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鐵匠家的書香小夫郎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搶着節氣将地裡的晚稻收了,紅薯挖了,地裡就沒什麼事兒了。莊戶人家可以好好地歇上一歇,歸置歸置收獲上來的糧食、辦辦子女的婚事,亦或是進城采購些生活所需。

隻是這些天,天兒不大好,下的淨是些又粗又密的雨。老天爺跟捅破了個窟窿似的沒命地往下倒,馮陽城四處沒有一處是幹的。

今日算是姑且饒過一回,讓人可以出來透透氣。

那麼大的雨,雨箭似的,就是貪玩的小孩,也不敢沖出屋檐,遭那雨箭打、砸,隻好待在家裡,沒生機地趴在窗檐上,求爺爺告奶奶地盼着雨停。

雨水一疲軟,率先沖出去的定是這些被磨了性子的小孩。赤腳踩在青石路上,吧唧吧唧的一路跑過去,敲敲這家的門,喚個好友的名字,甩甩那家的門鼻子,喊着,那誰誰誰,你再不出來,你家門口的水坑就都被我踩光了!

自家門口的水坑被别人全都踩過一遍,對于五六歲的孩童來說,是件極其丢臉的事兒。

他要在那人來之前先去他家門口亂踩一通的!

于是衣服也顧不上穿,飯也顧不上吃,家裡人左拉右扯,也攔不下他,門鎖上,鑽狗洞也要出去!一氣兒跑到放狠話那人的家裡,雙腳起來就是蹦,重石一樣往下落,把這水坑裡的水都濺光才好,濺光了,那誰誰誰回來就沒有水坑可以踩了。

自家表弟康瑞峰一臉神氣地走進家門時,雨停了,蘇春聲剛出姑父家的門,手裡提着一個黃竹編的籃子,上面罩着一塊藍布,準備回鄉下。

姑姑蘇慧沒理會全身上下濕得跟什麼似的兒子,一心挽留急迫歸家的侄子,勸道:“春聲啊,過會兒怕不是還要下雨哩,再在小姑家住一日吧,明日瞧瞧天氣,再決定要不要回去,雨天山路也不好走不是?或是等你姑丈回來,有了馬車,姑姑再叫人送你回去。”

“無礙的小姑,我小心些就是。我爹一到雨天腿就使不上勁兒,老毛病了,我想回去看看。”

“你這孝順孩子。那行吧,路上可慢點啊,雨下大了記得找個地方避一避。”蘇慧也記挂着大哥蘇福平的老寒腿,便不再勸阻,“你在這等着,姑再進去拿幾塊肉,你一塊捎回去。”

“小姑……”人走得飛快,蘇春聲叫她都來不及。

其實小姑給自己遞竹籃時,已經往裡面裝好幾塊肉了,還是頂好的前胛肉,去屠戶攤子上排着隊都不一定買到。

這會兒又拎了三根排骨出來,連在一起,肥厚厚的。

“太多了小姑,吃不完……”蘇春聲試圖将裝東西的籃子往後撤,阻攔小姑的行動。

他這行為無異于在鷹眼底下玩捉迷藏,藏得再深,她都能給你揪出來。

蘇慧一把拉過侄兒背後的籃子,掀開罩在籃子上的藍布,把排骨放下去,溫聲道:“每日吃一點,慢慢吃,現在天不熱了,拿鹽腌上,又不會壞。”

蘇春聲沒法勸說小姑将肉收回去,隻好替家裡的爹娘收下。

“小姑,我這就回了。”

“路上慢些,還有那裡長家遣媒人來提親的事,你也好好考慮考慮。”蘇慧說着就笑起來,嘴邊的兩個梨渦特别明顯。

她對裡長家的小郎君挺滿意的,長得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小時候在公爹辦的學堂裡上過幾年學,時常見這孩子,才能秉性都沒得說,和自幼愛讀書習字的侄兒春聲很相稱呢。

親是前兩日提的,蘇春聲不在家,在縣城姑父家替即将出嫁的表姐繡喜被,這事兒是進城賣糧食的鄰人告知的,自然姑父一家也都知曉了。

蘇春聲不急不緩道:“大哥、二哥去陵水縣打短工了,尚未歸家,爹娘定是等他們回來再商議,我也等大哥二哥回來,同他們一道商讨。”

裡長家的情況,大哥一家都知曉,嫁過去吃穿定是不愁。這倒是其次,重要的是這兩個孩子樣貌、人品、性情上,都很相稱,春聲嫁去,得一敬他、愛他的好夫婿,誰不樂見其成?

蘇慧覺得不論是大哥、大嫂,還是已經成家的兩個侄兒和自己的心都是一緻的。

看來,喝完他們家瑞雪的喜酒,很快就要喝春聲侄兒的了。

她都能想象那熱鬧喜慶樣兒了。

從小姑家住的永樂巷出來,經過一個彎子,蘇春聲進了太平街。

道路兩旁都是做生意的店鋪和一些支起來做吃食的小攤。

難得雨停,便有一些攤子支起了避雨的油布,升起竈火,用濃烈的火煙熏幹案上、桌上積聚的雨意。熱湯油餅、包子粥水、粉面粗茶……一樣樣地冒出來,一下就給空曠了幾天的街巷增添了一道煙火氣。

“春聲,回去啦?”每經過一個攤鋪,裡頭的人就會和蘇春聲熱情地打招呼。

蘇春聲也識得他們,小姑住進城十幾年了,打蘇春聲記事起,他們一家每個月就要進城兩三趟,探望探望小姑,給她送點鄉下種的蔬菜瓜果,自然也和街頭巷尾的鄰居熟悉起來。

後來二叔也在縣裡找了個賬房先生的活兒,他們就來得更勤了。

每一個蘇春聲都叫得上名字。

“是啊,梅鈴阿婆,我這就回去了。”

“那你可慢點,雨天慶平橋會長青苔,很滑,早上我差點在那摔了一跤,你可得當心,一定要慢慢走啊。”

蘇春聲想在雨落下來之前回家,打定主意從彎子坡那兒橫穿過去,不走慶平橋,便道:“阿婆放心,我今兒從彎子坡過,不走慶平橋。”

“天上的雲又滾起來了,你快去吧,别耽擱了。”與之對話的人拿着勺子與鏟子,不住地看着天上雲,看它們密不密,朝哪個方向翻湧。

“好。”蘇春聲應完聲便走了。

一路或點頭或打招呼,人人都很熱情,隻遇着一個奇怪的。

明明餘光瞥見他時,這人的目光還直直地望向自己這方向,可自己一轉頭過去,這人就低頭看鞋了。

那高高大大的身軀,仿佛被一根線扯着,紛紛向下探。

那地裡也不知有什麼。

許是在找丢在地上的東西吧。

蘇春聲沒同騰不出空來說話、對視的人打招呼,徑直走了過去。

這人他也識得,太平街街口拐進來第一家,趙家鐵鋪裡的鐵匠。

蘇春聲每次進城探望小姑,都要從他們家鐵鋪門口經過。

有時蘇春聲能注意到他,有時注意不到。

這人是有些奇怪,每次注意到,他都好像在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背後站着,有時是樹,有時是闆子,有時是柱子。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