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倒是一天幾日,衣不解帶的照料着。想是知道有人做手腳,卻查不出是誰,臉色也不好起來,頗有些喜怒無常的樣子。
又過兩月,甄嬛懷胎六月,我思量着,她快要有動作了。
這一日,玄淩新近得了一株紅珊瑚,足足有三十尺高,紅豔豔似天邊雲霞,十分美麗珍貴。
紅珊瑚,在東方佛典中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便視為富貴祥瑞之物。玄淩把玩了幾日,因顧着甄嬛身懷有孕,而賜給了未央宮以做安胎之用。
甄嬛就坡下驢,隻道:“如此珍物,臣妾不敢獨賞,願邀衆姐妹,一同觀賞這稀世珍寶。”
玄淩贊其識大體,便下令三日後,未央宮開珊瑚宴,讓衆妃嫔齊聚未央宮,為淑妃祈福,以保淑妃平安生産。
大家明面上不說,暗地都道:“如此張揚,也不怕丢了福氣。”
三日後,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日子,六宮妃嫔齊至未央宮。
其實自打甄嬛有孕以來,皇後幾乎是有意避免與甄嬛打交道。不過想來也是,甄嬛剛生了雙生胎不過一年半載,身體的虧損還未補全,又生,豈非冒險。看她往日,雖面孔上畫着精緻的妝容,卻時常額帶冷汗,陽春三月的日子裡,還穿着大衣裳,又看她身量纖纖,卻肚大如球,隻恐不是什麼好兆頭。隻是今日,是玄淩下旨,若不去,隻會掃了玄淩的面子,被人追着身後罵善妒,去了,又不知有什麼事等着她。正可謂,進退皆是話柄。
隻是,不知她們這場大戲,如何開唱。
我去到未央宮,廊下擺着三張禦座,自是淑妃,皇後與玄淩的,其餘宴席皆以環形擺列,中間圍着的,是紅布封着的紅珊瑚。宴席後有絲竹彈奏。
我坐在宴席上,後宮已來得七七八八了,又過了半柱香,玄淩才攜着甄嬛緩緩而來。衆人行禮落座。
呂昭容開口道:“得虧淑妃娘娘大度,咱們才有幸得見這稀世珍寶,陛下您快讓人掀開這紅布,讓姐妹們一睹為快吧!”
玄淩還未接話,甄嬛卻道:“昭容妹妹别急,先開宴失了對皇後娘娘的尊重,不如再等等。”
胡蘊蓉笑:“皇後表姐也太難請了吧,後宮姐妹聽說開這珊瑚宴,是為了淑妃安胎,早早就來了,皇後表姐便是再不忿,也該為了皇嗣為重才是。”
玄淩面露不悅,卻也不願在衆人面前說皇後的不是,對着胡蘊蓉道:“不可議論皇後。”
又對小廈子吩咐道:“着人再去請皇後,本就為祈福,怎可耽誤良辰。”
小廈子應是去了,半柱香才歸來。外間便有内監唱:“皇後娘娘駕到。”衆人隻得起身行禮。
皇後盛裝而來,儀仗隆重而浩大。
皇後讓衆人免禮,又去給玄淩行禮。
“皇後表姐,來得這般的遲,隻讓嫔妾們等着好生着急呢。”
皇後神色微微一滞,笑着對玄淩道:“臣妾記着西域高僧曾進過一尊以鹿王本生圖為本,拟水月鏡花菩薩雕刻了一尊送子觀音像。便想以此為禮,送給淑妃安胎。偏生她們胡亂放,渾忘了在哪裡,臣妾找了一圈,才找見,所以才費了些時間。”
說着皇後身邊的剪秋打開木匣,一尊老山檀香木雕仿水月觀音的送子觀音像展現在衆人面前。觀音端坐在蓮花座上,右腿支起,左腿自然盤坐,膝上有一對光潔可愛的童男童女,右手輕輕垂下,仿是在臨水弄月來逗孩子。神性與母性的光輝齊聚在雕像上。更不用說,周身飄帶皆用礦石染就,鮮豔亮麗,頸肩七寶璎珞,皆以七寶點綴,光彩奪目。
玄淩看看:“這倒是個好寶物。”
皇後笑:“檀香木香氣靜氣凝神,開懷舒心,對孕婦也極好。臣妾也讓太醫看過了,才拿來送給淑妃的。”
玄淩笑笑:“皇後有心了。”
甄嬛隻謝皇後的禮,皇後忙免禮。玄淩一手拉着甄嬛,一手拉着皇後,到廊下落座。
宴樂聲起,紅布被揭開,那紅珊瑚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光彩奪目。今衆人驚歎不已。
甄嬛起身:“如此華貴之物,臣妾不敢獨享,願贈于皇後娘娘,還望陛下應允。”
玄淩贊甄嬛大度。皇後笑道:“淑妃有心了,隻是這珊瑚乃是皇上賞賜與你安胎所用,古語說君子有成人之美,本宮雖為婦人,卻也不願做奪人之愛的人。”
甄嬛讓了再讓,皇後推了再推。
甄嬛起身向玄淩與皇後行禮:“臣妾向法華殿的法師求了五張平安符,法師說需得宮中位分最高的五位,分别把包着符咒的香囊系在床榻的東西南北中,方可平安順遂。臣妾想,宮中皇後,臣妾,德妃,良妃和昌妃,五人把香囊系在床榻上,以求心安。”
玄淩不太信鬼神,卻也說:“如果這可使的你心安,又有何不可。”
當即道:“皇後,德妃,良妃,昌妃你們随淑妃去吧。”
我與德昌二人行禮應是。
皇後卻道:“陛下,臣妾常聽人說,懷胎女子的居室裡都有胎神鎮護,臣妾等貿貿然進殿隻怕沖撞了。”
此時昌妃卻道:“皇後表姐身為後宮之主,統管六宮,當以愛護妃嫔與子嗣為己任,難道是不願為淑妃的孩子祈福嗎?”
皇帝面露不虞,皇後隻得進殿。
按着宮室所在的方位,我與德妃便挂了東西兩個方位。昌妃則挂了南邊,挂完了,便走出内室,在走廊裡等着皇後與甄嬛。
昌妃則找話道:“德妃今日這件衣衫當真好看呢,是江南來的料子吧。”
德妃驚訝,隻應和,抽空則給使我眼神,仿佛在說:這昌妃吃錯了藥吧,竟然恭維起人來了。
這邊說着閑話,忽聞内室一陣響動,推搡聲停,卻聽甄嬛痛呼:“啊!啊!我的肚子,我的孩子,皇後你好狠的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