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魔尊大人落魄之後 > 第26章 命運的裂隙(1)

第26章 命運的裂隙(1)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啟禀陛下,戶部現存銀兩萬七千兩。"戶部尚書瀾臣書不等他說完便出列,聲音裡帶着刻意壓低的憂慮。

崇明帝的指甲掐進掌心舊傷,想起去年上元節,他在宣德門撒錢與民同樂,那一日便足足撒了三萬兩。

實在是太過放肆奢侈了……

殿角銅鶴香爐飄來沉水香,他又忽然想起槐州曾是産糧大州,五年前自己登基時,刺史曾進貢過當地的青玉稻,米粒瑩白如珍珠,當時他笑着說"此米當貢太廟",如今那些珍珠般的米粒大概早變成了餓殍口中的泥土。

"開倉。"他脫口而出,見朝臣面露難色,想到去年撫州大旱就已放出大半倉糧,如今餘下的都是戰備糧,除非萬不得已是萬萬動不得的,崇明帝面露難色又補了一句,"先開州府糧倉,朕...再想辦法。

"說這話時,他的目光掃過殿柱上"節用、愛人"的聖祖禦筆,隻覺那字迹在燭火下晃得刺眼。

右相瀾臣關欲言又止,終究隻是将"太液池工程暫辍"的話咽了回去

——他看見陛下攥着密信的指節泛青,像極了當年在文華殿背錯《貞觀政要》時的模樣。

崇明帝忽然站起身,龍袍掃過禦案上的奏疏,幾卷黃绫骨碌碌滾到階下。

他聽見自己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裡回響,帶着連自己都陌生的果決:"三日後朕要知道槐州确切災情,凡有延誤者,斬。"

三日?就是快馬加鞭晝夜不休地趕上五天五夜方能堪堪到達槐州,三日便想知悉槐州如今确切災情着實是帝王在強人所難了。

“陛下,三日縱是八百裡加急也難以往返……”左丞趙硯卿硬着頭皮出列,額角沁出細汗。

殿中氣氛凝滞,崇明帝盯着奏疏上“餓殍遍野”四字,瞬間恢複些理智,也覺得三日便要個結果實在太過強人所難。

崇明帝指節重重叩在禦案上:“那就半月!”

右相關瀾臣向前半步,寬袖拂過丹陛時帶起細塵,在燭火裡浮沉不定:“陛下,太液池工程預期耗銀二十萬兩,若暫辍工匠......”

“行了!”崇明帝突然揮手,案上茶盞震得晃了晃,琥珀色茶湯濺在明黃色禦批上,暈開團模糊的暗漬。

他看見左都禦史王廷正欲言又止的模樣,忽然想起此人上月還在禦前誇贊太液池新鑄的銅鶴“栩栩如生,足見太平氣象”。

崇明帝的喉間湧起澀意。

“去年撫州旱災,”他聽見自己的聲音發啞,“朕開了三成官倉,你們說‘需留備荒’;今年槐州顆粒無收,你們說‘動不得戰備糧’。”

龍袍下的中衣已被冷汗浸透,他想起今早看過的戶部賬冊,太液池工程耗去的白銀,足夠買三萬畝新麥。

他究竟為何要修那太液池水榭?

崇明帝猛地轉身,目光掃過滿堂重臣:“聖祖禦筆在側,朕若連百姓溫飽都顧不上,何談‘愛人’?”

戶部尚書瀾臣書再次出列,笏闆叩地時發出清響:“陛下明鑒,州府糧倉現存糧不過五萬石,若再分撥......”

話未說完便被崇明帝截斷:“停止太液池水榭所有工程,将原本用來建構的銀錢購買糧食,一并送去槐州!”

此言一出,殿中驟起低低的驚嘩,但隻是一瞬,朝中又成了死一般的寂靜。

關瀾臣的笏闆在掌心按出紅痕,他擡頭望着禦座上那個忽然挺直脊背的年輕帝王,又想起當年在文華殿,少年皇子将“水能載舟”錯背成“水能裁舟”被内閣大學士責罵的模樣。

素來直言的禦史中丞王恪再踏出班列:“陛下,半月已是極限,但求沿途驿站全力配合,勿再苛責辦事官員。”

崇明帝望着殿外漸白的天際,想起密信裡“人相食”的字迹,發出長長的一聲歎息,才道:

“準。”他聽見自己說,聲音裡帶着連日未眠的沙啞,“凡查勘不力者,革職;私吞赈災銀糧者,斬!”

殿中鴉雀無聲,唯有檐角銅鈴又起,驚飛了檐下避雨的寒鴉。

他轉身時,龍袍下擺掃過“節用、愛人”的禦筆,忽覺那字迹不再刺眼,倒像是先帝留在歲月裡的一聲歎息。

“退朝。”

崇明帝輕聲說,殿門緩緩推開,冷風卷着殘葉撲進來,落在禦案上的赈災奏疏上。

葉片很快被燭火映得透亮,在紙頁上投下細碎的影,像誰未說完的半阙谏言。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