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繁華一場[鹿鼎記] > 第287章 數年回京又北征

第287章 數年回京又北征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不一日船到了塘沽,蔚安安、索額圖等一行人登岸陸行,經天津而至北京。

她出島回京的消息,早就從台灣傳出,王守忠派人沿路接應,更有富商豪闊時不時相送金銀珠寶,巴結這位高權重的爵爺。

蔚安安重入都門,伫立良久,看着依舊繁華的街道,人來人往的百姓,當真是恍如隔世。

索額圖湊近說道“魏兄弟,皇上還等着你呢,咱們可不能耽誤。”

蔚安安應了一聲,問道“索大哥,那我的夫人、孩子還有....”

還未等她說完,索額圖笑道“兄弟無須擔憂,一切都會給你安排妥當的,你眼下第一要緊的事,就是去見皇上。”

蔚安安點點頭,跟随索額圖入宮谒見皇帝。

康熙聽聞她入宮,在上書房傳見。

富麗堂皇的宮殿未曾改變,朱門高深,蔚安安站在殿門前感慨萬千,心中忐忑,一時間千思萬緒湧上心頭,竟有股悲戚之意。

待太監的高聲傳召,殿門緩緩打開,蔚安安深呼吸了一口氣,緩緩走進了這熟悉又陌生的上書房。

她走到了康熙跟前,跪下磕頭,還沒站直身子,心下猛地悲喜交集,鼻頭一酸,竟想哭出聲來,隐忍哽咽說道“奴才魏安,叩見小玄子,祝小玄子萬歲萬歲萬萬歲。”

康熙見蔚安安到來,心中是又一大半的歡喜,也有一小半的惱怒,見面之前還曾想:這臭小子無法無天,竟敢一再的違旨。這次雖派他有差使,卻也要好好懲戒一番,免得這小子恃寵而驕,再也管束他不住。

此刻聽得她真情意切,聲音中帶着哭腔,口中叫的是兩人兒時的昵稱,一時間康熙神情柔和,心腸登時軟了下來,眼圈微紅,笑罵道“媽媽比的,你這個臭小子,總是會奉承讨好,這會終于記起來小玄子了?”說着說着,他的聲音也有些哽咽。

蔚安安抽了口氣,說道“奴才一直記得小玄子,不曾忘過,奴才自知有罪,多次違抗旨意,幸得皇上寬仁厚待,這才留了一條性命,能回宮見小玄子。”

康熙眼角逐漸濕潤,用衣袖擦了擦,笑罵道“你這小子,說話間十分有五分不能信,不過這次我就當你說的是十分真話。起來,起來!這麼大的人了,哭哭咧咧像什麼樣子。這麼久不見,讓我瞧瞧你。”

蔚安安站起身來,雙目通紅,可見是情之所至,真情流露,并非作假。

康熙見她瞧着自己面露欣喜,嘴角也挂起了笑容,他心中一暖,笑罵道“媽媽比的,你小子長高了不少。”

他童心忽起,走下禦座,說道“來,咱倆比比,到底是你高還是我高。”走過去和蔚安安貼背而立,互相攀比起身高來。

蔚安安身材修長,比他要高一些,但此刻皇上要互比高矮,豈能明顯的比他高,于是立即屈膝身子下沉,努力和他持平。

康熙伸手在兩人頭上一比,發現自己稍稍高一些,心中不免好笑,這小子還真是會投機取巧,當即回身伸腿朝她腿絆去。

他的速度不快,蔚安安要是想避開,自當是輕而易舉,但她不能掃了康熙的興緻,于是被絆倒在地,摔了個四仰八叉。

康熙哈哈大笑“小安子,看來你也不怎麼厲害麼?這幾年在通吃島上,你之前練得功夫是全廢了。”

蔚安安知道他說的是小時候他們二人在練功房較量的功夫,笑道“那是皇上厲害,奴才在通吃島上的日子,确實疲懶了。”

康熙轉身走開幾步,笑問道“小安子,你還是隻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麼?”

蔚安安說道“是,一兒一女。”

康熙問道“怎麼沒再生幾個?”

蔚安安臉龐微紅,說道“這個...奴才不中用,目前隻有這兩個孩子。肯定是比不過皇上。”在通吃島上的時候,她和幾位夫人也曾嘗試過,但總是不能成功,衆人心中失落,許是還沒弄清楚女女之間生子的要領。

康熙哈哈大笑“說的不錯,這件事我可是比你行了。我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三個女兒。”

蔚安安說道“皇上是人中龍鳳,可見這個....自然是了不起的。”

康熙笑道“幾年不見,還是這麼愛胡說八道,人中龍鳳跟生兒女的事有什麼幹系?”

