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鄭瑾坐不住了,他實在無法想象一個如此出色的年輕人,怎麼會做出這種堪稱自毀前途的決定來。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逃避,必須與陸茗見一面,當面問問他,知道他心底真正的想法。
而今,鄭瑾已經得到了答案。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要不是你,都可以被我抛到腦後!”
言猶在耳,鄭瑾心中依然悸動不已。
在這件事裡,陸茗可謂是面面俱到,各方面的反應都想到了,唯一沒有料到的是,鄭瑾其實在來到清水縣任縣令之前,與姚師爺就是老相識了。
當年姚師爺家遭難,幾乎走投無路,後來還是鄭瑾的外祖父施以援手,才慢慢走出困境。從此之後,姚師爺便死心塌地追随鄭瑾外祖。
老爺子去世後,姚師爺受其臨終所托,又暗中襄助鄭瑾。所以二者之間的情分,比起普通的主家與幕僚要深厚得多。
這也是姚師爺思慮再三後,将與陸茗之間的談話内容,向鄭瑾和盤托出的最大原因。
陸茗隻查到二人以主賓身份相處不過兩年,更隐秘的關系,卻因為鄭瑾與姚師爺對外時的有意避忌,陸茗沒能查到,所以算漏了姚師爺的反應。
不過即便陸茗在這一點上小小地失算了一把,也沒有影響到最終的結果。
因為鄭瑾并沒有阻止此事的打算。既然這是屬于姚師爺的機緣,他也無意插手,讓姚師爺失去這個大好機會。相反,與姚師爺一番深談過後,鄭瑾便讓他立即啟程,趕往河東省。
或許,在那個時候,鄭瑾就已經下意識地順從本心做了決斷,與陸茗在如意居茶樓的一番對談,不過是開誠布公地道出彼此心意罷了。
而且陸茗此舉,還無意間幫太子一系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也算是間接幫了他。
姚師爺此一去,紮根于河東省府,或許會在那裡開拓出一個新的局面也說不定……
鄭瑾從一摞書信中抽出一封,展開信紙,上面赫然寫着此次太子與誠王借河東省三大巨頭之手博弈一事!
鄭瑾思索半晌,終是提筆沾墨,筆下字迹如同遊龍,躍然紙上:“恩師在上,弟子于千裡之外遙拜頓首……”
***
陸茗今天起了個大早,到集市上去逛了一圈之後,便一頭紮進了廚房裡。
他有一手堪稱高妙的廚藝,似是镌刻在他骨子裡一般,各種炊具與食材,凡是他看到的,腦海裡自然而然就會浮現出它們的使用方法,以及各種烹饪方式。
剛上手時雖然還有些生澀,但很快就能找回那種無法言說的熟悉感。陸茗隐隐能感覺到,在很久很久以前,他曾在廚藝上下過很大一番功夫。而且顯而易見的,他的努力卓有成效。
......想要抓住一個人的心,先要抓住對方的胃.......
陸茗的腦海裡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奇怪,不過好似挺有道理的樣子。
陸茗拿起手裡剝好的筍瞧了瞧,心裡浮現出一絲明悟。為了這一天,他大概已經準備很久很久了。
他學習了各種各樣的知識與技能,又跨越過許多許多的時光,終于等到了今天,可以小小地展露一番身手......
而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給心上人做一餐美味的飯食。
時間滴滴答答地小跑而過,待到晨陽的柔光撒遍了整個小院之時,一切終于大功告成。
陸茗取過食盒,最下層灌入熱水,用以保暖。中間一層放入一籠形如荸荠,呈半透明狀,小巧玲珑的小籠包。最上層則放着兩碟爽口小菜,還有一大海碗煮得極為軟糯香甜的八寶粥。
小籠包的量很足,以剁細的精肉為主料,加入雞湯肉皮凍以取其鮮,撒入少量研細的芝麻以取其香,又加入整隻的蝦仁和剁碎的嫩筍,皮薄,肉嫩,餡豐,瞧起來便極為可口,令人垂涎。
八寶粥則取了糯米、黑米、粳米、紅豆、桂圓、紅棗、花生、薏仁、芡實等十幾種精挑細選的米豆一起熬煮多時,期間為了受熱均勻不至于黏鍋,還需要陸茗時不時地攪拌。
最後盛入海碗中的粥,色澤鮮豔誘人,質軟香糯,再配上兩碟爽口的酸辣小黃瓜和豆芽拌雞絲……啧,那滋味兒别提多美啦。
陸茗三兩口填了填肚子,又把自己拾掇得煥然一新,然後就興沖沖地提着食盒前去探望心上人。路上時還在暗暗想着,希望自己的動作夠快,心上人還沒有用過早飯。
陸茗踏着晨光來到縣衙附近,恰好看見人高馬大的燕捕頭杵在不遠處,一臉老懷大慰(?)的奇怪模樣,正笑眯眯地往前不停張望。
陸茗好奇地順着燕捕頭的目光看去,便見一道騎着馬的高瘦人影轉過路口,正往北飛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