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靜蘅差點被他的委屈騙過去,而後才想明白是為了拒絕元渺的好意編出來的借口。
她反應也快,立刻接上他的話,轉頭邀請元渺到自己家吃飯。
兩人都是請别人到自己家的時候大方,被别人請的時候又都不好意思了。
元渺說:“我吃了你家的肉粥,哪好意思中午還在你家吃,不過你相公既然要給你做好吃的,我便不強留你了,下次再到我家吃吧。”
說着同甯知序擺擺手,說了句“我把你娘子帶走啦”,然後就拉着蘇靜蘅往山上去。
蘇靜蘅從簍子裡拿出桂花杏糕分給她,想着桃花宴的事,元渺迫不及待告訴她:“下個月村裡辦桃花宴,三井婆婆說要找人請你們一塊去,你們可千萬不要不好意思,這是我們村一年裡最大的事了,大家都把你們當村裡人呢。”
“桃花宴?那是什麼?”
元渺耐心跟她解釋了桃花宴的由來,蘇靜蘅似懂非懂地點頭,又問:“三井婆婆為什麼叫三井婆婆?”
元渺認識那麼多人,第一次有人和她一樣問出這個問題,當即像遇到知己一樣,嘴裡的糕點都來不及咽,抓緊蘇靜蘅的手跳着說:“這個問題我也問過!我婆婆跟我說,三井就是三口井的意思——”
“三井婆婆家裡有三口井?”
“不是不是!”
蘇靜蘅又問出了她問過的問題,元渺笑着說,“因為三井婆婆從三口井裡活下來了,所以叫三井婆婆。”
蘇靜蘅聽不明白,元渺隻好壓低聲音跟她說:“三井婆婆小時候被她爹扔進井裡三次,都活下來了,就改名叫三井,說這個名字好,旁人一口井都壓不住,她能壓三口,起這個名字能長命百歲。”
“竟是這樣……”
元渺這年紀隻能從旁人嘴裡打聽三井婆婆的事,就是公公婆婆也沒親眼見過,同村的隻有昌老伯親眼見過,但他也隻知道三井婆婆第三次被人從井裡救起來的事,前兩次不清楚,因為那次從井裡将人救起來的是他爺爺。
昌老伯是個酒蒙子,他爺爺也是個酒蒙子,年少愛喝酒,年老更甚,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一次他去隔壁宜村打酒喝,路過一口井,靠着休息,就聽見井裡傳來呼救聲。
那時他喝酒喝昏了頭,以為井裡說話的是個女妖怪,正巧烈酒沖上腦門,一點不怕,大喝一聲,要和井裡的妖怪決鬥,然而抽出扁擔挑子,趴在井口仔細一看,卻隻看見一個小不點丫頭在井裡浮着。
井裡的女孩說:“伯伯,救救我,我是大丫。”
“誰家的大丫?”
“晖村的大丫。”
昌老伯的爺爺沒去過晖村,也不知道村裡是不是有個叫大丫的孩子,隻是看清楚井裡的人,稍微清醒些,跌跌撞撞地找人來撈人。
将人撈起來,一堆人問那個小丫頭為什麼會掉在井裡,聽她一說,才知道原來是她那狠心的爹把她騙到這兒要害死的,幸虧有個酒蒙子在這裡歇腳,不然這口半荒的井平日十天半月也沒人靠近,這丫頭肯定要命喪于此。
“後來呢?”
“後來——沒有第四次,因為過後沒多久三井婆婆的爹娘都死了,三井婆婆被母親家的人接回桃花村養着,就這樣一直活到八十歲。”
其間又經曆許多事,從天下太平到王朝動蕩再到天下太平,七十多年一晃過去,三井婆婆成了村裡資曆最老也最有為威望的人,無人不服她,桃花宴便是她主持辦的。
聽說城裡人年年月月會犒賞自己,那些達官貴胄更是,她說他們老百姓忙了一年也應該犒賞自己,除了老天定的節日,要辦一個自己的節,于是精挑細選了日子,做了個桃花宴,年年都辦,請大家一起吃喝。
辦桃花宴的錢從村裡的賬上出。
三井婆婆十五歲的時候去城裡做學工,認識一些字,讀過書,掙了點小錢回到村裡依照書上寫的建了個方便村裡人做工的磨坊,靠着水力運作,可省力氣,那磨坊在戰争時荒廢,戰事結束,又繼續用着,每兩年總要添點東西,十年過去俨然成了個大磨坊。
臨的近的村子的人為省些力氣,願意花錢用他們村的大磨坊,自然他們也不多要錢,一年進的賬不多,夠辦個樸素的席,但各家自願又貼補些,小席面就成了大席面,這般一個憑空造出來的桃花宴就成了桃花村一樁盛事,甚至隔壁幾個村子也學着他們辦什麼梨花宴杏花宴。
“我娘跟我婆婆就是這麼認識的,往年來桃花村借磨坊用,看上我相公了,又與我公婆合緣,聊熟了就定下娃娃親。”
元渺說着有些羞,爹娘的眼光還是好的,相公人好,公婆也好,能住到桃花村,也好!
這下認識蘇靜蘅,有人陪她一塊說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