蔚安安說道“人中龍鳳生的兒子、女兒也是人中龍鳳,說明皇上是好皇帝。”

康熙好笑道“你都哪裡來的這些歪理?”

蔚安安嘿嘿笑道“也不是什麼歪理。皇上仁澤寬厚,善待百姓,生的兒子、女兒自然也是為皇上分憂解難。龍有九子,各有不同嘛。”

康熙聽的心中大為暢喜,這幾年來他忙于跟吳三桂打仗,晝夜辛勞,策劃國事,身邊少了個這麼插科打诨的蔚安安,有時着實無聊,如今她回來,閑聊之餘又能說笑解悶,心中積郁消散了不少。

此時君臣重逢,甚是開心,說了好一會的閑話,問了她在通吃島上的生涯,又問起了台灣的風土民情。

蔚安安說道“台灣土地肥美,氣候溫暖,出産很多。百姓日子也過得快活,得知皇上準許他們在台灣住下去,個個感激皇恩浩蕩,都說皇上是百年難得的千古明君。”

康熙點頭說道“老百姓要求的很少,可朝廷要做的還是很多。”

他瞧着蔚安安,欣慰說道“施政要以不擾民為先。百姓既然在台灣安居樂業,強行要他們遷入内地,實在是大大的擾民。朝中大臣不明台灣的實情,妄發議論,險些誤了大事。你和施琅力加勸谏,功勞不小。”

蔚安安急忙跪倒在地,磕頭說道“奴才多次違旨,這次更是和施琅先去了台灣,殺十七八次的頭也是應該的。不論有什麼功勞,這都是奴才應該為皇上做的。隻求皇上開恩,能夠饒了奴才的性命,能讓奴才為皇上分憂。”

康熙微笑道“你也知道殺十七八次頭也是應該?就可惜了你沒有十八顆腦袋,否則的話,我定要砍下十七顆下來。”

蔚安安心中舒了口氣,既然康熙這般說,看來以前的事他就不予追究了,當即笑道“是,是。奴才的腦袋也不多,隻需留着一顆長在脖子上,也就心滿意足了。”

康熙好笑說道“這顆腦袋留不留,那得瞧你今後忠不忠心,是不是還敢違旨。”

蔚安安急忙說道“奴才為了皇上,自然是大大的忠心,蒼天可鑒。奴才此去台灣,不敢相瞞皇上,發了一筆小财,不多不少一百萬兩左右。奴才願意将這一百萬兩銀子上交國庫,為皇上對付羅刹國做軍饷,采需軍備。”

康熙笑着點頭說道“你在台灣做的事情,我也有所耳聞,沒想到你這小子竟不貪财,心憂戰事,可見也有不少忠臣之心。”

蔚安安急忙說道“是很多、很多的忠心。”

康熙想了想說道“如今戰事籌備在即,卻是用錢的時候,好,就用你這一百萬兩銀子作為軍饷,待戰事勝利後,在多加封賞給你。”

蔚安安急忙擺手說道“皇上的賞賜已經很多了,奴才受之有愧,奴才對皇上忠心,對朋友也是講義氣,可偏偏忠義不能兩全,奴才愧對皇上厚愛,隻能躲在通吃島上釣魚、打獵了。”

康熙好笑道“你這個臭小子,還真是會讨價還價。咱把話說在前頭,我本來也沒要你去打天地會。況且收了你的銀子,在強迫你去打天地會的話,那我豈不是也沒有義氣了?”

蔚安安心中的石頭終是落地,連連稱是。

康熙負手背後,踱了幾步,緩緩說道“你對朋友講義氣,那是美德,我也不來怪你。你甯死不肯負友,不肯為了榮華富貴出賣朋友,很有古人之風。換個方向想,你既然不肯負友,定然也不會負我了。小安子,我赦免了你的罪責,不全是為了你以前的功勞和今天的銀子,更是為了你我兩個自幼兒十分投緣,也是為了你的重視義氣,想要忠義兩全的想法。這也并非是壞事。”

蔚安安眼眶一熱,她是真的不想再和天地會扯上幹系,這才拿義氣說事,但康熙待她是真的好,登時心情激動,哽咽說道“奴才....奴才感激皇上,奴才愧對皇上厚愛。”

康熙甚少見她這般熱切,心中發暖,笑道“好了,你我之間,不必說這些。那羅刹國的女王野心不小,我看她對你挺不錯啊,派你去打她,卻又怎麼樣?”

