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遠離長安城裡的這些紛紛擾擾。
最後的那句話武崇靖沒說出來,長兄如父,他能為阿妹做多少,便做多少,不需要給她制造焦慮。
武靈兒卻想自己不過是去了一趟梅花宴和公主府,回來就覺得焦慮不太想活,緊接着就聽阿兄的安排去城外的莊子散悶,豈不是當了逃兵?
武靈兒掙紮不過片刻,随即釋然。
——逃避雖然可恥但有用。
她還是需要多一些準備,還要物色一些她覺得可以用的人慢慢培養。
她從宮裡帶出來的幾個貼身侍女,雖然機靈,可光靠她們,還成不了氣候。
武靈兒想了想,便點了點頭,笑着跟武崇靖說:“也好。我記得年幼時,阿耶和阿娘曾帶我們去城外的莊子玩,那時我與阿兄一起上山捉鳥,下河摸魚,好快活。”
武崇靖也想起了那段父母尚在的日子,那時候天總是藍的,河水清澈,他和阿妹兩人無憂無慮,每天都是快樂的。
那樣的快樂,如今回想,仿佛是上輩子的事情。
武靈兒:“阿兄,你陪我一起嗎?”
武崇靖搖頭,“我護送你去,等你安頓好,我便回國公府。”
武崇靖是個行動派。
武靈兒答應去骊山腳下的莊子小住,他前腳出了花園,後腳就讓彭叔派人去莊子打點。
武靈兒帶去莊子的家奴,從宮裡帶出來的四個貼身侍女自然是帶的,還帶了幾個國公府的老嬷嬷和十來個機靈的小侍女。
除此之外,武崇靖還派了二十個護院給她。
二十個護院是武崇靖親自挑選的,其中有兩個是年輕的娘子,她們是一對孿生姐妹,都是國公府的家奴。
翌日大早,武崇靖就讓護院的領隊趙淩風和兩個年輕娘子去拜見武靈兒。
趙淩風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郎君,濃眉大眼,穿着一身勁裝,身材高大。
兩個年輕的娘子名叫夏夕霧和夏月見。
武崇靖吩咐他們:“從此刻開始,你們待縣主如待我。”
武崇靖有些舉動在武靈兒的意料之中,有些舉動又在她的意料之外。
譬如說夕霧和月見這對孿生姐妹的事情。
武崇靖讓幾人退下後,跟武靈兒解釋道:“從前你在宮裡的時候,我便想着總有一日你會回家。我們身在長安,很多事情身不由己,你身邊有懂武的小娘子陪在身邊,日後萬一遇上什麼事情,也能有人保護。”
雖然不确定武靈兒是不是真的能出宮。
身為兄長,武崇靖希望能盡自己的所能為妹妹打點好一切。
如果不幸活在亂世,武靈兒身邊有兩個懂武的娘子陪着,也會方便許多。
武崇靖的用心,令武靈兒深受觸動。
在她曾經生活的世界,絕大多數像武崇靖這個年齡的男孩,其實還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可武崇靖已經以一己之力,擔起了國公府的重任。
雖說國公府就隻剩下他和武靈兒,但偌大的國公府,光是家奴就上百号人,想要管好,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她先前的時候,也沒想到不苟言笑的武崇靖竟是個心細如塵的人。
如今才知武崇靖心裡裝的事情,遠比她想象中要多,考慮問題也很周全。
這時,武崇靖又說:“長公主那邊,還是按兵不動為好。實在不行,還有叔父能為你擋一擋。”
本來焦慮得不太想活的武靈兒,昨晚睡了一個好覺之後,又變得有些沒心沒肺。
——天塌下來了還有高個子頂着,沒什麼了不起的。
她笑着跟兄長說:“這事也沒什麼,不用叔父為我擋。我們與長公主,是魚幫水、水幫魚的關系。等過了及笄禮,我便與長公主說,願為她盡綿薄之力。”
等過了及笄禮,夏天就快結束了。
那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兩人策劃的政變,應該也接近尾聲。
至于太平公主想讓她做什麼……橫豎不會是太平公主覺得她能像上官婉兒那樣當個内宰相,大概率是想将她安插在哪個人的身邊。
她願意為太平公主所用,也不代表自己會任由太平公主搓圓捏扁。
但那些都是後話,武靈兒覺得當務之急,還是要做好眼前的事情。
譬如說,及時行樂。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
還是先去莊子度假賞春,快活幾個月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