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裡該耕種的都種了下去,離收割油菜和小麥還有一兩個月,這段時間算是農閑,大清早上山挖野菜的、挖竹筍的婦人小孩絡繹不絕,他們也沒好意思貪睡,也跟着早起上山補充儲備菜蔬。
許是看村裡漢子們拔個草懶懶散散的沒點精神,村長開會專門說辦廠的事,大家激動壞了,看着别人村裡的衛生香廠财源廣進,羨慕的不行,這下自己村也要辦廠,先不說辦什麼,這說出去面上就有光啊,以後娶媳婦、嫁閨女的,不都能往好了挑?
村長吭了兩聲清清嗓子,下邊安靜下來,他又說讓大家都想想辦什麼廠子,村裡錢不多,買機器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好是原料村裡有的,這樣幾乎是零成本辦廠,賠也不會賠。
大家可不就集思廣益起來了。
這個說咱村竹子多,可以辦個手工編織廠,那個說咱可以養豬,養雞,開個養殖場,還有的說他三大爺有做豆腐的手藝,可以開個豆制品小作坊,還有一位老人竟然會榨油!
這附近還沒有榨油的廠子呢,他們吃的油都是統購統銷的商品油和豬油,以前的油坊被砸毀了,這吃油都成了難題,大家吃得多也就是因為油水少,粗糧少了吃不飽還餓得快。
這個提議很快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他們并不覺得銷不出去,隻怕不夠吃的。村裡人很高興,知青所裡的卻臉上難看,因為這辦廠的事跟他們毫無關系,更是有人提出來“榨油用的原料是從村裡出的,也是他們的,不能就這麼拿出來用,我們不同意!”
但是卻沒人理他,因為他們來村裡分的糧食都是村民們的,多分一口,村裡人就少一口,平日裡大家不計較,這時候卻恨不得往那人臉上吐口水。
隻是找不着人,不然非得把人揪出來示衆。淩正對于村子辦廠的事是非常贊成的,村裡人吃的好了,也不會有人看到他們吃飯鋪張就大驚小怪,以後吃好吃的就不用偷偷摸摸下雨天再吃了。
于是也跟着衆人一起出謀劃策,還跟村長說了一下他的想法“叔,我覺得咱們村裡能人輩出,不僅是養殖場,榨油廠還有編織廠咱都能搞起來,為什麼呢?
首先咱們有技術,咱都有老前輩們帶頭教咱們做,其次呢,咱們勞動人民最不怕辛苦,養雞養豬的嬸子們難道做不來?編織廠不說咱們了,老爺子們哪個不是心靈手巧做的結實又漂亮?
還有榨油廠,幹這力氣活就不缺咱這壯年的小夥子!我覺得咱們全村都能動員起來,參與廠子的建設,娃娃們都會割豬草,咱一村一千多口人,還蓋不起幾間豬圈嗎?大夥說是不是!?”
村民們聽着這激動人心的話都沸騰起來,主要是完全有可能在村裡一下子辦起好幾個廠子,幾乎每家都能出人去廠裡幹活,不光這樣,以後他們自己村人吃油、吃肉都方便許多,怎麼能不讓人高興呢?
村長思索了一會兒也點頭說“那咱們舉手表決一下,一家出一個代表,同意辦廠的舉手?”
齊刷刷的舉起一片,知青們舉起的胳膊稀稀拉拉的,但是村裡人并不在意他們。
“人數超過一半了,那就算是通過。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養豬養雞場的事兒就我來管,咱們正好到了買豬苗的時候,等我去公社跟領導上報一下,咱們一次多買點,看能批下來多少。還有雞苗,看看咱自己找種蛋孵還是買小雞崽,大家都拿個主意。
支書負責榨油廠的事兒,等會兒想去榨油的漢子都去那邊報名,聽他安排。還有編織廠由會計負責,會編筐、編籃子、做竹篾的都可以參加,不拘在哪做,按交上來的數量算工分,當然成品得合格才能收。”
看來村長他們私底下是商量過的,而且說不得已經得到了領導的肯定,不然不會這麼短時間内安排妥當。
村裡人都各自去報名,那邊淩正兩人也報名去了榨油廠,不管在哪,下力氣活總是年輕力壯的小夥子來得多,可能這就是擔當吧!
知青們雖然聚在一起嘀嘀咕咕的,倒也沒有人敢說不同意,畢竟辦廠不花他們錢,反而到時候掙錢了還能分一點,傻子才不同意。
他們期待的女主并沒有趁這個機會說話,好似沒有莊園就回歸成了普通人一樣。
村長對于辦廠的事很是急切,他們的榨油坊剛把老舊的木質榨油機打掃幹淨,那邊已經開始如火如荼的蓋豬圈了,位置是在村中央,怕人偷更怕人使壞,放在中間人來人往的也放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