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八月十五這一日,姜嫚幾人一早起來,換上素淨些的衣裙上了兩輛馬車就往皇覺寺走,到的時候山下已經停了不少馬車,附近的人家都挑着自家做的果飲,酒釀和吃食在路邊兜售。
姜嫚喬三娘韓娘子碧珠珊瑚在大殿上了香就到旁邊的師父那邊添了香火錢,向後面觀景閣走的時候就遇上方慧和孫淼在收集金桂,一邊有迎客僧在看着,姜嫚她們看着兩人像兩隻小蜜蜂那般忙碌也不打擾,方慧和孫淼在,那孫夫人肯定也是一早到。
果然上到觀景閣,幾人就看到孫夫人和程老夫人以及另一位貴夫人在聊着天,姜嫚隻瞄了一眼就到另一邊去,秦夫人坐在那邊跟楊徐氏和盧夫人聊着,看到姜嫚幾人來笑着揮揮手,有婢女下來迎,這邊的動靜自然就影響到那邊的談話,孫夫人見到姜嫚笑着點點頭,随即看到紗幔遮擋的秦夫人幾人,微微欠身,另一位貴夫人問了知道是誰就起身過來見禮。
姜嫚大概猜到這位夫人是誰,即便走到位子上也沒坐下,等到那位夫人過來與秦夫人和楊徐氏互道身份和見禮完畢才慢慢坐下。
“這位方夫人倒是八面玲珑。”都是四品官秩,但是潭州是中州,刺史是從四品,秦寺卿可是京官,正四品,更不要說吏部侍郎,主管大齊所有官員考評,楊徐氏更是方夫人獻殷勤的重點對象。
“雖說孫家官位比方家低,但人家孫老幺是嫡幼子,慧娘父親是個商人,但咱們選媳婦不都看着品性品行,家事差些貼補些就是了。”楊徐氏其實也是滿意方慧的,想給她楊家子侄迎的,但奈何孫夫人下手速度太快,況且孫淼又會來事,一年多兩人未正式過禮,孫夫人已經在外頭确認準兒媳身份。
“看樣子,過幾日就要走三禮了。”秦夫人笑着附和楊徐氏的話。
盧夫人聽了這話,目光投向姜嫚,幾人也看過來,姜嫚和方慧是合夥人,且方慧對姜嫚是言聽計從的,哪裡能不知道方慧的事,姜嫚見方家都開人談了,就微微點頭。
楊徐氏有些扼腕,但也是對方慧這小娘子喜愛有加,就問起姜嫚的添妝禮,姜嫚大緻說了下,楊徐氏開了頭,秦夫人和盧夫人也跟着添一些,姜嫚記下就笑着跟三位夫人身邊的貼身婢女說:“到時我要是不在上京,就讓碧珠過來找各位夫人要,她們要是不給就找各位姐姐。”
楊徐氏聽到她這話,笑着打一嘴姜嫚,姜嫚瞧着她手上的一對鑲嵌三色寶石的镯子好看,直接上手撸下來,楊徐氏也随着她鬧,直接就喊她“土匪”,但誰不是人精,明擺着就是楊徐氏跟姜嫚關系好,這對镯子即是給方慧也是給姜嫚。
秦夫人和盧夫人見此忙說回去開了庫房好好選選,姜嫚這才把用帕子包好的镯子讓碧珠收好。
幾人笑鬧,動靜多多少少也傳到孫夫人的耳朵,孫夫人知道這是姜嫚有意告訴方夫人和程老婦人,吏部侍郎夫人願意給方慧撐場子,在方慧的婚事上别想着搞貓膩。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談話順暢許多,三家談好就約着去外頭走走,外面的方慧和孫淼見長輩出來,臉上都是笑容都松了一口氣,對視一眼,一個羞澀含情脈脈,一個飛揚喜悅下是對愛人的維護,孫夫人把聘禮嫁妝和過禮日子談好,臉上一直喜氣洋洋,拉着方慧的手就笑着給她說内容,自家幺兒抱着一袋子的桂花走在最後頭都不看一眼。
秦夫人這次約姜嫚過來禮佛一是大家好久沒見聚一聚,二是給自家表外甥探探口風,隻是她一有這個試探的口風出來,楊徐氏就跟着介紹她老楊家的子侄,弘農楊氏比不上五姓七望,但也是家學淵源的世家大族,不是楊侍郎這一脈的,但是出自同一個祖父,楊侍郎對這個侄子也很是看好,安排在六部輪轉,如今就在工部。
秦夫人一聽楊徐氏推薦的人選,自己也是有點打退堂鼓,但是想到過年表外甥看自己殷切的眼神,也得硬着頭皮上。
姜嫚笑着婉拒兩人的好意,如今她的心思在青州商事上,而且青州穩下來她也許會到蘇揚兩州把姜平誠換上來,有也許會去嶺南道把海運帶出來,好多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