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你兩要是月底考試得了優,我給你兩賞多一份月例。”姜嫚有意鼓勵家裡的小娘子們讀書習字,便也承諾。
朱砂把茶盞端過來,見姜嫚有意寫東西便拿起墨條磨起墨,姜嫚喝過茶水解了渴,便問起來:“家裡的紙筆和墨還夠嗎?要是不夠了你兩可得去書肆領。”
“夠得呢,這些小事哪裡用得着勞煩您,我月初剛跟宋媽那領了對簽去書肆領了,胡掌櫃還送了不少書籍,有些書隻一本不夠看,大家就都手抄,也算是練字了。”
姜嫚聽了點點頭,前頭許娘子和汪娘子還在教課她不好去打擾,隻先在書房把最新一季的首飾設計圖繪出來,不然喬三娘又得撒潑打滾的。
姜嫚在家閉館畫圖兩天,十月二十五她剛剛完成第一稿就聽見朱貝在外頭的通傳,是姜宅那邊派人來請她過去,姜嫚一看是姜周氏身邊的婢女,連忙換了外出的衣服跟着婢女上了馬車就往姜宅趕。
兩人的馬車趕路的時候有些沒注意速度,引起了巡視的小隊長的注意,小隊長就跟程介彙報,程介打馬追上時看到是熟悉的馬車,手一擺,讓大家各自去忙,他自己就不遠不近的跟着,其他人還想跟着,小隊長一把拉住大家夥,隻說了是副使前妻,大家一本正經的露出吃瓜的表情,小隊長不要命才敢在其他人面前調侃上官的家事,隻揮揮手讓人散了,他繼續帶人巡邏才算完。
姜嫚到了姜宅,不顧馬車停沒停穩就跳下馬車,但這些日子坐得多,腿腳一時沒适應,着地的時候就崴了一下,但後面出來的婢女沒看到,等她出來就見到姜嫚的身影已經略過照壁了。
到了姜平遠和姜李氏的院子,姜哲已經坐在外頭等着,他揮揮手,示意姜嫚進去,姜嫚就問候一聲趕緊提起裙擺跨進産房。
姜李氏正被姜周氏和李夫人扶着在屋裡轉圈,見到姜嫚進來笑了幾下就被陣痛擾了皺起眉頭,等到陣痛變長痛,姜李氏撐不住才被扶到床上,産婆略略比比,宮口開了差不多,取了一片參片讓姜李氏含着,又讓姜嫚和姜周氏出去外頭等着,李夫人在裡頭陪着自家閨女。
姜周氏和姜嫚坐在一起等着,姜哲一個做家公的坐在這幹等也沒什麼用,交代大管家候着請來的醫士以及去庫房取所需要的藥材補品他就到自己的書房去一邊候着一邊跟各管事商議事情。
姜李氏這個頭胎折騰到第二天清晨才舍得出來,把他娘和他姥姥折騰的夠嗆,一直候在外頭的姜周氏和姜嫚聽到響徹院子的哭聲才終于放下心來。
産婆把孩子包好要抱到外頭給姜周氏看,還是姜周氏自己進來,略看了看姜氏新一代的長孫,她的注意力就移到被産婆收拾幹淨的姜李氏身上。
李夫人瞧見姜周氏對自己閨女的重視心裡很是熨燙,不管是産婦還是新出生的嬰兒,所用之物都是佳品,外頭還專門找了醫士候着,見到姜李氏隻懶懶回應兩句沉沉睡去,大家也沒好打擾她,就轉移到側間去。
側間有一早安排的乳娘給小嬰兒喂奶,挑的包被和尿布都是無色軟和的細棉布,姜周氏和李夫人畢竟上了些年紀,熬了一宿着實精神不濟,此時放松下來就都開始打哈欠,姜嫚讓姜李氏的婢女把李夫人帶去安排好的房間,她自己扶着姜周氏回了院子,看到姜周氏睡下,她就去正院給外祖母報喜,老人家熬不住,李夫人也沒敢讓她老人家到産房外頭守着,但總歸也睡不好,此時聽到姜嫚道喜,眼下有些發青的老太太就拉着姜嫚陪自己吃朝食,吃完還打開自己的私庫挑選好些東西送過去姜李氏的院子。
姜嫚陪完老太太就被放行回自己的院子補覺,她沒帶婢女過來,老太太就讓身邊的婢女伺候,睡到中午了才跟大家夥一起吃午飯。
正吃午飯,外頭就有人通傳忠勇伯派人送來賀禮,姜哲看了看平靜的姜嫚點點頭讓下人把東西拿進來。
程介送的是一對玉質的童男童女,憨态可掬,随附的還有一瓶藥酒,下人說是伯爺先前瞧着大姑娘下馬車時崴了腳,送了藥酒過來給大姑娘治腳傷。
衆人一聽這話,眼睛就紛紛往姜嫚的腳踝看,姜嫚見衆人都看過來,自己提起裙角說道:“就是心急下車崴了一下,都沒腫,不信你們看。”
姜哲沒看但也留下那瓶藥酒,隻不過他沒讓姜嫚用,讓下人去庫房領一瓶過來,又讓繼續上菜。
姜周氏不好動手,隻得先壓下擔憂陪着李夫人一起吃飯,而李夫人想的就有些多了,一是姜嫚心急自己女兒崴了腳,二是看忠勇伯這态度不像和離後老死不相往來的樣子,頓時看姜嫚的眼神就帶點意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