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溝裡慢慢長大的歲月裡,他一直都在。
唐淩飛每逢節假日都會在山溝溝裡度過,我母親也是每到節假日就特揪心,對我看的特别緊,還總是不住的叮囑我,要小心!
我媽這樣緊張絕對是有理由的,并不是因為那次炕洞事件,我媽沒那麼小心眼。我說了,炕洞事件隻是個開頭,之後還有呢,用我媽的話說,唐淩飛就是我命裡的克星,索命的閻羅。
在我四歲,他七歲那年,他又一次很好的驗證了這一說法。
山溝溝被群山延綿環繞,東西走向,東面地勢高。
東頭有一口常年湧泉的深井,井口沒有隆起是和地面相平的。
經年流月一直這樣,但卻連個跳井自殺的都沒有過。看來跳不跳井和井口的高矮沒大多關系,但一定和跳井者的個人素質有關,你倒是跳下去一了百了了,可讓别人今後怎麼喝水,讓他的家人怎麼喝水?這和那個一粒老鼠屎髒了一鍋湯一個理兒。
據說山溝溝最初的名字-泉溝,就來源于此。無論什麼年頭,年成,無論旱澇,這深井的泉水都一樣,不斷不竭,泉面總是離井口一米半,清澈甘甜。
老人們都說,這深井裡有一條觸犯天條的天龍,為了避禍藏身于此,這井其實很深很深的,龍身長恰好與這深井一樣,可是為能喘氣,這天龍啊,就将井水吸下去了一米半。
當然這隻是‘傳說’。
可唐淩飛不這樣想,他非常渴望見到那條傳說中的天龍,于是,他拿來家裡大木桶,讓最瘦小的我站到裡面,然後,在一群笑夥伴的努力下,用繩子送到深井裡,去幫他找天龍。
其他小夥伴們也對此神往不已,都熱情高漲想要一探這井水的究竟。
具體我被下沉到什麼程度,我是一點兒也不記得了,反正就記得黑乎乎的怪吓人的。
恰好一家的嬸子從這裡經過,好奇的問了一句,你們圍着井口幹嘛呢,小心掉下去,被天龍吃了。
其中一個小孩子就回了一句,嬸子,我們把夏娃送下去喂天龍了!
“!?”嬸子神色一頓,接着就是一哆嗦,趕忙上前...往井裡一探頭。
我奶奶那個天啊!
嬸子一把抓過繩子,抖着手,一點一點,十分小心的把我拉了上來。
先是不由分說,狠狠在我屁股上抽了一下,接着,兇神惡煞似的回頭,大聲質問,
“這是那個混小子的注意!”
所有小夥伴這時似乎才幡然醒悟,闖禍了!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将目光射向那個禍首――唐淩飛。
這小子見勢不妙,扭頭就像跑,結果,被嬸子長臂一揮,一把揪住後衣領子,提了起來。然後,放下我,又是不由分說,對着他的屁股一頓狠抽。抽完了,嬸子就一手一個揪着氣勢洶洶的把我們倆送回家。
回家之後的情景和這嬸子對我們做的差不多。
都是找抽!
再後來,唐淩飛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因為這小子太‘活躍’了,所以,上學比較晚,而且,就小學一年級就轉了兩所,可是他來山溝溝的日子畢竟還是越來越少了,我的日子和母親的心總算安穩了一點兒,可惜,好景不長,第二年,這小子竟然放着好好的城裡樓房不住,好好的城裡學校不去,非要來山溝溝裡上學!
為嘛呢?他的理由是,“我喜歡舅姥爺,我想舅姥爺,”屁話!
這話他媽用腳趾頭想都不會信的。
可是沒辦法,這小子就是不肯上學,去了也是上課睡覺,下課打鬧,考試交白卷。但唐淩飛卻一再保證,隻要讓他在山溝溝裡上學,他保證隻考百分,若是食言,任憑處置。那語氣,那架勢,隻八九歲不到的孩子,這豪言壯語一出,他家老爺子立馬豎起大拇指,說這才是唐家的孫子。
可是,他們唐家的孫子幹嘛非要到趙家生活呢!
哎,老爺子是疼孫子疼傻了!這是事後,唐淩飛他爹得出的結論。
唐淩飛來的時候,恰好是我父親接我爺爺奶奶離開山溝溝的時候。
奶奶臨走還不忘一再叮囑我,千萬不要跟着不相識的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