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林木槿帶着兩萬多的稿子騎着自行車去了報社。
王主編很痛快的收了稿,并結了賬。
加上手頭的錢又過千了。
一些零碎也可以買起來了。
不過現在還是去買食材,關于酸梅湯、煎餃和茶葉蛋的。
其實應該昨天就買的,可她為了多趕稿給耽誤了。
昨天她真爆種了,一天寫了一萬五千多,手差點廢了。
還好和王主編請了兩天假,能讓手好好恢複一下。
也用這兩天将擺攤前期準備全部完成。
她去了一家門臉比較大的中藥鋪。
“麻煩抓一下洛神花五克,甘草三克,橘皮五克,烏梅二十克,煙熏烏梅八克,山楂十克,烏棗二十克,桂花零點二克。”
抓藥師傅笑了,“這是準備在家熬酸梅湯啊。你這方子有點意思啊,用了兩種烏梅,口感如何?”
這種酸梅湯屬于成方,不是秘方,大點的中藥鋪都能抓。
不過方子也各有不同罷了。
她前世就自己動手熬制過酸梅湯,味道很是不錯,不過具體的配比她并沒記住。
畢竟有手機,随時可以查詢。
她現在頭頭是道,全是林木栎的功勞。
他問了兼職那家藥鋪的老師傅,她在人家方子上根據前世經驗做的增減。
林木槿回答道,“還不知道呢,朋友告訴我的方子,反正他說好喝。”
也不算撒謊,還沒喝過自然不好做評價。
林木槿拿着一個大油紙包出了藥鋪,一共花了一十六蚊。
這些材料可以熬制兩次,差不多能有三十杯。
一杯一蚊的話就是三十蚊,看着很有賺頭,可還需要扣除冰糖的成本呢。
烏梅很酸,要放入大量的糖來綜合。
還有一次性杯子的成本也要刨除。
算下來,都賣出去的純收入大概在6-8蚊之間。
還好不靠它掙錢,隻為了豐富賣品,增加顧客滿意度罷了。
“接下來去買豬肉、玉米和大蝦。”
那自然要去菜市場了。
豬肉買的是後丘,相對便宜一點,十五蚊一斤,買了一斤二兩。
絞成肉餡,七分瘦三分肥正好。
玉米沒有搓好的,隻能買一整穗,回家手動脫粒。
大蝦她沒要太好的,不過也是鮮活的,隻是個頭稍小,同樣十五蚊一斤,她買了一斤半。
一斤大概有三十六七個,一斤半就是五十四五個。
一個煎餃放一個整蝦仁,就是五十四五個煎餃,五口人勉強夠吃。
“還得去買一些茶葉。”
做茶葉蛋自然不能少了茶葉了。
“老闆,有沒有價格便宜的紅茶?”
老闆聽這話有些不願意,“我家可都是好茶。”
林木槿也沒生氣,再次問道,“我要做茶包,沒必要買好茶,有陳紅茶麼?”
老闆哼了聲,然後回了個“有”字,“你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