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山,是一片頗為壯觀的湖景。一座高高的亭閣,上有一行描金大字的牌匾,書着“上下天光”四字。主樓閣叫涵月樓。
“涵月樓”是臨近湖水的組閣建築,蓋在一座石平台之上,樓閣前半段伸向水中,東西各有一組水亭和水榭,中間又用九曲橋連接在一塊兒。“涵月樓”西,湖水邊又有一組園林建築,建有敞亭,方亭和曲廊,在樓前的平台之上,仿若在山水畫中遊。
“上下天光”是仿照古建築嶽陽樓之景而建。“上下天光”三面環山,南鄰湖水,湖中映着日光,反照在樓體之上,波光粼粼,遠眺之下,自有銜遠山,氣吞長江之勢。
在“上下天光”略站站,往西行數百米,過一九曲連環的廊橋,我從廊橋上下來,過了一片竹林方才到了宜芙館前。
宜芙館門前自有宮娥内侍值守,見我來,行禮問安。
我笑着讓他們起了身,才笑問:“菀姐姐可在家。”
小允子道:“娘娘正在殿裡呢,還請良貴嫔娘娘稍等,讓奴才進内通傳。”
我點點頭,他快步往宜芙館内行去。
半盞茶功夫,小允子才和流朱出來:“奴婢流朱參見良貴嫔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免禮,快起來吧。”
“謝良貴嫔娘娘,我家娘娘身子不好,沒辦法親自出來,就派了奴婢來請貴嫔娘娘進殿。”
我笑笑:“無礙。”
跟在她往宜芙館内走。
宜芙館是用建築圍牆圍成近十個樸素的庭院,不似之前的庭院那般浩大壯觀,更多了些山村雅士居住之地的恬靜。院子裡碧桐矗立,綠茵如蓋,雖正值盛夏時節,卻自有一股清涼之意。進了宜芙館内,内館卻甚為寬闊,前接平橋,環以帶水,前殿三楹,中後殿也有五楹之數,西南處有一高峰,建一亭曰“暮雲亭”。
宜芙館四面環山,樹木蔥翠,幽極,靜極,高樹引鳥來,幽靜之處,鳥叫聲悅耳動聽,不似凡塵之音。這樹,這景,若有明月當空,或是微雨飄落,疏雨滴梧桐,一夜到清晨,不可謂不雅緻。梧桐廣葉青陰,繁花開時,猶如成片素雲堕于人間,常言道“家有梧桐樹,何愁鳳不至。”的俗語。風景美,寓意好,果然玄淩對甄嬛用情至深,雖有菀菀類卿之嫌,那不如說他對純元皇後情有獨鐘。或許吧,不過也是因為純元皇後死的早,記憶像一把笊籬把那些不完美的沙礫全部篩了出來,剩下的便全是美好的回憶。
我跟着流朱走進前殿,殿閣台很高,可看梧桐青葉蔥綠,館外山下粉色合歡花。
進入殿内,此刻甄嬛正卧在榻上看書,她身着素淺色中衣,散着頭發,未施粉黛卻秀麗天成。
“姐姐在看什麼書,這麼入神兒。”
她笑笑:“不過是些不入流的閑書,你怎麼有空來。快坐。”她讓了讓榻前的凳子。
我笑着坐下,自有宮娥上茶,我吃了一口,開口問道:“姐姐近來可還好?”
她點頭:“也就那樣吧,我隻是懶得出去,不愛和那些人說話兒,不過是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罷了。”
她擡頭看了看我,又道:“聽說近來常樂帝姬和四皇子生了風寒,現下可是都好了?”
“勞姐姐記挂,都已經好了,小孩子腸胃弱,總是難免,多注意一些也就好了。倒是姐姐,還是不見皇上?”
她聽我說的直接,頗為意外,揮一揮手讓一旁的宮娥退下:“哼,我怎麼敢,我不過是區區一個後宮嫔妃,怎麼敢惹怒九五至尊的陛下。”
她臉上透露出不悅的神情。
我隻做内疚道:“是我唐突了,姐姐可是生我氣了。”
“生氣?我隻是悔恨自己沒辦法保護好我的孩子,如今我的孩子·····不過區區百日,便讓我去他面前婉轉承歡,我卻是做不到。”她一臉陰郁痛苦的樣子。
我擡頭道:“那日,沒能救下姐姐的孩子,我心裡也不好過。”
她隻苦笑:“我們不過是凡胎俗子,即是他人有心為之,可謂是防不勝防。”
我點頭,拿着帕子撫了撫臉頰才又道:“姐姐可知之前棠梨宮裡有一位頗為受寵的芳嫔,她也是很得帝心,後來身懷有孕,被人害的落了胎,心裡一直怨恨。前幾個月聽說在冷宮殁了,一卷破席子卷了丢在亂墳崗,不僅沒有為了自己孩子報仇雪恨,還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我看向她,她隻呆呆的不做回應。
“姐姐可知,這一月來,慕容妃日日都送請罪的書信去皇上哪裡,反思悔過。反倒是姐姐把皇上推到三步外,俗話說見面三分情,也須得見了面,這般長久的疏遠,便是再好的感情也是經不住的。”
甄嬛苦笑:“你和眉姐姐倒是心意相通,紛紛為皇上做說客來了。”
“為皇上?這倒不至于,為我,那更不至于,姐姐素來得皇上的寵愛,大家都希望你躲在宮裡一輩子不出來呢。”
她沒想到我如此直接,不禁笑出聲來。
我又道:“我和惠貴嫔不過是心疼姐姐罷了,身在後宮若沒有帝王榮寵在身,日子不好過。昔日韓信可受胯下之辱,才成為将軍,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才成就一番宏圖大業,姐姐要想為自己的孩子報仇,也須得忍耐。”
眼淚從她的眼角流出,她的手緊緊抓住自己胸口前的衣服,恨恨道:“我恨,我怎麼能不恨,我恨不能剝她的皮,抽她的骨,喝她的血,吃她的肉,憑什麼要讓我忍,明明是她做了惡。那也是陛下的孩子啊,他怎麼能眼睜睜的當什麼也沒有發生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