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幾個跟周夫人和周謹言見了禮,就回了君柒的房間,還把廊下的手工針線全都搬了回去,整理好絹花之後重新梳了頭,正好這時候五嫂蘇氏來叫人:“周家嬸子他們過來看望大妹,奶奶說要留周家母子倆用晚飯,所以要早些準備。”
“哎,就來就來。”二房的三胞胎立刻放下手中針線,四房的雙胞胎也站了起來:“我們也一起打下手吧。”
“行,正好你們倆幫我去劉家換隻雞來,順路去豆腐坊看看有沒有千張和豆幹,我去看看十六叔回來了沒,也不知道還有些啥。”十六叔是同村的君家族人,在城裡有個肉攤子,如果誰家要肉可以提前一天預定,第二天去拿就可以,如果不預定那麼等晚上十六叔從城裡回來也可以上他們家看看,因為十六叔通常會把賣剩下的帶回來,然後低價賣給族裡的人。
鄉下人不講究那早半天的新鮮,而且也不是每天都能有剩下,所以撿漏不但要趕早還要看運氣。
五嫂交代完就匆匆去十六叔家趕早了,要是實在沒有新鮮的肉,就隻能用臘肉了。
一轉眼房間裡就隻剩下君柒一個人了,收拾好東西的君柒沉思了一下。
她覺得吧……雖說因為君儀腦子突然不好,自己和周家母子應該遠着一些比較好,特别是周秀才,最好不要有什麼瓜葛。
但人家好歹也是她的救命恩人,她知道家裡長輩肯定會有所表示的,但是作為當事人一點實質性的感謝都沒有,好像也不太合适。
主要她不是村子裡那些身無分文的小姑娘,她是有能力自己準備謝禮的,再加上她沒有父母,爺奶叔伯到底隔了一層……
那麼她該送些什麼謝禮合适呢?
送錢的話太過見外,畢竟是未來的親家,多了沒有少了難看,周家也不缺她那三瓜兩棗,送别的東西她自己一個孤女多少有些不好弄。
君柒揉了揉額頭,索性也出了房門,到了正房隔壁五個姐姐的房間候着,果然沒一會兒,幫着奶奶招呼周夫人的四嬸被遣去了竈房,免得二伯母一個人帶着孩子們忙不過來。
“四嬸。”君柒看準機會把四嬸方氏拉到一邊,這樣那樣一問,四嬸立刻點頭:“正好我去端茶,等會兒我跟你奶說。”
“謝四嬸。”君柒立刻點頭,然後悄摸摸回了自己的房間。
果然沒一會兒李氏就來了,先誇了君柒想的周到,然後才道:“周秀才救你的恩情,家裡自會安排謝禮,不過你說的也對,這樣吧,你也不用特意做什麼謝禮,就你日常繡的那些,挑一些周秀才用得着的,表個心意就行了。”
“我都聽奶的。”君柒立刻點頭,這個她熟,本來就是大姑娘和讀書人的生意最好做,什麼荷包手帕扇袋絡子她這裡都有存貨。
“等會兒給你四嬸,到時候奶給你添在謝禮裡也不妨礙什麼。”李氏覺得周家母子真是看重他們老君家。
本來他們是想要先置辦一些謝禮,然後另外找個時間請人上門吃個飯,誰知道周家母子不放心,昨兒個出事,今兒個傍晚就上門探望了。
不過周家外甥女(周夫人)說的也對,未來孫女婿就這兩天有假,後面就再也沒有時間了,畢竟八月可就要去參加鄉試了,恐怕之後兩個月都不會再回村子裡了。
“還是奶想的周到。”這個世界男女之間私下送東西還挺忌諱的,必須過了長輩的手才行。
李氏前腳回去堂屋招待客人,君柒後腳就翻箱倒櫃找存貨,最後找出來一堆,十個荷包,十塊帕子,三個扇套,六條絡子,裝了一整個籃子,突出一個量大從優,絕對不給别人什麼額外想象的空間。
東西交給四嬸,至于她本人就和姐妹們一起在東院開桌吃飯,君儀也和她們一起,全程都沒有啥笑臉,而且也沒咋吃就自顧自回了房間,看得一桌子弟弟妹妹莫名其妙。
“二姐,大姐咋了?吃肉還不高興?”二房的堂弟君仲貴伸了伸腦袋,确定君儀走人了,把她沒怎麼動過的飯碗端過來直接分了。
“吃還堵不上你的嘴?管那麼多?”君倪隻是皺了皺眉,其實心裡也覺得大堂姐有些過于作妖了,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全家的姑娘雖然有七個,大家年歲差不多,都已經到了可以出嫁的年紀,但是除了最小的君柒爺奶還沒有開始尋摸之外,三胞胎和雙胞胎都已經有了人選範圍,隻看挑選哪個了。
雖說那些給她們挑選的人家已經比大多數村裡姑娘好了,但是和大堂姐比起來真是天與地的差别,誰讓人家爹是童生,四個哥哥都是讀書人,兩個嫂子還都是城裡人呢?
沒法比就隻能認命。
但就周秀才這樣的未婚夫,大堂姐還拉這個臉,屬實是有些不知好歹了。
不過也不關她們的事情,反正就周秀才這樣的,便是沒有大堂姐也輪不上她們。
“就是,多吃飯少說話。”君善和君思各夾了一塊炖冬瓜放在君仲貴的碗裡。
“哦。”被三個親姐鎮壓的少年低頭默默幹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