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河東先生【1】被貶柳州時,就曾引入中原牛耕、鐵器農具及水稻種植技術,組織開墾沿江荒地,開鑿水井,興修水利,大大改善了本地的農業生産。
曆經滄海桑田,季節輪轉,這裡的生産條件已經好了很多,可是百姓還是無法輕易跨越某些心理上的障礙。
令儀眼角綻出一絲笑意:“不怕,現在你有我了,我們會配合彼此的,對不對?”
一絲暖意漫上齊詢心頭,他點點頭:“對。”
齊詢讓福瑞把院子裡另一間屋子打掃幹淨,留給令儀居住。待他們去後,令儀坐在榻上,撫摸着烏黑的雲鬓,含笑不語。
如果他跨出那一步,也許她會放下前世遭遇冷落的痛苦,心甘情願沉淪。
可是他沒有。是因為心中還有怨恨嗎?
接下來的幾天,令儀跟着村裡的婦人去田間給齊詢送飯,閑時與她們唠家常,旁敲側擊村民對墾荒的看法。
衆人早就從齊詢口中聽說阮姑娘是女中豪傑,對她更無戒備,七嘴八舌地向她傾訴起來。
原來柳州夏季多暴雨,常常沖垮農田,本地巫醫便說是開荒之過,不許百姓參與,原本的計劃也擱置了下來。
令儀循着衆人指引去探巫醫,方知他不過是危言聳聽,反駁道:“依你之言,放棄墾荒,暴雨就不會沖垮農田,後來情況有好轉嗎?”
巫醫巴旺敲着手中的烏木雙頭蛇杖,杖上骨鈴輕顫,使他的聲音透着蠱惑人心的力量:“是因為你們觸怒山神,山頭神樹瞬間腐爛,無法護佑此間安甯!”
令儀微微冷笑:“神樹在哪裡?我要去瞧瞧。”
巫醫瞪大雙眼,在滿臉赭石粉畫成的花紋映襯下顯得格外可怖:“連我都不敢直視神樹,你敢對神樹不敬,上天會降雷劈死你!”
令儀隻覺好笑,不聽他的威脅,頂着瘴氣爬上了山,見到了傳說中的神樹,隻覺平平無奇。
她正欲越過巫醫用經幡設置的阻礙,忽聽一個聲音平地炸響:“哪個不要命的敢來冒犯神樹!”
她環顧四周,一個身穿麻衣的男子自濃濃瘴氣中走出來,嚴厲告誡她:“不要靠近,不然死無葬身之地!”
令儀認出他是村長,偏不信邪,掀開神樹上的帷幔,隻見樹幹已然中空,遍布着蟲蟻咬齧的痕迹。
村長驚呼一聲:“你傷害了神樹,馬上就會死了!”
令儀擡頭望天,譏笑道:“這樹早就被蛀空了,當然會腐爛。雷呢,怎麼沒劈死我?”
村長撒腿向山下跑去,大呼“救命”。路上百姓見此駭人場景,紛紛跟着他跑回家鎖上門。齊詢順着村長跑來的方向望去,才看見緩緩走來的令儀。
齊詢迎上去,好奇地問:“你見到巫醫了?”
令儀想起巫醫故弄玄虛的樣子,隻覺忍俊不禁:“就是個江湖騙子!那棵樹為什麼會是神樹?”
齊詢笑道:“因為巫醫有天晚上路過山上,聽到神樹在對他說話。”
令儀不敢置信地道:“就沒有人覺得不對?其實我應該問的是為什麼會有人尊他當巫醫才對吧!”
齊詢道:“據說他真有預知人間禍福的能力,比如幫村民尋找失蹤的耕牛什麼的。”
令儀撫了撫鬓角,長歎一聲:“我隻能看出村民真的離不開耕牛,而不是他有多厲害。”
餘下的幾天,村民都對令儀敬而遠之,生怕她被雷劈死的時候連累了自己,還偷偷勸告齊詢:“别被她害死了,好女人多的是。”
齊詢心上沁出一絲絲甜:“她不會有事的,因為她是神女。”
一連幾天,令儀都平安無事。村人見狀,向巫醫詢問原由,得到了“山神睡着了”的答複。
令儀聽說,推了推齊詢,埋怨他道:“你不告訴他們世上沒有所謂神明,反而給我戴高帽。等他們發現自己受騙了,難道不會怪我?”
齊詢夾起令儀給他炒的茄子放入嘴中:“如果世上沒有神明,怎麼會給我們重來的機會?面對自然的變化莫測,他們需要信仰,你為神明傳話總比那個巫醫好。”
令儀低下頭默默不語,半晌含笑問他:“我做的菜好吃嗎?”
齊詢勉強壓下嘴角的笑意:“還好,起碼你知道要放鹽了。”
村民經曆此事,不禁相信了令儀有神明庇佑的說法,常常邀請令儀去他們家吃飯,讓她占蔔吉兇。
令儀與村民相談甚歡,向她們傳達了山神“身上癢,想讓大家開墾荒地”的想法。村人還未從巫醫灌輸的思想走出來,對此将信将疑。
眼看令儀回家越來越晚,齊詢開始會給她留盞燈,後來索性跑去村民家接她:“鄉下燈油難買,他們不好意思說,路上也不安全,以後還是早點回來吧。”
令儀笑道:“你在關心我?”
齊詢把目光轉向一邊,聲音透着幹澀:“我是在擔心老鄉家的燈油夠不夠你使的。”
令儀的笑聲在朗月下顯得格外清脆:“我和孩子們去抓螢火蟲了,把蟲兒們放在袋子裡,可以用來照明。雖然光亮微弱,但勉強夠使,不用擔心。”說罷,就回房關上了屋門。
齊詢盯着她的房門,過了一柱香之久,知道她不會再出來,才把燈熄滅,回到了自己的屋中。
他躺在床上,撫着雙唇,想念曾經兩人恣意流露的愛意。她毫無反應,他也不能太露痕迹,生怕他輕易原諒,她就不會珍惜自己了。
齊詢阖上眼睛,眼前都是她的音容笑貌。她就在身邊,可他還是要在夢中才能說出真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