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身子骨不好又是頭胎,生得滿頭大汗,幾個時辰終于生下一個六斤的郎君,是為宣親王的四郎君。
宣親王給四郎君起名和昀。
府醫診過脈後說張氏底子虧空得厲害,這幾年恐怕再難以孕育,得好好養着。
張氏聽了說不失望着急是假的,畢竟這府裡哪個女人不想多些孩子傍身呢?好在母親林氏在旁寬慰:“如今你已經有了四郎君,總好過沒有一兒半女的。且若是不養好身子,生産時也是危險。”
張氏一想也是,這時候難産而死的例子還少嗎?頓時白着一張臉,表示養身子什麼的都聽府醫的。
宣親王妃知曉後,點點頭,也欣慰張氏的明事理,總歸張氏生下了四郎君,無論如何說也不能慢待她,有沒有第二個孩子倒沒那麼緊迫了。她回頭就讓慧心送過去不少好藥材。
楊側妃聽說張氏生了個兒子,面色難看,又聽到張氏這幾年都不能懷孩子了,登時笑了起來:“好!張氏也是個沒福氣的!”
高興得楊側妃要起身去‘探望’張氏,羅氏好說歹說才勸下來。
隻是張氏坐滿月子後頭一回去正院請安的時候,楊側妃還是開口明裡暗裡笑話了張氏幾年不能再得喜信的事一番。
張氏如今是有兒萬事足,隻當沒聽懂,一味端着笑。
李清平坐在位置上吃着點心,擡頭看了眼面色蒼白但還算好心情的張氏,又看了看臉頰瘦了一圈不止的楊側妃,覺着楊側妃這幸災樂禍多少有點可笑。
楊側妃這胎不安穩,怎麼還有心思嘲笑張氏。好歹人家平安生下來了呢。
李清平随意掃了兩眼,又繼續低頭喝茶。
楊側妃還想說什麼,宣親王妃在上首喝着茶,淡淡說道:“楊氏,現如今你最大的事情就是好好養胎,給王府開枝散葉。旁的你一應不用多管。”
楊側妃氣得咬了咬牙,請完安敷衍行了一禮直接甩帕子走人。
宣親王妃皺了皺眉,本來正和趙氏說着給二姑娘安排啟蒙的事情,現下也沒心思說了。
李側妃瞧着面色頓時不好了,氣道:“她算什麼東西,敢給娘娘臉色瞧,半分規矩都沒有!要不是肚子裡有貨,非得讓她好好學學規矩!”
還沒來得及離開的其他人見她發怒,尤其是幾位側夫人登時吓得不敢走,隻說側妃息怒。
這後院裡李側妃生氣起來也是可怕的,她性子天真爛漫那是對着宣親王、王妃和李清平的,旁人面前那是一個叫火爆小辣椒的。她生氣也不磋磨人,也不在背後使陰招,就是光明正大看你不順眼,言語上不帶遮掩,但凡抓住一點差錯就有的是辦法懲治你。
之前李側妃看不慣趙氏,趙氏可見識過她嘴皮子功夫有多厲害。
“沒得規矩,枉費楊家高門大戶,卻有那麼些沒規沒矩糊塗至極的女兒,我要是楊家列祖列宗都得被氣死。”李側妃啐了一口。
底下等人都不敢吱聲。這是把宮裡那位獻妃娘娘也罵進去了啊,誰敢接話啊?
宣親王妃咳了一聲,李側妃冷哼,卻也及時止住了,隻道:“你們平日都給我規矩些,敢這樣不敬重王妃,我有你們好果子吃。”
萬夫人領頭說道:“妾身等都記住了。”
李側妃冷眉坐在那裡,萬夫人等紛紛起身行禮告退。
“還好旁的都是懂規矩的,不然我非得被她們一個個的氣死。”等人都走遠了,李側妃氣呼呼地說道。
宣親王妃道:“都是當阿娘的人了,别總把那些個不吉利的挂在嘴邊。”
李側妃笑着往姐姐身邊湊,“好啦好啦,我知曉了。”
“清平今日怎麼不說話?”宣親王妃點點李側妃的鼻尖,問自己另一個妹妹。
本在發呆的李清平回神,說道:“沒什麼。不過是想着給钰瑾做衣裳的事情。钰瑾近來身子抽條地長,衣裳還是往大的做比較好。且如今小姑娘已經懂得如何打扮愛美了,有自己的想法了,還得給她挑些她喜歡的料子。”
宣親王妃就歎道:“這當了娘的就是樂意操心孩子的事情。如今和曤也能喊人了,我還覺得生他也不過短短時日,怎麼長得那麼快。過些年啟蒙去宗學念書、再過些年就長大成人了。”
李側妃也說:“可不是嗎,很快和顯也滿周歲了,神奇得很,當時那麼小的一個人兒如今長得白白胖胖的。”
正當姐妹三人圍着孩子說事的時候,守在外頭的慧心神色焦急地來禀報:“主子不好了!楊側妃回去的路上摔了一跤,底下見了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