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姑母下了車便心疼的把辛月一把摟進懷裡,怨怪道:“你爹爹娘親瞞得好緊,月娘生這麼一場大病竟然也不往家裡送個消息,早點送個信我便自己過來照顧你們了,哪裡用等到現在要你爹爹去接。”
又仔細把辛月上上下下全瞧了個遍,越看越是心疼,這侄女兒從生下來長到這麼大,從來都是臉頰豐盈圓潤的,何時見她這麼瘦過。
辛姑母便等不及晚點歸置行李,自己去闆車上幾下翻出了關着老母雞的籠子。
這本來是給宋氏坐月子準備的。
她也不要别人招呼她,自己拎着雞籠子去竈間,抓出一隻來就抹脖子放血,念叨着今日就得給先給侄女兒好好補一補身子。
風風火火的看得辛月和表妹玉娘面面相觑。
竈間生了火後煙氣甚大,辛月身體還發虛聞着煙氣有些受不住想要咳嗽。
見胡大娘在幫着姑母燒火,也沒什麼用得到自己的,辛月便帶着表妹玉娘一起去宋氏屋裡。
表妹郭玉娘比辛月小三歲,今年才滿的五歲。
因從小在郭家不讨爺奶喜歡,常受堂兄堂姐們的欺負,養成了一副跟辛姑母完全不同的軟性子,有些怕人。
郭玉娘出生沒多久,還沒學會說話,她大舅一家便搬去了縣城。
住得遠,來往便沒有跟二舅小舅家那麼多,所以跟大舅母宋氏不是很熟悉,便顯得有些拘謹。
宋氏招手喚郭玉娘到床邊來,郭玉娘擡先頭瞧了一眼辛月,才在辛月鼓勵的眼神下松開辛月的手,怯怯的過去福了一禮道:“大舅母安康。”
“玉娘也安康,快半年沒見了,玉娘也長高了些,更漂亮了。” 宋氏善針線,也是個善心人。
往年每年過年回老家,都會帶上一些衣服料子,給家裡的孩子量體裁衣,一人做一套新衣裳。
去年辛姑母帶着郭玉娘搬回娘家,宋氏便也精心給郭玉娘做了一身。
這會兒她把郭玉娘的手拉過來拽着,溫言細語的問郭玉娘:“玉娘,可喜歡大舅母做的衣裳?”
郭玉娘現在身上穿的這套襖裙,便是去年過年時宋氏給做的,當時有意做大了些,是以今年冬天郭玉娘穿在身上還正合身。
“玉娘喜歡!”說到這身衣服,郭玉娘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
這套襖裙裡塞了彈得松軟的好棉花,穿在身上十分保暖卻不顯臃腫,領口、袖口都繡了好幾種顔色的小花收邊。
最妙的是裙擺那處繡的一片數十隻蝴蝶,會随着郭玉娘走動而擺動,好看極了,是郭玉娘最喜歡的一身衣服。
宋氏平日裡也愛打扮孩子,一年四季每季都會給她女兒做一套新衣裙,辛月房裡的兩個大衣箱都快放不下了。
近兩年做的還合身能穿,再早些時做的便有些小了。
宋氏把辛月穿不了的都仔細收了起來,就放在正房的衣櫃裡,現在倒是正合适給郭玉娘穿。
這時候平民家的孩子,一年到頭也不一定能有一身新衣服穿,家家戶戶都是哥哥穿小了傳弟弟,姐姐穿小了傳妹妹。
郭玉娘以前穿的都是郭家堂姐們小了的,郭家隻是普通農戶,孩子的衣服都是普通粗布做的。
郭家這一代的女兒也多,郭玉娘生得最晚,往日裡穿的衣服都灰撲撲洗得發白。
辛盛的衣服穿小了,每年都會被老家的二嬸娘、三嬸娘迫不及待的求走,給幾個堂弟們穿。
倒是辛月因是辛家這代唯一的女孩,小了的衣服宋氏以前也給郭玉娘送過。
但郭家的婆母總是說郭玉娘年紀小,身形小穿着太大不合适,搶走去給她更喜歡的大孫女穿。
幾次下來惹得辛姑母氣急了,便回娘家叫弟妹别送了,白便宜了外人,于是這兩年辛月的舊衣服便存下來不少。
宋氏心疼郭玉娘小小年紀沒了爹,也感念大姑子願意來照看她生産坐月子的恩情,便喊辛月把櫃子裡包着的衣服拿出來。
吩咐辛月道:“月娘,帶你表妹去你屋子裡試試可合身,哪裡不合适記下,我有空時改出來。”
辛月打開衣櫃,拿出包好的包裹,又見到兩件顔色鮮嫩的女兒家衣裙,就猜到是給自己和郭玉娘的過年新衣。
還有幾件青色、藍色的料子,裁剪好了衣型卻沒縫的,定是給哥哥和老家三個堂兄的。
辛月便對宋氏皺了眉,嗔怪道:“娘親又偷偷縫衣服,一次過年不穿新衣又不會怎樣,娘親便不愛惜自己,也要為肚子裡的弟弟妹妹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