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時候,李側妃正式宣布有孕,讓從沒聽到風聲的後院大吃一驚。這瞞得那麼緊實,不用說大夥兒都知道肯定有宣親王妃的手筆。
宣親王妃來年二月就生産,孩子無論是男是女在宣親王心中的地位到底不同;眼下得寵的李側妃也懷上了,李清平則養着大姑娘、屢次被贊賞且如今眼看有了寵愛。如此一來,李家三姐妹這下真的在宣親王府站穩了跟腳。
後院衆人盤點完默默咋舌。
說真的,要她們是李氏三姐妹,姐妹情深不說,互相護着幫着,在後院壓倒性勝利,做夢都能笑醒。
不過也好,好歹這三姐妹好相與,不然這後院真是水深火熱了。
既然李側妃有孕,那就得安心養胎,不能侍寝了。平日一個月裡宣親王能叫人侍寝十幾回的話,除去固定在正院的那幾天,剩下一半是李側妃的,另外一半的大頭是萬夫人的,其他人隻配在後邊撿點肉吃。如今好了,李側妃那一半空了出來,後院諸位鬥志滿滿,勢必要給自己争取多些機會。
于是接下來的時間,宣親王收到無數份羹湯、點心、荷包、靴子等。
他不禁好笑,又對後院女人們的奉承略微感到舒心滿意。
就是這其中沒有李清平的。
宣親王問梁沛安:“李夫人最近在做什麼?”怎麼大家都往前院送東西,就她院裡的不見人影。
梁沛安回道:“李夫人除了在自己院裡,就是去正院或者是李側妃院裡陪她們說話。”
感情自己這個主子爺在她眼裡還不如兩個姐妹。
不過倒也是,她兩個姐妹如今都有孕了,尤其王妃月份大了,平日待着苦悶,她還真熱衷于去逗她們開心。孕婦情緒起伏大,自己平日多有疏忽這對賢妻愛妾,到底怕她們胡思亂想,李清平正好能補上這個空缺。
宣親王心裡一通把自己說服了,又默默加了一道:而且平日李清平還要看顧大姑娘,實在是大忙人。算了,既然如此,爺就勉強原諒她半分心思都不給前院吧。
于是宣親王說道:“天色不早,今兒去李夫人那裡用飯。”
梁沛安得了令,忙讓手底下最得用的徒弟先去李清平院裡知會一聲,自己跟着宣親王慢慢走過去。
李清平彼時正在做女紅,聞言忙讓院裡準備起來。
宣親王到的時候她已經放下手上的活,但沒收起來,宣親王一瞧好幾樣東西,便問她在做什麼。
“娘娘當時妾送了一對靠枕松快筋骨,側妃亦是妾的姐妹,不好厚此薄彼。另外娘娘已有孕七個月,孩子的小衣裳也該做起來了,雖說有繡娘巧手們,但我這做姨母并庶母的親手做一兩件也沒什麼。再是大姑娘,天氣冷起來了,妾想着給她做一對毛手套。”
李清平一一數着。
真是好一個端水的李夫人,姐妹女兒誰都沒落下。宣親王問道:“那爺的呢?”
李清平呆了半晌,宣親王哪有不知道的,擡手捏了捏她的面頰,沒好氣笑道:“你個小沒良心的。”
旁人好歹知道往前院送個小荷包之類的,偏她不當一回事,把姐妹女兒安排妥當,全然沒有宣親王的位置,也不瞧瞧這個家是誰當老大。
不過真要說起來,宣親王不喜歡後院女人老往前院來,偶爾一兩回便也算了,整日去算怎麼個事兒?
所以李清平沒往前院湊反倒陰差陽錯入了宣親王的眼,但不往前院送,卻可以在年節的時候送。總歸年節的時候大家都得給宣親王送禮。貼身衣物那些肯定是不行的了,那就和大姑娘一樣做一對毛手套再加一條腰帶吧。
宣親王來一趟直接定下她在年節送他的禮物,李清平瞠目結舌:怎麼還可以直接這樣的?
“怎的,不樂意?”宣親王繼續掐她臉蛋。
李清平忙說沒有,還保證道:“妾一定盡心盡力完成。”
宣親王冷哼一聲道:“這會兒再說盡心盡力已經沒有用了,爺該罰你的還是得罰,一點都不顧着爺。”
這還要罰啊?李清平揚起一張嚴肅緊張的臉:“您要罰妾什麼?”
宣親王勾着不懷好意的笑,附在她耳邊小聲說:“就罰你今晚自個兒動。”
……?
李清平倏地垂下腦袋,面熱得很。
這……這這這……天還沒黑怎麼突然說這種話啊!
宣親王瞧她反應,哈哈大笑,卻知道李清平在這方面比旁的臉皮都薄,摟着人說了些好話,這才趕在大姑娘回來前将人哄踏實了。
大姑娘今兒回來同李清平說:“大半個月後是十一姑姑的生辰,姨母說我準備什麼禮物好?”
十一公主與大姑娘是同年生的,算來做姑姑的還比大姑娘小上快兩個月,不過并無大礙。除開輩分,兩個同齡的小姑娘的确合眼緣玩得來。上回大姑娘生辰十一公主特意在宮門落鑰前叫人送來賀禮,輪到十一公主生辰,大姑娘自然也不會疏忽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