蔚安安沉思一會,說道“她心機頗深,考慮長遠,是個玩政治的好手。奴才恐怕她另有打算,這次對戰,需要做全準備。皇上的錦繡河山,決不能讓羅刹國的紅毛鬼子染指。羅刹國太遠,環境又比較惡劣,着實有些困難。”

康熙皺眉說道“羅刹國太遠,這五個字很是要緊。有利有弊,羅刹國雖然火藥犀利,騎兵骁勇,但他們遠,咱們近。他們萬裡迢迢東來,兵員、馬匹、火器、彈藥、糧草、被服這些物資軍需都不容易接濟。但弊端一樣是太遠,若是将他們打退之後,羅刹人邊退邊燒殺搶奪,更是兇狠殘暴,加上體格健碩,火器猛烈,戰事越拖,隻怕對沿途百姓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這場戰事,得要速戰速決,還要打的他們心服口服!”

蔚安安說道“是。也不知道她派出的是什麼營,要是騎兵營還好點,火槍營就難對付了。”

康熙說道“不錯。我已經派了戶部尚書伊桑阿前赴甯古塔,構築瑗珲、呼瑪爾二城,廣積糧草彈藥,又加設了十個驿站,使得軍需糧饷供應暢通,源源不絕。日前又傳旨蒙古,不許跟羅刹人貿易往來。派遣了黑龍江将軍薩布素廣遣騎兵,見到羅刹人的糧草車輛,就放火少他媽的,見到羅刹兵的馬匹,就立刻宰他媽的。”

康熙的部署井井有條,蔚安安着實佩服,笑道“皇上果然是諸葛亮,一切都已經掌握手中,這樣部署,這一戰大勝不成問題。”

康熙道“那也不然,羅刹國是大國,據南懷仁說,他們國家甚是遼闊,版圖還大過了我們中國,決計不可輕敵。也難怪那個女王想要擴充版圖,可見野心不小。咱們若是打了敗仗,遼東一失,咱們國本就會動搖。他們敗了卻無關大局,隻不過向西退卻而已。所以這一戰隻許勝不許敗!你倘若敗了,我就領兵出關親征,第一件事,就是砍了你的腦袋!”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聲色俱厲,可見這次戰役不容有失。

蔚安安也知道兩國交戰,可不是小打小鬧,自己若是失敗,就是中國的罪人,當即堅定說道“皇上望安!奴才項上人頭若是不保,也得戰死前線,決不能讓咱們中國的城池有失!”

康熙欣慰點頭道“你明白這一節便好。兵兇戰危,誰也難保必勝。我隻是要你萬萬不可輕忽,兩國打仗可不是那些江湖上的事,要慎重又慎重才是。”

蔚安安一時間覺得身上壓了千斤重擔,恭恭敬敬說道“是。”

康熙又說道“倘若是行軍打仗,本來也是不用你去。不過這次跟羅刹國開打,并不是想要滅了他,隻是要他知難而退,不敢再來侵吞我國疆土,也就可以了。所以此次必須恩威并施,要讓他們能感恩戴德,兩國永遠和好。如果一味的殺戮,羅刹國女王惱羞成怒,傾國來攻,咱們就算得勝,也是兵禍連結,得不償失。能和則和,不戰而屈人之兵,才算上上大吉。你與那羅刹國女王打過交道,也熟悉羅刹國的官兵,此次交戰,若是能說得羅刹國女王下令退兵,兩國講和,才是大大的功勞。”

蔚安安連連點頭,說道“是,皇上體恤百姓,寬宏大量,待見到羅刹國的領兵将軍之後,會傳達皇上的聖谕,要他們帶話給羅刹國女王。”

康熙說道“羅刹國地處偏僻,咱們去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我曾傳了好幾名西洋教士,詳細詢問了羅刹國的曆朝故實,風土地理,軍政人士....這個女王手段鐵血,殺伐決斷,确實有幾把刷子,對她不可小觑。”

蔚安安說道“對,對。皇上胸有成竹,肯定能将羅刹紅毛鬼子打出遼東!”

康熙微微一笑“那些個傳教士都說,羅刹人欺善怕惡,如果一味跟他說好話,他們就會得寸進尺,越來越兇。咱們就要給他們點顔色看看,讓他們知道咱們不好惹,要打直接就把他們打服!因此咱們一面出動大軍,諸事齊備,要打就打,另一方面又顯得咱們是禮儀之邦,中華上國,并不随便強欺人。”

蔚安安說道“奴才明白,這就是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直到他們徹徹底底的心服口服,輸的服服帖帖,從此不敢再來侵吞。”

康熙嘿嘿一笑“話糙理不糙。”

蔚安安見他笑容古怪,轉念之間,心明其理,讨好笑道“就好比萬歲爺治小安子,奴才對萬歲爺的佩服,真是心服口服,再也玩不出任何的花樣了。”

康熙笑道“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你到是越來越謙虛了。你要是打什麼算盤,我可那你沒有辦法。”

蔚安安說道“皇上待奴才這般的好,奴才打那些算盤,豈不是愧對皇上?”

