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曾經滄海 > 第19章 第19章 元稹與白居易之 偶遇

第19章 第19章 元稹與白居易之 偶遇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元稹赴京考試的時間,很快就到來了。

這次進京考試是邁入仕途的第一步,榮幸登榜就屬于“揭褐入仕”,獲得與衆不同的地位與穿着。

朝廷規定沒有功名身份的普通百姓,隻能穿着灰褐色服裝,那些赤橙黃綠青藍紫的顔色,老百姓是不能穿戴的。隻有參加這次禮部組織的考試并一舉成功,方能脫去褐色衣袍,更換上朝廷允許的鮮豔服裝。

人靠衣裳馬靠鞍的身份标志,在中國有着悠久曆史與法理依據的。

元稹獨自一人奔向京都長安,他滿懷信心,在濃烈秋風的裹挾裡,不知寒冷與疲倦向前奔走。他帶着親人的期望,也帶着表姐的囑咐,更懷揣着“達則濟天下,窮則濟毫厘”的夢想。這是元稹銘刻在内心的一句誓言,如果天賦重任,就要心系天下蒼生黎民,假若命運不濟,在窮途末路上奔忙,也要為身邊之人盡到綿薄之力。

這次的國考進行的很順利。元稹參加的“明經科”,此科在三大國考中是較為容易的一關,一般适合于年輕人。所以在社會上就流行一種說法,叫“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是說三十歲通過明經科考就屬于年歲超大的人,而五十歲考中進士反倒屬于年輕之列。“明經科”考試内容主要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四書”和《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這“五經”等儒家經典著作。考試分為筆試、口試和面試,并各有側重,總體是考察記憶能力、邏輯能力和思辨應對能力,以及形象性格展示能力,這就為大唐選拔既有能力、又是帥哥的公務員隊伍奠定了基礎。

在考試的每一場次中,和元稹前後一起進出的一位考生,體态稍瘦,發疏鬓蒼,言語有點木讷,兩人站在一起,元稹有種帥哥與巨人的優勢。在他倆等待面試一關時,元稹拿出随身攜帶的水袋讓他分享,也好緩解一下等待中的焦慮和忐忑。

“公子的筆試感覺如何?”元稹在那位考生接過遞去的水袋,擡頭就要喝時問道。

“可以吧!”幾大口水流帶着響聲進入他的喉嚨,考生把水袋遞給元稹,就沒有什麼道謝的多餘話了。

“公子是哪裡的人?”元稹又問。

“從吳越來的。”

元稹對這位同門考生簡單的詢問回答,感覺潛藏着不太友好的氣氛。從外貌判斷這是一個年齡較大的“考霸”,但不至于如此冷冰冰的交流。這也勾起了元稹的無名火氣。

“我偏要追問清楚”!元稹忍着性子心想,随即又問起來。

“兄長能告訴在下大名嗎?”

“白居易!”

“是白樂天白居易?”元稹聽到他的回答,忽然激動的重複問道,這位考生重重的點點頭,并也睜大着眼睛看向對方。

“是‘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白二十二?”

“尊兄是誰?”在元稹動情的背誦出這幾句詩文時,白居易也反問道。

“元稹,元九!”白居易對元稹說出自己的名字,沒有明顯的表情,此時的元稹也的确是一個籍籍無名之人。白居易有點滄桑的面容随之舒展開來,他們兩人開始了無拘無束的交談,元稹知道他年長幾近十歲,他就熱情的稱呼他為白兄。

考試結束他們隻有耐心的等待結果。元稹邀請白居易一起去到靖安坊的老宅居住,等待禮部放榜。

“白兄,到我家來居住吧。”

“不用再去打擾你們了,我一直在客棧吃住,一個人還是挺方便的。”白居易拒絕了元稹的請求。

“客氣什麼!我家裡也隻有我一個人,咱們還能好好地談談過去聊聊未來。放心吧,不會向你收取吃住費用的。”元稹刻薄地說道。

這是白居易第一次來到京都,也想在這裡流連幾日,就順從了元稹的要求,他們一起去客棧拿出行李,去到了靖安坊。

這裡是元稹出生的地方,五六歲時由于父親的去世,而随母親去到鳳翔姐姐家裡生活,已經過去了十年光陰。在他和母親離開時,家中隻留下一個傭人出租并照看老屋。這次是元稹獨自一人回來,即使順利通過考試,也隻是跨入仕途的門檻,距離做官拿俸祿還有一段路程需要努力,因此他還需要回到鳳翔母親身邊。

這一夜他們談到了各自的家庭,談到了鳳翔,也談到了吳越之地,一直暢談到雄雞鳴啼方才休息。

“白兄,相比你的經曆,小弟在許多方面自愧弗如,今後望尊兄多多指教和提醒。”他倆徹夜長談意猶未盡,最後準備休息片刻時,元稹說道。

白居易的祖籍在山西,而出生在河南新鄭,自小又随父母生活在徐州彭城及符離。由于北方戰亂頻發,十幾歲時又跟随兄長遷居于吳越避難度日。在父母的膝下,少年的白居易,也算在安定且深厚的文化氛圍中幸福生活着,他自幼機敏聰慧,在周圍小朋友中是有名的一個神童。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