,他提前一步被扔進大牢裡,義兄為了幫他甘願做個下九流的獄卒,還為他殺了人,甚至因此而死去……
譚金寶知道今天大牢裡有大事發生了,但他隻以為那是賴二死了的事,怎麼可能想到義兄也因此自盡了呢?
到底,事情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難道又是因為自己不聽義兄的話,隻因前世在大牢裡待得太久,見到希望就一刻也不想耽擱,義兄前腳剛囑咐完,自己後腳就翻供了的緣故嗎?
如果真是這樣,那自己真該早就聽義兄的話,改了這性子才好……
譚金寶呆了半夜,覺得臉上涼涼一片。
他抹了把臉,方才發覺不知什麼時候,自己竟已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