康熙說道“平定吳三桂之事,說來你的功勞也是不小,不過那一趟事你沒趕上。現下我派你統帶水陸三軍,出征羅刹。雅克薩城落座鹿鼎山,我就封你為三等鹿鼎公,撫遠大将軍。武将由都統彭春、黑龍江将軍薩布泰、甯古塔将軍巴海助你,文官由索額圖助你。咱們先出馬匹四千,水師五千,倘若不夠,再要多少有多少。一應馬匹軍需,都已備齊。瑗珲、甯古塔所積軍糧,可供大軍三年之用。野戰炮有三百五十門,攻城炮有五十門。這可夠了麼?”

康熙每說一句,蔚安安便謝一句恩。這等的陣仗差不多與初平吳三桂的時候差不多,給足了蔚安安的威風仗勢,武将皆是一二品大員,所經戰役大大小小,沒有上千也有上百,文官更是正一品宰相和皇上的舅舅索額圖,于公于私,蔚安安是沒有任何資格統帥他們的。

待康熙說完,蔚安安忙跪下連連磕頭,領旨謝恩。

康熙說道“羅刹國在雅克薩和尼布楚的騎兵、步兵不過六千。咱們以七八陪的兵力去對付,那是雷霆萬鈞之勢了。隻盼你别堕了我堂堂中華的國威才好。”

蔚安安神情肅然,深深作了一揖,鄭重說道“請皇上放心,這一仗奴才不僅是代着皇上去打的,更是代表着中國去打的,奴才決然不能辱了我中華國威,丢咱們中國人的臉。”

康熙說道“很好。你還有甚麼需用的沒有?”

蔚安安沉思一會,忽然眼前一亮,走上前幾步,對康熙附耳幾句,又退了回去。

康熙一愣,有些懷疑問道“這種東西,能派的上用場麼?”

蔚安安保證說道“雅克薩那邊奴才再熟悉不過,絕對能打的他們措手不及。”

康熙沉聲道“好。一切準奏。我這就傳令,命沿途驿站多多準備,已被你不時之需。”

蔚安安大喜道“多謝皇上。奴才從台灣帶來了五百名藤甲兵來京,他們曾跟羅刹國士兵打過仗,也善于抵抗火器,奴才鬥膽想請皇上允許,能将他們一同帶去,剿滅羅刹的紅毛兵。”

康熙喜道“那好的很。鄭成功的舊部打敗過荷蘭的紅毛兵,你帶他們去打羅刹兵,咱們又多了三分把握。我本來還擔心羅刹兵火器厲害,隻怕我軍将士傷亡太多。”

蔚安安說道“我和他們談論過,藤牌堅硬無比,能擋住他們的火器子彈,然後這些藤牌兵很是靈活,着地滾了過去,用大刀斬他們的雙腿雙腳。”

康熙大喜,雙掌一拍,連稱說道“妙得很,妙得很!”

蔚安安說道“奴才有個小...小妾,當年随着同去莫斯科,功夫高深也精通羅刹話,想請皇上恩準,讓她随軍辦事。”

清朝規定,出師時軍中攜帶家眷,可是大罪,因此須得先行奏請。雖說七位夫人均是平等,不分大小,但奏請聖上之時,定是要這麼說的。

果不其然,隻見康熙點點頭,說道“知道了。我的妹子建甯公主跟你了,你叫我做便宜大舅子,這件事也不計較了。你須得立場大功,方能折過,也算是給公主的聘禮了,否則咱們不能算完。我妹子是你正妻,可不能做小妾的。”

蔚安安讪讪說道“那是,那是,這個自然。”

康熙問道“聽說你師父陳近南,是給鄭克塽殺的是不是?”

蔚安安一怔,說道“是。”

康熙沉吟道“鄭克塽已經歸降朝廷,我答應過他,保全鄭氏子孫,你可不要去與他為難。”

蔚安安支支吾吾答應,本來就沒打算放過鄭克塽,此番來京,正是要新賬舊賬一起算,給阿珂報仇,也給死去的大哥出氣,可現在康熙不許與他為難,如此以來,再去找他事,豈不是違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