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重山别夢 > 第18章 轉道渤海郡

第18章 轉道渤海郡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卻見面前人手指下意識摩挲着漆盒上的金扣:“長命鎖和如意玉佩,來不及準備手抄典籍了。”

聽起來倒是普通物件,也不知為何這般反常,薛蘊容應了一聲,垂眸繼續看着書冊。

突然,她手指頓住,想起了一事,擡眸看向他:“你不會還記着那事?”

見越承昀瞬間停住了手上的動作,一陣無言,她暗覺好笑。

過了一瞬,才繼續道:“謝寅表哥不是會記别人笑話的人。”

越承昀緩緩嗯了一聲,心中仍是彌漫着難言的情緒。

四年前大婚時,依謝氏婚俗,新郎需通過“校詩”考驗,即當場作詩一首,隻為助興,不為難人。謝寅作為薛蘊容最為親厚、且未婚嫁的謝氏表兄,是當時的督考官。

彼時在府門前,謝寅笑着展開一幅畫:“還請驸馬以此畫為題,現場吟詩一首。”

畫中是婚儀中最常見的吉祥圖景,兩隻喜鵲相依站在梅枝上,寓意成雙成對、婚姻美滿、迎接來年春日。

很簡單的題,可是越承昀緊張之下,竟誤将那兩隻喜鵲看成了争食的小雀,脫口便道:“梅梢雙雀啄新蕊——”

說着忽然發覺不對,下一刻才看清畫中是鵲而非雀。可詩已起頭,隻得硬着頭皮編上,“……欲争枝頭第一春。”

謝寅忍笑,指着喜鵲腳下:“這畫上喜鵲腳下空空,何來‘争’字一說?”

周圍幾位謝氏族兄也小聲笑着,周遭一下充滿了歡樂的氣氛。

幾息後,謝寅不欲為難、正色為他解圍:“依我看,此詩倒是妙,驸馬這是看出畫外之意了。這畫中确實該有雀鳥争食,喻示家宅豐饒、内宅興盛嘛!”

身側衆人心領神會,笑着紛紛稱是。

……

越承昀收回思緒,面色難得赧然。當初他做事甚少出錯,十分顧惜顔面。可卻在婚儀上鬧了笑話,為此不安了許久。

他清了清嗓子,轉而又問道:“我還沒來得及準備給他們夫妻二人的禮……”

“我自然備好了,連建康時興的胭脂也帶上了,你不必多慮。”

謝寅的夫人盧嫣出身範陽盧氏,是朝中盧鳴盧大人的幺女,未出閣前與薛蘊容關系甚好。那時盧嫣最喜妝點,建康城女郎間流行什麼她全都清楚,因此薛蘊容此行特意投其所好,帶了不少妝飾。

也不知阿嫣在渤海郡過得如何,也不知渤海郡是何景象。

薛蘊容合上書冊,懷念起她與盧嫣的閨閣時光。

*

從洛陽至渤海郡,兩地之間相隔六七百裡。馬車停停走走駛了十來日,等到他們抵達目的地時,已經二月末了。

今年北方是暖冬,杏花早早便躍上枝頭。迎着将開未開的花苞進入城中,耳畔盡是來往商隊絡繹不絕的叫賣聲。商隊如此衆多,隻因渤海郡中胡漢雜居。鮮卑商人在此販賣馬匹、皮毛料子,青州海鹽經此地轉運,諸多酒肆中亦可見西域的葡萄美酒與本地特産的滄州醴。

松聞駕着馬車,向店家問着郡丞府的方位。

“你說那位謝郡丞啊,”被松聞叫住的店家撫着胡須,思索片刻道,“從這向東再走一段,見到太守府後向北拐,就能看見郡丞府的燈籠了。”

“倒是稀奇,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問謝郡丞呢。”他嘀咕着。

此話倒不是胡謅。

渤海郡中豪門望族衆多,渤海高氏、封氏等在當地聲名頗盛,因而郡内高官多出自這兩個世家。

去歲景元帝指派謝寅赴此地任職郡丞,俨然驚到了本地世家。謝氏雖也是名門,可到底天高皇帝遠,遠離皇城後,不比地方門閥勢力盤根交錯,在郡内存在感倒是不高。盡管挂着郡丞的名号,可若要問起郡内高官,百姓第一個想起的還是高太守與封都尉,謝寅這個郡丞甚少有人提及。

松聞道了謝,依言駕着馬車繼續前行。

不多時,郡丞府門前的牌匾映入眼簾。

暖風融融,門房打着瞌睡,直到聽見車輪停住、馬匹發出長嘶聲,他才驟然驚醒,眯起眼打量着來人。

聽清松聞說明來意後,門房瞪大了眼睛,再不敢向馬車多瞧一眼,飛快地轉身跑入府中:“快禀告夫人,有貴客來訪!”

未及,府中傳來急匆匆的腳步聲,薛蘊容循聲挑簾而出,馬車前來了一個身着綠衣、梳着高髻的夫人。

“阿容!”

不說話時俨然是端莊婦人,可一開口,面前的人又成了薛蘊容記憶中的愛哭的小女郎。

“阿容,你怎麼才來啊?”盧嫣淚眼汪汪,也不管仍在府外,猛地抱住薛蘊容,“你都不知道,這渤海郡,可悶壞我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