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剛過,正是清閑的時候,田裡沒什麼活兒,村裡不少沒過禮的,都願意過來瞧個熱鬧,秦家被圍的裡三層外三層。
堂屋裡,正熱熱鬧鬧的行禮,除了喧鬧聲,還有不少起哄聲。村裡人辦喜事,講究的就是個熱鬧,場面熱熱鬧鬧,主家也有面子。
儀式進行的十分簡單,主禮的是秦文的堂兄,秦文早就和他通過氣,無需像娶妻那樣繁瑣,隻給父母敬了茶,便算禮成。
江雲雖然覺得有些不對勁,想着秦文剛剛跟他通過氣,便規規矩矩的奉了茶。宋秀蘭原本還擔心江雲不肯低頭,此時見人服服帖帖的,懸着的心也放了下來。
秦文給堂嫂使了個眼色,孫月會意,立時笑着上前,“小叔中了秀才,又給家裡添丁進口,可是雙喜臨門,我先給叔叔嬸嬸道喜了。”
孫月一開口,旁人少不得跟着賀上兩句。秦秉生愛面子,聽着這些恭維的話,心裡自然高興,捋了捋胡子,笑的滿面春風。宋秀蘭也是一臉得意,她可是秀才的親娘,她兒子日後可是要做官的,可不是村裡這些婦人比得上的。
孫月見把人哄高興了,才來扶江雲,“禮成了,叔叔嬸嬸,我就先帶雲哥兒下去歇着。”
她也是存了私心的,如今秦文這般出息,日後說不準還能做官,那可是了不得的人物。秦家又隻有兩房,自然得交好,如今他們捧着讓着些,日後有事也好開口不是。
她的小寶過完年就四歲了,眼瞧着也到了該啟蒙的時候,還少不得秦文的助力。秦家能出一個秀才,說不準就能出第二個,她的小寶若是也能這般出息,他們大房那還需要仰仗二房。
見宋秀蘭點頭,孫月才扶着江雲,引着他往新房去。
誰知,剛走了兩步,就被人攔住了去路。面前人是個面容清秀的姑娘,看衣着似乎不像是村裡的姑娘,她還當是哪家不識得的親戚,不懂規矩。
正要開口,見那姑娘臉上帶了幾分輕蔑,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畢竟是二房的事,還是交給二房處置妥當,省的她憑白得罪人。
孫月轉頭,就見堂上二人變了臉色,僵着一張臉,似眼前人是什麼洪水猛獸一般。連帶着秦文的面色,都凝重了幾分。
宋秀蘭的娘家嫂子李氏,自後頭匆匆跑過來,急的滿臉的汗,心裡暗暗後悔,不該接下這個差事。就算這小姑娘隻是個丫鬟,那也是知縣府裡頭的,她一個鄉下婦人哪招架的住。去竈房取個糕點的工夫,人就跑了出來,這要是生出什麼事兒,她可真是裡外不是人,一點兒好都撈不着。
眼下也顧不上許多,隻盼着能把人哄回去,臉上強擠出一抹笑,連忙讨好着,“小玲姑娘,您要的花糕,我已經給取來了,您快跟我回去用飯吧,一會兒涼了,味道可就變了。”
“不急,等完成我家小姐的吩咐,我自會離開。”小玲連眼神,都沒分給李氏半分,大大方方的進了堂屋,“這位就是秦公子新納的妾室吧,我家小姐體恤,既是日後一同服侍公子的人,也不好太過寒酸。這些首飾,就當添些嫁妝吧,也算是我家小姐的一份心意。”
這話一出,堂屋裡瞬間就炸了,就連外頭看熱鬧的人們,都止不住往裡頭擠,生怕沒瞧見這難得一遇的稀罕事兒!
一時間,秦家被圍了個水洩不。納妾!村裡都是本分人,能娶個媳婦就不錯了,哪裡有納妾的,就算是真有這個想法,家裡也沒多餘的閑錢。
“這秦家當真是發達了,十六兩銀子就為了納個妾!”
“當初說好了是迎做夫郎,提親時秦家小子可還沒中秀才呢,說不準是中了秀才後才攀的高枝兒,兩頭都舍不下,這才有這出。”
“你們就别操心了,秦大夫這些年可沒少賺,人家自然有這個條件,隻是可惜了雲哥兒,白有一副好相貌,到頭來還是給人家做妾。”
“瞧瞧這姑娘的打扮,還隻是個丫鬟,瞧她拿出的那些首飾,拿到鎮上不知能換多少銀子。這秦文是出息了,這是攀上了哪家的小姐,出手這樣大方。”
“我見過這個姑娘,早前兒跟着秦文進來的,我還當是秦家的哪房親戚,原來是來送禮的,這還沒成親就這麼周到,秦文還真是好福氣啊!”
說這話的是黃強,他平常遊手好閑慣了,仗着他爹是村裡的屠夫,旁人不敢輕易招惹,一貫的跋扈。剛才在前院,他和秦文搭話,秦文理都沒理,就憋着一口氣,這會兒可算是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