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灘回到家,沈照清立刻拿起有線電話,打給李覓的号碼。
2002年,第一款彩屏拍照手機已然面世,但普通人家壓根不會花幾千塊去買這個。李覓還在用諾基亞8850,都算是手機比較早的一批用戶了。
電話接通後,沈照清單刀直入:“媽,我要去上北小。”
李覓時常覺得虧欠沈照清良多,所以,為了兒子難得提出的一個要求,她立刻從一團亂麻的瑣事和工作中抽出身來,給他去想辦法換學校。
幸好,這年頭換學校沒後來那麼難,隻稍微奔波了幾天,就讓沈照清能順利插進北京路小學去念一年級。
8月30号早上,田書秀領着桑悅和沈照清一起去學校報道。
很不巧,因為沈照清是招生結束才把檔案轉過去的,隻能插到這屆最後一個班,小一4班去。桑悅則是在一班。但兩個班都是平行班,教室也是對門,平時除了上課之外,還是能一起。
1号是周日,學校9月2号正式開學,兩人成了光榮的小學生。
桑悅在班上碰到了好幾個幼兒園同學。
本來就是小學校,生源大多是住在附近的孩子,碰到一起很正常。
她性格開朗,很快就以座位為圓心,排隊出操的隊伍為半徑,和周圍一圈人混熟。
其中,桑悅關系最好的是方圓和宋書豪。
方圓住在甯波路,她爸爸是桑悅大姨羅莉的同事,兩人在幼兒園就是一個班,大班畢業前因為一些小事吵了兩句嘴,加上方圓暑假跟着她媽一起去外婆家住,沒在家附近活動,又沒手機,就斷了聯系。
這回開學分到一個班,還坐在前後排,兩個小姑娘别别扭扭地說了幾句話,光速修複了友情。
宋書豪則是桑悅的同桌,一年級就戴上了眼鏡,是班裡少見的這麼早戴眼鏡的小孩。據他自己說,這眼鏡是用來矯正視力的,不是單純的近視鏡,很貴的,必須得小心。
桑悅不懂怎麼矯正,拿來研究了一會兒,覺得和羅枚的眼鏡沒什麼差别,都是鏡架鏡框和兩塊玻璃片,很快就失去了興趣。
她把眼鏡還給宋書豪,轉而側過身,問起其他事:“宋書豪,方圓,你們興趣課選什麼呀?”
學校有校内興趣拓展課,安排在每周三下午最後一節,每個年級有不同的項目可以選。一年級年紀太小,選擇餘地不太大。
宋書豪沒怎麼猶豫:“合唱吧。”
方圓:“我還沒想好,反正下周再報名,還能再想想。桑悅你呢?”
桑悅說:“我想學國際象棋。但也想選合唱。”
她喜歡聽歌,對唱歌很有興趣,哪怕羅英說她五音不全,也無法打消這種興趣。
但家裡有一套少了幾個棋子的國際象棋,外公有時候會拿出來教他們下,她學了一點,感覺也蠻好玩的。
對小桑悅來說,這個世界隻有“好玩”與“不好玩”之分。她當然更喜歡好玩的人和事。
放學之後,桑悅又去問了沈照清。
一年級小學生是按照班級排隊放學,班主任讓他們兩人兩人拉着手走,出校門前要點人數。
4班最後一節體育課,比1班先走。
沈照清先找到了田書秀,小聲叫了句“外婆”,乖乖站在她旁邊等着。
很快,1班下樓,齊聲喊完“老師再見”,各自做鳥獸散。
桑悅也看到了田書秀和沈照清,松開了旁邊宋書豪的手,飛快跑向兩人。
“外婆!沈照清!”
沈照清沒說話,默默往前兩步,第一次主動牽住了桑悅。
桑悅一點都沒察覺他的反常,隻是任憑他抓着,眼睛亮晶晶地看向外婆,問出她每天最關心的問題:“外婆,今早夜到切啥?(今天晚上吃什麼?)”
田書秀:“切飯。”
說完,她拉着倆孩子轉過身,往河南路方向走。
路上也免不了問問上學第一天發生的事情。
田書秀:“悅悅,剛剛侬旁邊額男小歪是撒甯啊?賣相老好額(長得很好看)。”
桑悅:“哦,宋書豪啊?是我同桌呀!”
話音剛落,她感覺手指一疼,指節好像被人攥緊了。
桑悅立馬扭頭看向沈照清沒什麼表情的小酷臉,嫩聲嫩氣地提醒他:“沈照清,你抓疼我了。”
沈照清默默松開一點力氣。
桑悅這才笑起來,将注意力挪給他,問:“你興趣課選什麼呀?”
沈照清反問:“你呢?”
“我還沒想好。”
“那我也沒想好。”
桑悅撇撇嘴,不甚走心地“哦”了一聲,又去和田書秀講話:“外婆,馬上要中秋了吧?這次月餅盒子裡給的那個刀,能不能不要丢掉啊?我想要。”
羅英單位福利好,每年中秋都會發一些月餅票回來,讓職工自己去領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