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真正能通靈的人少得可憐,這群人行走江湖久了,自然而然就便編織成了一張情報網。
古時候,這群人通常以靈鳥通信,随着現代科技發展,幾大通靈家族以法力聯通網線,打造了一個暗網。
在暗網上,可以自爆修煉秘籍,也能拜師收徒,當然,最主要的功能還是發布任務貼,即碰上處理不了的惡靈,就能在這上面搖人。
暗網上有一張表,綁定了一衆通靈人,根據其捉鬼除妖的貢獻而排名。
趙景誠一路下滑,那張排名表末尾,他的名字之後多了個“+1”。
排名蹭得一路猛漲,甚至壓過捉了幾十隻鬼的老道!
這個排名看中的不僅是數量,質量越高,權重越大,綠毛僵屍起碼兩百年道行,自然是比現代冤死的鬼魂戾氣重。
雖然最後收場工作是何江華做的,但何江華又不是生人,功勞自然完全歸于撿漏的趙景誠。
昏暗籠罩下,趙景誠靠上椅子,手機在指尖旋轉。
他躲不過冥婚,還不能利用機會嗎?
***
接下來的幾日裡,何江華的身影再未出現。趙景誠樂得清閑,按部就班打着零工,賺取生活費,馬家村裡的那件事如指間細沙流走,也許還留了一兩粒沙礫,但也不再惹人注意。
直到這日,他的好知己于律師于秦打來了電話,說有單兩百萬的大生意,問趙景誠做不做。
趙景誠收回對于秦在馬家背信棄義的謾罵,颔首答應。
目的地位于臨近省,為表誠意,于秦預先墊付了趙景誠的飛機票。
花鐘街位于該市最繁華的地段,因其留存的民國洋房而小有名氣,狹長的步行街沐浴在雨中。紅磚牆外立面綠茵盎然,巴洛克雕花與中式出檐完美融合,薔薇輕柔地羞澀颔首,悠閑與快節奏在潮濕的空氣中交織。
黑色的轎車在小巷中七拐八繞,駛入巷子盡頭。
花鐘街222号。
叮咚。
老洋樓漆黑的複式大門啟開,從長長的門後擠出個矮小的身影,她踮起腳,露出的水靈大眼裡倒映着方才敲門的客人。
離得近的那位頭發向後攏,精明幹練,似乎能嗅到他身上西裝的布料味。
離得遠的那位,撐着黑雨傘,立在雨簾與遮雨棚之間,僅露出半張身子,身姿單薄而高挑。
寬大的衛衣連帽下,趙景誠把嘴裡的棒棒糖嚼碎,垂眸落在小女孩稚氣的小臉上。
小女孩蓦然縮了回門内,門裡尖銳的幼音叫嚷:“人販子來了,人販子來了!”
前方的于秦展示出工作素養,向走來的保姆解釋:“您好,我姓于名秦,我們是先生和太太請來的客人,可以麻煩您通報一聲嗎?”
趙景誠的目光從耷拉着需修剪的劉海中,見陰沉的大門後走出位婦人,她粗糙的頭發在腦後束作馬尾,由于常年勞作,她額間垂下的碎發無時間打理,黝黑的眼眸冷冷地凝在兩人身上:“進來。”
是位性情古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