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蝦仁幾乎占了制作成本的一半還多。
那怎麼辦呢?
去掉是不可能的,那樣就沒特色了。
林木槿将阿伯、堂哥他們都叫來,又一人給倒了一碗酸梅湯,集思廣益。
不都說三個湊皮匠頂一個諸葛亮麼,她家可有五口人呢,頂一個半不過分吧。
林堂哥就道,“如果生意做得好,需要的食材比較多,可以談批發的。”
林木槿覺得可行,這樣熱面皮、酸梅湯和茶葉蛋的價格也都能往下拉拉呢。
林堂姐也道,“塑料袋、一次性紙杯、一次性筷子可以多買點,反正放的住,這樣好講價。”
林木栎也說道,“回頭我問問師傅,酸梅湯料包可不可以給打個折扣。”
林木槿心道古人誠不欺我,多幾個腦袋就是想的周全。
也沒那麼擔心了,有心思談論别的了,“大家覺得酸梅湯如何?”
林木栎搶答,“酸甜可口,阿姐,明天讓我帶一份去學校呗。”
林木槿痛快的答應了,“可以啊。廚房砂鍋裡的料包還可以再熬一次,少放點水就成,你自己動手。”
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林木栎都有點坐不住了,恨不得現在就去煮。
還是林堂姐說,“還是明早再煮,放一晚可能會變質的。”
林木槿又想念冰箱了,她還真在商場看到了,進口的内陸的都有,價格在一千多到三千多蚊之間。
其實也沒那麼高不可攀。
林木槿又想起一件事,“咱們食攤應該取個名字吧?”
這麼重要的事,之前居然沒有想起來,太不應該了。
場面一時之間落針可聞,誰也沒出聲。
“林家鋪子,太平常了,想個特别點的。”林木槿自己講完都不滿意,“嗯…叫什麼好呢。”
林堂哥又在撓頭了。
林堂姐雙眼無神,也不知道是思考過度還是在跑神。
林阿伯倒是很輕松,小口品着酸梅湯,可也沒發言的意思。
林木槿覺得還得靠她,“要不就叫‘唔同’食攤,如何?”
林堂姐眼睛亮閃閃的,“可以啊,我們的吃食好味又不一樣。”
其他人也都沒異議,這個名字就定下來了。
林堂哥說道,“得做個幌子吧,這個交給我,我找人做,一天就能做完。”
林木槿立馬道,“還要準備一塊小黑闆和粉筆,要寫上咱們賣的食品和價格,這樣會省很多事,一些雜貨鋪應該有賣的。”
之前還真沒關注過呢,實在沒有可以去學校問問有沒有淘汰的,不至于買不到。
林堂姐發問,“阿哥,去哪買煤氣罐?商場的有點貴。”
林堂哥皺了下眉頭,“煤氣罐還是買新的吧,别買二手的。”
林木槿點頭如蒜,“同意,一百分同意。”
前世,煤氣罐=大炮~彈啊,威力可以炸樓的。
自然是用新的更讓人放心了。
林堂姐也沒堅持,她本意是省點錢,可哥哥妹妹都不同意,那就算了。
她又問道,“碗要買多少個才夠呢?”
林木槿說道,“我覺得三十個就差不多了,因為咱們可以套多層塑料袋,客人吃完了那層塑料袋一扔碗還能繼續用,也不用洗碗。”
林堂姐拍着巴掌贊同,“這可太省事了,還幹淨,客人們也會喜歡的。我還想着要帶幾桶水用來洗碗呢。”
林木槿開着玩笑,“桶水可以不帶,但酸梅湯要帶啊,哦對了,垃圾桶也不能忘。”
所以這桶也不會太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