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在父母精心呵護下,無慮無憂生活着。在學宮的歲月裡,也得到了師長們的竭力幫助,學業長足發展,知識極大豐富。在各種社團裡,她更是一個活躍分子,在與段文昌這些社會人士的交往中,也獲得了全面的社會知識。薛濤與段文昌這種亦師亦友,年歲相差無幾的關系,更增加了彼此無拘無束的交往。
“ 小度,給你看看這兩位先輩的詩文”。一個下午薛濤剛剛走出學館,段文昌在不遠處叫着她。
“段阿兄,是誰的?”
“你看了就知道,保證讓你如獲之寶!”
她接過他遞過來兩本小冊子,一冊是《少陵野老詩選》,另一冊是《名媛豪放集》,兩本書都沒有署名作者,看來是朋友或是崇拜者編選詩人的作品,屬于民間流傳的手抄本。
“謝了!”她接過來舉在手裡揚了揚,轉身一邊走一邊随手翻看起來,段文昌輕輕遙了遙頭轉身離去。
“ 阿兄你在嗎?”幾天後的一個早晨,薛濤去到刺史府後院住宅處,在段文昌的宿舍門前輕聲叫道。
“這個少陵野老真是凄慘,不過他的作品牢騷多于讴歌,在寫實中欠缺了浪漫,自己把自己套上了沉重的生活枷鎖。”
“你都讀了嗎?”
她重重點頭。
“不會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吧?不求甚解妄加評說!”
“不是!我反複拜讀,有的地方還去尋找求證。不過這一首真的讓我有不一樣感覺!”薛濤翻開一頁,指着那首七言絕句讀道: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這是一組山水畫屏。作者是一位多麼曠達高遠,而又淡泊儒雅之人。”
她繼續說道,“這一首也很不錯,蕩氣回腸,隻是有些悲涼而已”。薛濤說的是七律詩《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她還在毫無顧忌地繼續發表着見解:
“《名媛豪放集》裡這位前輩姐姐,原來是大名鼎鼎的李季蘭,我很早就讀過她的詩歌,很細膩很感人更有哲思回味”。
薛濤還要淘淘講下去,段文昌打斷了她的思路。
“你要全面了解這兩位詩家生平,才能真正讀懂他們的作品。”
就這樣大半天時間裡,段文昌給薛濤詳細講解了少陵野老杜甫,以及從小就被出家入道的李季蘭往事今傳。尤其是對他們的苦難人生,薛濤癡癡聽着還不時的歎息。在講述到李季蘭悲傷的童年和中年宮廷生活時,讓這個七八歲的女孩子哭成了淚人。
李季蘭名李冶,家住吳越之地,家境非常殷實。其父也是鄉間有名的紳士,為人正統且古闆,每當開口說話總是“子曰”開篇。李季蘭自從懂事開始,就非常喜愛薔薇花。本來家住在青山秀水之間,這種姹紫嫣紅的柔弱藤蔓随處可見,或山崖上或澗道旁。
翠融紅綻渾無力,斜倚欄幹似詫人。
深處最宜香惹蝶,摘時兼恐焰燒春。
當空巧結玲珑帳,著地能鋪錦繡裀。
最好淩晨和露看,碧紗窗外一枝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