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魂咒。”
三個字,擲地有聲。
落在葉清瀾耳中,讓他下垂的眼睫因觸動而微顫。
……
其實靈台之上的離魂咒,葉清瀾最初也不知道它因何而生。
他不知閉關了多久、又沉睡了多久,更不知道這咒印伴随了他多久。
總之在他大約一個月前意外出關,帶着慕歸寒回到八象門,他那位最是精通魂魄之術的師姐宋如芬端詳他良久,頗為謹慎問他:“神魂如此稀碎,你自己作的?”
葉清瀾的靈台之上大大小小禁制約摸三層,宋如芬能越過禁制作用一眼瞧出内情,實力比葉清瀾記憶中的更加精進了,他倒也不意外,隻是垂眸細想了片刻說:“忘了。”
宋如芬問他:“還記得多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因何閉關?神魂又遭受過什麼?”
她問完,瞧着葉清瀾擰眉遲滞,不稍片刻又開口:“算了,總歸還記得回家,想必其他也不重要了。”
葉清瀾:“……嗯。”
他怔愣良久才答話,而後又改口回答了宋如芬前面的問題:“還記得,大約是五歲那年被師尊帶回八象門……不知距如今已經過了多久了?”
宋如芬答:“那都是一百八十三年前的事情了。”
葉清瀾輕輕“哦”了聲,嘟囔道:“真的好久了啊。我好想确實忘了不少東西。”
他問宋如芬:“師姐,我是為什麼在四同山閉關?”
宋如芬因這個問題遲疑幾息,看着葉清瀾眸子裡是實打實的疑惑,她也找不出答案,輕聲答:“小師弟,這個問題可能要問你自己了。”
“……”
葉清瀾說:“師姐,你瞞了我很多事情。”
從宋如芬的藥房離開前,葉清瀾看着總是欲言又止的宋如芬忍不住抱怨了幾句,但對方卻是莞爾一笑,含糊其辭地說:“有些事情遺忘比記起更好,有些事情自己去探究又比轉述他人之口更合适。更何況,師姐是真的不知道你想要的回答。”
而後葉清瀾便試着自己去尋找細枝末節。
他從四同山出來時,察覺到了自己在靈台禁制上拆解的一抹神識,這道神識遊離在外,不被任何禁制幹擾。
在葉清瀾蘇醒的那一刻重新與他融合,然後他聽見了自己的聲音:“你想回去嗎?”
盡管這問題有些突兀,但葉清瀾卻在那一瞬間意識到自己穿越的事實。
他原本不屬于這裡,很久很久之前,他生活在聳立鋼筋水泥構建的高樓大廈的城市裡面。
後來一次墜樓,意外被卷入這個世界,他一直在尋找回家的方法,也不知後來發生了什麼,讓他不知不覺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渾渾噩噩了百多年。
那個聲音說:“找到慕歸寒,他是你的任務對象。”
葉清瀾心想,誰是慕歸寒?要怎麼找到他?又要完成什麼任務?
好在他在撇下這抹神識的時候大概也意識到自己後面的處境,貼心在後面留下了一些作用不大的提示。
……如下:“他會認出你的。”、“你看見他就知道。”、“你需要保護好他。”、“你忘記了很多事情,但或許對如今的你來說并不重要。”……“他是回家的關鍵。”
“……”
葉清瀾又想,當時的他究竟是個什麼心态,會覺得自己一覺醒來就會喪失一些八卦求知欲?這種含糊不清的謎語叫他實在心慌。
但當下的情境容不得葉清瀾多做思考,因為他聽見山外有人打了起來,那排山倒海的氣勢宛如要将他所處的這座山削垮,于是他在下一波攻擊交接時出手,一劍将四同山一分為二,順手接住了那個被迫以一敵衆的出土魔頭。
他自己确實預料的很準。
葉清瀾看見慕歸寒的第一眼,就确認了他的身份,然後他也确定了慕歸寒一定也認出了他。
但是那一眼包含的震驚與厭惡大于重認舊人的驚喜,葉清瀾有些不确定起來。
他和慕歸寒,以前是什麼關系?為何對方看起來這麼讨厭他?
但生理的行為比心中的想法更快一步,葉清瀾甚至沒有過問任意哪邊的意見,便自作主張将慕歸寒收入自己座下,美其名曰留置監視。
他其實也不太确定,但過去的一些閱曆告訴他,按照劇情發展應該就是這樣沒錯,而他需要尋找一個正當的,留下慕歸寒的借口,也就隻能這樣。
但慕歸寒對他戒備十足,那些仙門百家窮追不舍七嘴八舌,對他的所作所為也不停指指點點,甚至還拿出天召神谕來譴責葉清瀾的莽撞和盲目。
神谕。
這是葉清瀾最看不上的東西,也算是他生平難得厭惡的東西之一,連帶着臨仙壇那群神神叨叨的江湖騙子都讓葉清瀾覺得倒胃口。
那天便隻能将慕歸寒先安置在攬月台上,自己去應付那些不依不饒的仙門百家。
其實那一刻,葉清瀾還并沒有懷疑自己記憶有損。
因為他面對那些眼熟的或是面善的一些仙門弟子,多少還是能從中獲得一些以前交集的片段,就連臨仙壇那幾位古闆執拗的長老,葉清瀾都能說出是在幾年幾時,和他們生過幾番嫌隙。
以至于後來在他翻出自己寫的一些筆記時,恍惚了好久,又急于向自己記憶中熟悉的幾位師兄姐求證,卻發現他們根本對葉清瀾了解不多。
筆記中所記,簡約淩亂,葉清瀾自己都看得一知半解。
第一份上面寫着——
于安歲十七年初見。
巧了,葉清瀾當日出關,是安定十八年。
所以這份手稿究竟是記載的什麼事情?
安定十七年——
年值十五,帶回八象門教養。
修行受阻,原因未知,或許與體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