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大漠風雲 > 第66章 高官皇帝着衣裳,端端正正坐殿堂

第66章 高官皇帝着衣裳,端端正正坐殿堂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沒有人管嗎?寶瓶知道大明宮裡那對夫妻被天下人注視着,每一言每一行都有人記下來,集成一本書叫起居注。要是有一個人連我拉屎放屁都記下來,寶瓶打了個寒顫,太可怕了。

師傅沒有多說,他指着下面幾根積木說:“你看這些就是國之重臣,他們受皇帝領導,又領導着下面的人。”

寶瓶看着第二層幾根積木說道:“他們就和總捕頭大人一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師傅盯着她看了許久,寶瓶一直看不懂師傅的眼神,師傅指着最下面一層說道:“寶瓶啊,你說這最下面一層是誰呢?”

當時還有其他人在跟前,不記得誰說:“這最下面一層是老百姓,是大正朝每一個黎民百姓,他們支撐起整個朝廷,百姓翻了,這皇帝也就做不下去了。”

那時候流民席卷京城并沒有過去太久,幾乎所有京城的人都記得流民是怎麼呼嘯着闖進皇宮,殺了裡面的小皇帝。

師傅盯着這個塔型的架子沒有說話,直到人群散盡了,寶瓶才問師傅這最後一層是誰?師傅說是女人。師傅說這些人都是女人生的,這些人都是女人養的,一個國家一個朝廷隻有給女人空間,讓女人活下去才有未來。

寶瓶盯着上面層層疊疊的積木說道:“可是師傅,女人身上的壓力壓太大了,你看快要被壓斷了。”

師傅拿來一根積木豎着支撐在最下面說道:“所以要給女人活命的空間。”寶瓶記得那一天師傅留下自己的功課是整理出大正朝開國以來的政令,對女人有什麼作用。

寶瓶記得自己在書吏房待了整整一個月,最主要的就是養孤堂吧,雖然裡面也有一些傷殘的男嬰,百分之九十都是女嬰,完好的沒有殘缺的女嬰,整個大正朝設立了近百個養孤堂,整個養孤堂先後收養了十多萬女嬰,整個大正朝才多少人,建國之初戶薄登記也不過是兩萬萬人,現在有四萬萬人了吧。

寶瓶在整理這些政令的時候,還發現了一項政令,就是大正建國的時候第一條政令就是不分男女,凡是小孩出生都登記在冊,溺嬰如同殺人一樣處置,當時地方上監牢裡人滿為患,就是這些人修建了半個大正朝的官道。女嬰不能溺死就棄養,正是這條政令造成大量女嬰被遺棄,養孤堂一年之内收到了上萬個女嬰,那時候是怎麼處置來着,棄養嬰孩者,父罰役半年,那一年養孤堂又收到了上萬女嬰,這些罰役人員修建了大正朝另一半的官道。

寶瓶知道這個政策和女嬰無關,可是這個政令切切實實救了很多女嬰的命。因為這個政令,大正朝還頒下許多官媒證書,官媒是吏,隻是這些官媒大多是女人,領着大正朝的俸祿,統計着大正朝的人口。官媒是女人最多的官職,遍布大正朝朝野,每一個村子都有一個固定的官媒。

寶瓶沒有經曆過前高,她覺得大正朝很好,她們這些從養孤堂出來的女嬰,都能養活自己。這些女人成年後基本都成家了,有人嫁人,也有人招了夫婿。寶瓶頓住了,好像自從李達入贅了魏家莊,招贅也不是什麼丢人的事。關于招贅,大正朝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守竈女”。

寶瓶記得這些女人要立女戶的時候,皇後說:“就叫守竈女吧。既然要女人整天守着竈台,那麼誰也不能把她們從這個家裡趕出去。”從此大正朝獨養女兒可以繼承家業,可以當家做主。

像寶瓶這樣從養孤堂出來的女孩有一半選擇了大正皇帝的姓李作為自己的姓氏,還有一半選擇了皇後娘娘的姓趙作為自己的姓氏。像寶瓶這樣選擇金作為自己姓氏的人很少,寶瓶就是喜歡金子,她最喜歡囤積金元。寶瓶想着這一次回去可以将積壓了許久的月錢全部領回來,那是多少金元啊,想着金元,寶瓶嘴角不自覺地露出笑容。

雲珠也在沉思,她的部族更看重血脈,貴族永遠是貴族,貴族沒有兒子,女兒一樣當首領,奴隸永遠是奴隸,奴隸的子女永遠是奴隸。雲珠進入巡捕房是師傅推薦的,雲珠來到京城之後才知道大正朝是沒有奴隸的,大正朝有下人幹活,但是那和奴隸不同,主人要為家裡的下人繳很多稅,并且下人的子女不再是下人。

雲珠不明白周音娘為什麼要造反,寶瓶和魏淑芬說的話她也不明白。在雲珠的部族,奴隸是不會想要造反的,魏淑芬如果是貴族唯一的血脈,她就是女王。魏淑芬為什麼不願意呢?雲珠想到自己,自己要是沒有兩個哥哥,她就是女和卓,雲珠想我可不會拒絕女和卓的位置。雲珠想到大哥至今隻有一個女兒,也許她就要有一個侄女做女和卓了。雲珠想她要寫信告訴大哥,家裡的奴隸好像要交稅了,那麼多奴隸,要不放一些出去吧。

欲知後續如何,且待下回分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