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晔點好了她叫靳劼安排的十幾名侯府私衛,馬匹以及裝載滿了從苻氏族人處剛剛交付的三角支撐架、簡易風向儀、承重測試儀等的車架,浩浩湯湯集合到了西關侯府門前的沁陽大街之上。
潘毅看着這些裝載滿滿,卻不知為何物的車馬隊,完全不明其意。
隻能硬着頭皮上前去,向西關小侯爺問話:“屬下敢問,小侯爺這是準備做什麼?”
劉子晔已然翻身騎上了夕映牽給她的馬匹之上,馬匹嘶鳴,馬蹄哒哒有聲。
她上輩子成長于孤兒院,當然從未曾學習過騎馬馬術這種有錢人家孩子,才學的起的技術。但是原主卻是會騎馬的,她的這副身體還保留着原主的一些肌肉記憶。
前幾日,她找借口拉了馬匹來,适應了一下,今日騎在馬上,已經可以基本自如。
此時,她拉了拉缰繩,朝着緊跟在她馬側,生怕自己一句話不交代就駕馬而行的潘毅道:“潘隊長自從來了西關,還未曾四處轉過呢吧?本侯爺正欲出了虞城,到我西關的青城以及十三鎮走一趟,潘隊長可有興趣同往?”
雖不知西關侯不安安分分的在西關侯府呆着,又究竟欲為了什麼事四處颠跑。
但既然他主動開口要求自己跟随,倒叫潘毅省了心。
潘毅連托辭也都免了,當即點了守在西關侯府外的禁軍與府兵,足有三四百人,勒馬行裝,整好了兵士,縱馬到劉子晔跟前。
劉子晔見了他這般鄭重其事,生怕自己要在路途之中跑了的陣仗,卻并不生氣。
在馬上笑盈盈望了過來:“那就走吧,潘隊長!”
方圓幾裡的虞城大街上,幾百騎兵馬列隊奔馳而過的動靜,惹來了無數人駐足觀望。
馬蹄踩踏和震動之中,黃土路面頓時黃煙彌漫。
虞城百姓不知發生了何時,卻也都看到了,那個向來就引人注目的西關小侯爺,處于馬隊正前方,由侍衛隊們簇擁着,恣意至極的揚鞭奔馳而過。
最終帶着一這一隊兵馬,出了虞城北城門,一路朝着東北方向疾馳而去。
西關郡一共就兩城十三鎮,虞城作為西關郡最大的一處城池,坐落于西關郡西南端的一處狹小的河谷平原地帶。
再往東北方向,就是西關郡另外一處天然的盆地平原地帶,第二大的城池青城就坐落在此。
這兩個城池的方位,對大部分西關人來說,都爛熟于心。因
而,一看便知西關小侯爺的目的地。
潘毅跟着走了一段,也已心中有了數。
隻是,他知道自己若是開口去問那西關小侯爺,恐怕不會痛痛快快告訴自己,這一趟究竟去青城做什麼。
他假作編隊整隊,在禁衛和府兵隊伍前後奔馳幾趟,趁機探看了西關小侯爺所帶出的車馬之上究竟裝了些什麼貨物。
馬車并不多,大部分都裝卸在空着無人騎乘的馬背兩側。
隔着布料看過去,似乎都是些做成了成品的木料與工具,卻不易看出究竟是做什麼用的。
他帶着狐疑,重新歸列到隊伍前排,保持着與西關小侯爺不遠不近的距離。
西北邊地初冬的勁風撲面而來,已然十分寒涼。
西關小侯爺到底是驕縱慣了的,身上的狐裘從頭到腳包的嚴嚴實實,執着缰繩的雙手也戴着保暖抗風的厚羊絨手罩。
隻是那張臉……
在這般天高地闊、光亮照人的白日曠野,更顯得眉眼奪目,氣質逼人。
由此遙想當年聖祖皇帝之英姿,确然是可見一斑。
潘毅正如此想着的時候,隻見前方西關小侯爺的馬蹄漸漸慢了下來。
侯府那個所謂的私衛隊長靳劼駕馬迎了過去探問。
潘毅就聽到那位,前一刻還令他遙想聖祖英姿的西關小侯爺,滿面不耐與不滿的對他的私衛發脾氣:“騎馬太累了,為什麼就不能叫本侯爺坐馬車!?”
靳劼回說:“西關道路不平,多溝壑縱橫,馬車實在颠簸難行。”
西關小侯爺惱恨的甩了甩馬鞭,幹脆一丢手投擲在了靳劼身上。
頤指氣使道:“那你載着本侯爺吧!”
說罷,劉子晔翻身下馬,靳劼也二話不說下馬接了他蹬上自己的坐騎,先将劉子晔的坐騎交由另外幾名私衛牽引着,他自己則跨馬上去坐在劉子晔身後。
西關小侯爺給自己調整了個妥帖的姿勢,感歎道:“這下舒服多了。繼續走吧,去青城,越快越好!”
潘毅:……
得了吧,還遙想什麼聖祖英姿?
這要是聖祖當年這般嬌氣無用的樣子,早被那些戎狄打的找不到北了!
還哪有如今這令四野賓服的煌煌大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