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月……宋青月她自然也跑了啊!
摸摸懷裡放銀票的地方,宋青月臉上的冷靜幾乎快維不住,所以也沒顧得上瞧瞧包間裡一看就氣氛不大對的奇怪事,甩着白賺的糕點,她哒哒哒的跑下樓,隻用了沈朝陽一半的出門速度就沖到了大門口。
至于大廳裡的那些舞娘輕擺,歌姬吟唱,宋青月小财迷表示,很美很美,很俏很俏,但沒辦法,她要趕着出去為她的一百兩歡呼,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經過鬧騰的廳堂,跨過豪氣的門樓,再将街道上一波波的行人甩在身後,宋青月腿腳輕快,幾乎已經快忍不住的歡呼雀躍。
而路邊,因為剛剛在樓裡隻顧着看戲沒吃飽,此刻正坐在一家生意頗好的涼面攤子上的沈朝陽,撮一口涼面攤旁邊買的涼飲子,再挑幾根兒辣麻麻的拌涼面,享受般的一歪頭,然後正好瞧見小姑娘樂颠颠經過這兒又跑過去的模樣。
小短腿哒哒哒,手裡的點心繩甩甩甩,笑臉明媚,裙擺翻飛。
小姑娘沒瞅見他,嚼着涼面的沈朝陽盯着她的背影卻不自覺笑彎了眼。
嘿,這小姑娘,還真怪有意思。
話分兩頭,宋家小院這邊,卻也是熱熱鬧鬧擺起了宴。
當然,此宴非彼宴。
就是讓桂姨出門買點比平時好一點的菜,然後再整治桌比平時豐盛點的菜色就行。
按平時一家的标準,那就是一頓二十文,一葷兩素打個湯。
後頭家裡來了兩個壯小子,一葷兩素明顯不夠吃,可因着喬玉康這事她心虛,喬母也沒敢朝宋父提過,便隻能自掏腰包給桂姨加菜,家裡的飯食又變成了兩葷兩素一油湯。
而今天呢?
喬母今天加菜可加的理直氣壯,畢竟今兒個可是宋父三十五歲生辰呢。
在他們這片地界,不管男子還是女子,零零散散的生辰基本不過,要過的,那都是這般五年五年往上加的。
當然,都是平民小戶,就算是要過,也不可能像大戶人家般大擺席宴,而是自個一大家子湊一堆,整上一桌平日不舍得吃的好菜,手頭松泛了,再收上幾個生辰禮,如此,也算是小老百姓的體面了。
而今日,要上桌吃飯的可不僅是他們一家,距離不遠的宋家小叔也要攜家帶口的前來祝賀的。
當然,還有長居宋老二家的公公婆婆。
說到公公婆婆,喬母現在卻是眉眼帶笑,絲毫不見以前提起來就撇嘴的怨怼。
至于原因——
想起自己剛産下雙胞胎正在坐月子時,婆婆進屋愛惜的摸了摸雙胞胎中的男孩,然後塞給她的十五兩銀,喬母眼睛便笑成了兩個彎月。
不能來照顧礙什麼?她好不容易在新家有個立身的兒子,她還不想假他人之手呢。
長居宋老二家又礙什麼?
反正她家有人打掃,她還不想請回婆婆來她家管束她呢!
這些全都不是事兒,當然最關鍵的是,重男輕女的婆婆拿出了真金白銀,已經向她表達了最樸實的喜歡。
所以這頓席面喬母指揮置辦的倒真是歡歡喜喜。
廚房裡,桂姨在一大堆食材裡忙的熱火朝天。
今兒個的菜色已經定好,是按人口來的八葷八素,外加一個番茄雞蛋湯,一個菠菜豆腐湯。
這八素先不提,畢竟不貴,無非是應時節的青菜筍幹一類的,就是加些葷油,一百個大子也就搞定。
費錢的是那八個葷菜。
喬母有些肉疼的從宋父上交的生活費裡撥出一兩錢來置辦,倒也真是下了血本。
紅肉貴,白肉賤。
這八道葷菜裡有六道白肉,一條三斤重的魚四十二文,一隻八斤重的雞一百五十文,一條六斤肥瘦相間的五花肉一百八十文,半隻肥碩的成品鹵鴨一百二十文,還有最後一道炒鱿魚。
兩斤花了八十文,結果焯了水一煮就出一小盤,和其它幾個大盤相比,倒顯得不太好看。
五盤大葷湊齊了,剩下的三盤便都是紅肉了,灼鮮蝦,烤羊肉,炒牛片,雖然隻有成人巴掌大的三小盤,卻也花掉了四百銅子,好歹上桌撐個門面。
如此,忍着肉疼,這桌席面倒也排排場場的張羅開了。
宋家二老和宋二叔一家都是踩着飯點來的,真就是名副其實來吃飯,不能多幫半點忙。
宋二叔一家人口也不少,膝下兩子一女,不提尚才三歲胖胖乎乎的小閨女,兩個兒子一個十二,一個八歲,個個都又高又壯,也難怪宋奶奶哪怕頗喜愛新出生的小孫兒,也沒想過從宋二叔家挪個窩。
這等的人既到了,又是飯點,兩邊自然也不廢話,你請我請大家請的一起坐上凳子,然後主位上的宋爺爺拈起筷子先夾了根菜,兩邊的筷子便是此起彼伏,正式開席。
偌大的一個圓桌,葷素菜色滿滿當當,兩邊椅子的排位也是各有講究。
中間主位上所坐的自然是大家之主宋爺爺,宋爺爺左邊坐的宋奶奶,右邊坐的宋老大,然後宋奶奶下首一字排開的是宋老二一家,宋老大下首則也是按規排序。
喬母,喬香憐,喬玉田以及喬玉康。
難得的,在這種長輩皆在的時刻,喬香憐都安分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