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周家這份獨特的聘禮,當天的主角君柒就美美的隐身了,來的所有讀書人都圍着大房的父子三人轉,恭維好話要多少有多少,更有人表示家中有孤本或者祖上流傳的注釋經書,隻想和周家父子三人交換着看一看。
大房父子三人一整天笑容都沒有落下來,讀書人們和這父子三人套了近乎也很高興,剩下的其他賓客看了讀書人們的熱鬧也很高興,雖然他們并不很能理解這位鴻源先生的分量,但這不妨礙他們和别人談論。
周家下聘禮當天的盛況在村子裡很是談論了一段時間,畢竟不提普通人不知道的經書文章,光是一百兩銀的聘金和那一對金簪就足夠人羨慕了。
時下村裡人家,好一些的聘金不過二十兩,這周家居然給到了一百兩,還有兩隻金簪子,還有那些點心活雁,這一通置辦怕是一百五十兩也打不住。
再想想成婚那天還有花轎酒席,村裡人忍不住咋舌。
以往誰家能花五十兩娶個媳婦兒都是大戶人家了,那說出去就夠吹上十來年了,現在周家這前前後後不得兩百兩?
這老君家的小七可真是個金疙瘩。
“人家小七可不就是個金疙瘩,那一手刺繡活計在咱們城裡怎麼也是這個。”談論的人豎起了大拇指,“這一年下來不得有幾十兩?那是娶新媳婦兒嗎?那是娶了個會摟錢的财神婆,兩百兩看着多,但人家多繡幾件就有了,還能虧了?”
“你這麼一說還真是!”聞言其他人紛紛點頭,“可惜我家沒有一百兩,要不然也給我兒娶個财神婆回來。”
“诶?我怎麼聽說老君家的姑娘手裡的活計都會一些?”還真有人動了心思。
“做什麼白日夢呢?人家老君家的姑娘現在都是秀才家的姑娘了,還能嫁給我們這些大字不識的泥腿子?”旁邊的人立刻呸一聲,被呸的人臉都漲紅了,頓時引起一陣哄笑,四周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外頭的議論君柒全然不知,如今的她真是忙成狗,因為周家送聘禮的同時也把請期這道步驟一起辦了,大房父子三個當時正高興也沒有和周家請的媒人拉扯,非常痛快答應了周家選定的成婚日期:十一月十八,黃道吉日。
十月初二下聘,十一月十八成婚,君柒的嫁衣隻完成了蓋頭,腰帶和雲肩披挂,裙擺和袖擺也隻完成了一半,背面最大的面積以及前面的門襟還是一片空白,想到普通嫁衣那一身滿滿的繡花,君柒就想連夜收拾包袱跑路……開玩笑,當然是不可能。
但是按照原本的圖樣來繡肯定是來不及的,姐姐們倒是想幫忙來着,但是這種幾乎不能返工的大件,姐姐們都有些怯,拿着針都下不去手。
怎麼辦?
君柒繡的眼睛酸疼,捏着眉心閉目養神,思來想去隻能使用一些旁門左道的手段了,比如之前她叫姐姐們繡在荷包上的立體的花朵,不過弄在嫁衣上就必須更加精緻,最起碼這些花朵都不能軟踏踏的,既然是立體的就要栩栩如生。
再比如用釘珠流蘇來代替大部分繡樣線條,這樣就可以極大的節省了刺繡的時間,而且不管是釘珠子還是穿流蘇姐姐們都能幫忙。
還有一點,她是不是可以省去一些繁複的花樣?先不說她本來就不擅長這種鋪滿的繡樣,本身要在這麼短時間裡拿出一件足夠出彩的嫁衣就很強人所難,最重要的是,她其實沒有必要将自己的嫁衣規格拉得這麼高。
要知道村裡的姑娘出嫁能有一身紅裙子就很好了,稍微繡上一些都是奢侈了,更别說像她這樣鋪開了繡的。
畢竟真金白銀的金線銀線很昂貴,彩色的繡線也便宜不到哪裡去。
君柒睜開眼睛将自己還沒有繡完的嫁衣拎起來看了一圈,其實繡完袖擺和裙擺的纏枝花紋後,整件嫁衣的完成度就已經很高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後背太空了,上面還有雲肩的後半部分蓋一下,腰帶之下一直到裙擺那條繡花包邊中間都是空蕩蕩的……
君柒琢磨再琢磨,最後雙眼一亮:“我可以在外頭加一件輕紗外套。”再在輕紗的封邊上釘珠子,到時候雲肩和披挂穿在紗衣的外頭,沒有繡花的門襟被雲肩披挂遮住大半,後背又被紗衣遮得若隐若現的,誰還看得清背面是繡了還是沒繡?
要是她再在背後補上幾條快手吉祥卷草紋,那就齊活了。
紅紗她自己就有半匹,做一件紗衣綽綽有餘,至于珠子……沒有現代工藝和流水線,珠子的價格可不便宜……既然如此那就用金線繡回形紋,這種基礎紋樣姐姐們就可以幫忙。
除了金線貴點沒有任何缺點。
君柒在嫁衣上不走尋常路之後,姐姐們都有了用武之地,除了幫她繡基礎紋樣,縫合裁好的衣片,還有幫她上鞋面的,當然少不了幫她做新娘花冠的。
雖然沒有鳳冠這種奢侈品,但是金銀簪子各一對在十裡八鄉那也是獨一份的,再加上君瑠配色君梧手操的花冠,成婚那天的新娘頭絕對不會寒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