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槿覺得自己好像有點“開業前恐懼症”。
林堂姐搖搖頭,“總覺得差點什麼,又不知道差在哪。”
林木槿洩氣,她也是如此,“算了,算了,船到橋頭自然直。”
到時候缺什麼再臨時添置吧。
——————
終于到了取美食車這天了。
“有點醜,這什麼顔色啊。”
林木槿嘴角抽抽,誰家餐車弄個大紅色,注定要當顯眼包了是吧。
高老闆有點不好意思,“就剩這個色的油漆了。”
林木槿心道,這人還怪誠實的。
又讓林堂哥推着試試車,用手觸碰下焊接點都很結實,沒有搖晃的。
兄妹三人仔細檢查過後沒看出毛病,給結了尾款。
“高老闆,手藝真不錯。”
林木槿豎起大拇指誇贊道。
這也是實話,除了顔色有點問題,質量的确扛扛的。
在檢查竈台的時候高老闆居然直接讓往上站人,可見信心。
再說後續還要将美食車将存放在這呢,多誇幾句也應該。
高老闆謙虛道,“我也是第一次做。不過做好後我檢查了好幾遍,該上油的地方我都給上了,就連車輪我都給保養了。”
林木槿聽後自然又事一頓誇,然後痛快的結了尾款。
來之前她和林堂哥、林堂姐借了兩千蚊,一人一千。
付了錢,高老闆更熱情了,還說以後有要維修的就來找他,保管最低價。
兄妹三人沒将美食車推出來,家裡也沒地放。
而且這個美食車還得“裝修”呢。
首先是外表裝修。
三個臭皮匠讨論好一陣定下了方案,給車外表糊一層舊報紙,然後再糊一層舊挂曆,那種帶油膜的硬性的大張紙,白色的背面向外。
車頂到時候還能将食鋪名字“唔同食攤”寫在上面。
下面可以寫主賣的食材和價格。
這樣小黑闆好像有點多餘了。
林木槿想想也不會浪費,如果以後上新品上特價品還是會用到小黑闆的。
林堂姐擰着眉頭,“都是白色會不會不好。”
林木槿反應過來了,國人還是挺忌諱全白的,港人更信風水。
她隻考慮便宜和耐擦洗(舊挂曆有膜,可以擦洗)了。
“那咱們加點顔色就好了。”
林木槿很快有了新想法,“阿哥、阿姐,咱們這樣…”
之前想用圓珠筆寫鋪子名字,因為鋼筆、毛筆寫不上去。
現在完全可以用彩色雜志剪啊,這樣貼在白紙上不就五顔六色了麼。
還可以剪一些美食圖片,明明白白告訴顧客這是賣吃食的攤位。
林堂哥、林堂姐紛紛贊同,一緻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