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現在城陽公主變成了她,而薛公子成了薛瓘,那兩人幹的好事,現在都落到了她和薛瓘身上。
和薛瓘當死對頭當了那麼多年,如今卻莫名其妙地睡了,李儀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
“我……我隻是随口問問,沒說要去找他……”李儀解釋得有點心虛,随後深吸了口氣勉強平靜下來,遂又恢複了高貴傲然的姿态,“你先起來罷,我心中自有定數,你也不必太過憂心。”
“諾……”闌珊應了一聲,随即起身不再多言。
李儀現在沒有心情把玩流蘇了,她頭疼。
這城陽公主和那位驸馬一看就是感情不和,但是她醉酒就去睡了别人,顯然她對那位驸馬也是有感情的,隻不過一廂情願愛而不得。
這一整天李儀都在這公主府裡,她誰也不認識,也不知道能去哪。
到了夜晚,便是輾轉難眠的時刻。
她的親人朋友都在二十一世紀,相隔了上千年的時空,怕是以後都見不到了,可是李儀沒有一點辦法。
如果這隻是一場夢就好了……
然而第二天醒來,她還是在這公主府裡,這并不是一場夢,而且她還睡到了日上三竿。
丫鬟婆子們早已在外室等候多時,洗漱的水換了又換,唯恐公主醒來水不熱,還有早膳亦是如此,她們等得心焦,但誰也不敢去打擾公主美夢。
李儀起來看到這一幕,也是有點難為情,但既然是公主就不需要去解釋什麼。
丫鬟侍女們為她梳妝,剛将最後一支金钗戴上,便有人急匆匆地跑了進來,定睛一看正是綠枝那小丫頭,“公主,有宮人前來傳旨,聖人急诏您入宮!”
一聽到這消息,李儀頓時有些心慌:“這……突然召我入宮做什麼。”
那皇帝老爹不會是知道些什麼了吧……
闌珊似乎也和她想到一塊去了,同樣面露憂色,在扶着李儀起身之時,她壓低聲音悄然提醒道:“若是聖人怪罪,公主不妨多提提文德皇後,聖人興許會寬容些。”
李儀不動聲色地點了下頭,内心早已思緒萬千。
文德皇後啊,那可是唐太宗李世民唯一的皇後長孫氏,似乎病逝于貞觀十年。闌珊要她在唐太宗面前搬出長孫皇後以博取憐愛,莫非城陽公主就是長孫皇後之女?貌似長孫皇後除了長樂公主以外,還有好幾位女兒,這城陽公主是長孫皇後之女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真是這樣,那可太好了,長孫皇後可是唐太宗一生摯愛,作為她的女兒,就算再怎麼胡作非為,唐太宗也不可能狠下心砍了她吧。
但是李儀也不能太放松,畢竟帝王的心思最難猜。
皇帝急诏,李儀早膳都沒來得及吃,便匆匆換上宮裝一頭鑽進馬車裡,馬車一路疾馳往太極宮而去。
公主府就在皇城内,所以沒多久便抵達了太極宮的立政殿。
這立政殿似乎是長孫皇後生前的居所。
一踏進大殿,李儀就聽見上方傳來一聲呵斥:“跪下!”
不用看就知道那上方坐着的是她的皇帝老爹,真是不怒自威,吓得李儀心神一哆嗦。她本來就打算要跪拜,所以沒有猶豫就跪了下去,跟着她一道前來的闌珊等侍女也跪了一地。
果然,皇帝突然找她沒好事。
“朕讓她們跪下,你跪什麼?”
“……啊?”聽見這話的李儀蒙圈了,擡起頭就見坐在那金銮椅上的男人正看着她,而另一側則是幾位俯首跪地的貴婦人,好像是後宮嫔妃,幾人似乎都在瑟瑟發抖。
除了他以外,站在他身旁的一位少年也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李儀。
皇帝這聲呵斥不是對着她的?這就尴尬了,李儀強裝鎮定面不改色地笑着道:“女兒前來拜見父皇,自然是要行此大禮的。”
“你還知道朕是你父皇?”
皇帝似笑非笑地來了這麼一句話,這讓李儀一時不知該如何應對,旁邊溫文儒雅的少年柔聲開口了:“阿爹,先讓十六妹起來回話吧。”
李儀順勢向他看了過去,這少年郎生得很是清俊,這張臉……竟與李儀有七分相似,簡直就是男版的她啊。李儀早上梳妝時,便發覺自己的容貌似乎年輕了幾歲,看着像十六歲的少女,而這少年郎的年紀也和她差不多,又稱呼她為妹妹,他該不會是未來的皇帝李治吧?
而她和這位哥哥很有可能是孿生兄妹,長孫皇後生有三子,長子次子此時應該都已有二十多歲,還隻有十幾歲的大概率就是晉王李治。
“她愛跪便讓她跪着。”李世民毫不講情面,他沒再管旁邊跪地發抖的嫔妃,正顔厲色地看着跪在大殿中央的李儀,“朕以往對你的教誨,你都抛諸腦後!城陽公主與薛家郎君私通一事,都從坊間傳到了宮裡,你嬌縱成性竟然放蕩到了如此地步!朕問你,此事可當真?”
“……”
果然八卦傳播的速度就是快,這麼快就傳到了皇帝耳中,但是除了闌珊,又沒人親眼看見她與薛瓘同處一室,所以李儀便硬着頭皮否認道:“假的,阿爹您可莫要聽信謠言。”
李世民繼續質問:“有人看見了薛府的馬車從清心苑離開,這你作何解釋?”
原來隻是“有人看見”,并無确鑿證據,李儀這下信心更足,嬉皮笑臉地反問道:“那您可曾親眼看見?我的好父皇,您可莫要道聽途說呀,女兒真的是清白的,這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阿爹您說是吧?”
李世民微怔,凝眸瞧着沖他笑的李儀,臉上的怒氣竟慢慢消散,“你如今倒是學得圓滑起來了,怎麼,轉性了?不喜歡闆着臉了?”
聽他的語氣沒有再那般嚴厲,李儀就知道這位父皇本就沒打算真的要向她問罪,但畢竟是皇帝沒那麼好招惹,李儀遂又正經起來:“這世道總會教人成長,為人處世又怎會一成不變。”
這句話讓李世民沉默了,他望着李儀的目光中似有心疼。
他的這位女兒九歲便沒了娘親,而他平日裡政務繁忙,又要照顧比她更小的兩位女兒,基本沒有時間陪伴她,疏于教導緻使她驕橫至此,其實都是他這位父親的責任……
李世民不忍心再指責女兒,旁邊的李治有所感悟,便順勢直接對李儀道:“十六,你先起來吧。”
他的嗓音溫柔親切,特别能撫慰心靈……要不是面前這位是兄長,李儀肯定早就春心萌動了,她試探性地看了看金銮座上的李世民,見他沒說什麼,李儀這才敢從地上起身,後面的一衆侍女也跟着起身。
終于是躲過了一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