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躺赢從替嫁開始 >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第23章 第二十三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老君山地處西南,深秋時節的時候晝夜氣溫跨度很大,中午單衣加件外套披着就行,但是早晚的時候不穿上夾襖能凍得直哆嗦。

原本訂婚隔天就要上墳的君柒,因為在三癞子那一家奇葩的事情中小小演了一場,導緻她不得不在家修養了三天,一直等到昨日去十三太公家複診完,确定雙臂都已經恢複了,才被松口能自由出門。

于是上墳的事情立刻提上了日程,需要的香燭紙錢之前奶奶李氏就已經買了回來,唯一需要準備的就是到時候擺在墳前上供用的點心果子。

果子在這西南不算稀罕東西,誰家院子裡要是不種上兩棵果樹反倒另類,點心一般就是蒸糕,當然花樣有很多,前一天做好,第二日熱好就可以了,富裕的還可以帶上一壺小酒,更有錢一點還會帶上一碗肉食。

君柒這裡準備了一疊荷包蛋,一疊筍炖肉片,一疊白蒸糕和一盤果子,這在村裡絕對算得上十分豪華的祭拜配置了。

貢品一盤盤放在籮筐裡,用舊的襖子蓋好裹住,紙錢香燭則放在最上頭,一切準備好君柒才背上背簍和奶奶李氏一起去往老君家的墓地。

老君村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一年到頭隻有節日才會有很多人來上墳,平日裡因為喪葬上來的人并不多,而且墳地本就遠離村落,所以這山路走起來難度還真不小。

祖孫倆就這麼一路走走停停的,到墓地的時候太陽都升老高了。

君柒這輩子的父母弟弟活着的時候雖然是老君家的三房,是君梁的兒子,但實際上不管是族譜也好墳地也罷和君梁這一支都是沒有關系的。

畢竟君柒的親爺爺君稽就一個兒子,不能因為婆娘改嫁就讓他直接絕了後吧。

雖然最後她爹君承之和弟弟君伯禮都沒保住,但一開始誰也沒料到會這樣。

“說起來還是你親爺家這一支的墳地最氣派。”一路走來路過不少人家聚在一起的墳頭,一片一片的,等到了地方李氏忍不住感概了一句。

“确實。”君柒環顧四周點頭,和其他土包墳頭不同,君柒親爺爺這一支的墳包外頭都包了一層磚石。

雖然材質不過碎石和土磚,但是一眼望過去也是鶴立雞群的存在,而且同樣是石碑的材質也更好一些,切割也更加方正,厚度均勻,邊角甚至還刻着祥雲紋。

墳包和墳包彼此的距離幾乎都差不多,看着非常規整,盡管這一片因為疏于照料和别的墳地比起來,野草藤蔓茂盛不少,但還可以看到野草掩蓋之間鋪着大大小小的石塊。

可以想象當年這一支族人還人丁興盛的時候,每逢喪葬祭拜别的族人看着這一片墳地該多麼羨慕嫉妒。

可惜如今到了她這裡就隻剩下孤零零一個人了。

君柒不得不承認,這種時代的男女地位,雖然有來自性别階級的惡意,但也少不了生産力發展水平的限制。

在這種需要本身力量的落後時代,男丁确實非常重要,然後自然而然更得到重視,得到更多資源的傾斜,一代又一代的資源傾斜,男女之間就進入了差距越拉越大的惡性循環。

這一點從上輩子條件一好,女孩子就越長越高可以看出來,華夏女性的基因底子是非常優秀的,隻是一代又一代,幾千年環境和制度的馴化才讓她們變成了普遍意義上的弱者。

當然,男女之間的差距無法否認,這是基于生存繁衍的分工不同而造成的客觀身體構造不同,但這個差距絕對沒有父系社會中那樣天差地别到幾乎不可逾越。

思考很高大上,但對于君柒來說也隻是感慨罷了,就像農村裡吃兩口菜喝兩口酒聚在一起嗑個瓜子,不管男女老小都能指點幾句國際形勢天下大事一樣。

默默跪在親爹媽和弟弟一家三口的墓碑前,擺放供品,點香燒紙,很誠實的祈願:

以後逢年過節我會來多多祭拜,後面也會請族人過來維護修整墓地,所以請大家在下頭好好努力,保佑我健康平安富貴吉祥。

“爹,娘,弟弟,前幾日家裡給我訂了親事,是村裡最出息的周家秀才,雖然是君儀不要的,但我覺得還是挺好的。”君柒一點不帶虛,一五一十将最近發生的大事兒都唠叨了個遍,一起跪在邊上的奶奶李氏雖然滿臉無奈聽她告狀但卻也沒有阻止。

小姑娘受了委屈,給離世的親人告個狀能咋滴?

“爹娘,你們在下面要督促咱們這一支的祖宗多多努力,将咱們這一支在地下做大做強,這樣才有能力保佑我富貴吉祥健康如意。”君柒很認真的給大家布置KPI,态度十分誠懇。

爹娘,雖然我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咱們家原裝的女兒,不過這都無所謂,橫豎我都是咱這一支唯一的血脈了,是不是也隻能是了,你們說我說的對吧?要是有哪位祖宗想不通你們就勸勸,想開一點,畢竟靈魂都是投胎來的,真要論起來那都是有上家的,但流淌這血脈的身體肯定是保真的。

有沒有道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