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浪潮平 > 第52章 陳老師

第52章 陳老師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問題問出口的那一刻,陳君洋也有些緊張。

前幾天的晚上,林瑜給他打來電話,說過幾天會帶着羅倍蘭來看望他。

她禮貌地詢問他是否方便。

聽到羅倍蘭要來的消息,陳君洋喂烏龜的手都抖了一下,手裡的魚食盡數抖落在水面。

他好像生怕林瑜下一秒就會改口,做出回複時急切而迅速。

簡單地撈去多餘的魚食後,陳君洋去到了書房,和林瑜聊了許久。

他得知林瑜和羅倍蘭在一中門口的粉店相識,林瑜告訴他,羅倍蘭因為辍學這件事變得有多麼沮喪。

心理上這關對羅倍蘭來說很難過,林瑜不願意讓這件事變成羅倍蘭持續的夢魇——她想讓陳君洋把成人高考這一選項拿出來,擺在羅倍蘭的面前。

他作為羅倍蘭的高中班主任,比誰都更适合開這個口。

陳君洋爽快地應下,真心為羅倍蘭能有一個林瑜這樣的朋友而感到高興。

他答應了妻子不喝酒,可在面對兩個自己曾經的學生時,還是給自己溫上了一杯黃酒。

講的稍微“自大”一點,可以說,他是看着她們倆長大的,他是一個班主任,他很清楚每一個孩子的秉性。

多年過去,他已經退休了,可閑餘下來,他翻着一屆一屆學生的畢業照,他們其中的大多還在他的記憶裡活蹦亂跳。

他對林瑜、羅倍蘭的印象都很深。

林瑜自不必多說,她的專業分數極好,早在高一還沒分班的時候,陳君洋就聽說了有個特長生已經達到了藝考的要求,偏偏她文化課成績還很不錯。

學校對她的期望很大,培養她去沖擊頂尖學府已經成為了老師間默認的事實。

文理分班以後,看着坐在班上的林瑜,陳君洋自然是高興的。

林瑜是陳君洋從業幾十年,手下帶過最優秀的一個學生,她畢業以後,她的照片還久久地挂在學校的榮譽牆上,直到陳君洋退休的那個暑假,她的照片才因為榮譽牆上的更新疊代被撤下來。

羅倍蘭是陳君洋帶的最後一屆學生。

羅倍蘭身上最顯而易見的一點就是漂亮,無從否認、無可指摘、能讓人一眼看到的漂亮。

第二個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便是她的沉默。

她沉默寡言的謎底直到她高三才徹底在陳君洋面前揭開。

剛分班以後的第一次月考,羅倍蘭的成績不好也不差,在班上能排到中遊的位置。

第二次期中考試,羅倍蘭的成績掉下去一截,排到了班上最末流的位置,那時陳君洋還沒對她太上心,隻是課後額外叮囑了她一句要認真學。

羅倍蘭答應得倒是痛快,在陳君洋的曆史課上,她聽課時面上也顯出幾分認真來。

再一次月考成績出來時,羅倍蘭也不算給陳君洋一個空口承諾,她的成績果真往上爬了一點,回到了第一次月考的位置。

為此,陳君洋深覺此子可教也,還在班上特意把她拎出來誇了幾句。

考試有進步的人很多,陳君洋幾乎念到的每一個名字都會引起台下同學的一陣鼓勵性質的起哄。

可羅倍蘭除外。

她似乎一直那麼沉默,不愛與人交往,以至于表揚的話落在她頭上的時候,同學們的反應隻是寥寥幾顆偏向她坐着的方位的腦袋。

一個課間,課代表為陳君洋送來他所要的練習冊,陳君洋攔下準備走的課代表,問起羅倍蘭在班上的情況。

課代表是個男同學,他撓了撓腦袋,說他不清楚女生之間的事情,但羅倍蘭确确實實地,隻是比較文靜,不愛和大家說話而已。

羅倍蘭聽曆史課還是很認真,不過讓陳君洋很惱火的是,不知道羅倍蘭是進步以後飄了還是怎麼的,期末考試的時候,她的成績又像過山車一樣,猛地又掉回了班級的尾巴行列。

陳君洋看着羅倍蘭的成績單,從業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如此強烈地想把一個學生揪過來罵一頓——除去曆史和語文,她的其他成績都是一團亂麻。

可惜學校已經放假了,他還真拿這孩子沒辦法。

高二的下半學期,陳君洋每次查堂時的重點不僅僅是搜查最後排男生的電子産品和零食,還額外多看了羅倍蘭幾眼。

羅倍蘭就真如陳君洋所能料想到的——她十次裡有□□次都在發呆。

他把羅倍蘭抓到辦公室,好壞壞話輪番上陣地勸,再次得到了羅倍蘭信誓旦旦的保證。

可月考的成績一出來,陳君洋對着羅倍蘭的成績單左看右看,最後隻在羅倍蘭幾乎稱得上是慘絕人寰的分數裡看到了“欺騙”二字。

他第三次把羅倍蘭叫來,這次,他依舊是把自己說得口幹舌燥。

茶杯裡的水被他喝的都要見底,終于又是在談話的結尾才換來兩句幹巴巴的保證。

這一次,陳君洋不覺得羅倍蘭誠懇了,反而在她的回答裡品出幾分敷衍的意思。

一股無名火夾着些無奈從陳君洋心底升起,但羅倍蘭認錯的态度又極其端正,他想發火也找不到一個合情合理的出口,他擺擺手,叫羅倍蘭回去了。

又是一個月,期中考試過去了,陳君洋想,他應該找羅倍蘭的家長談談,也該問問是個什麼情況。

來學校的是羅倍蘭的舅媽,劉淑華。

陳君洋沒說羅倍蘭對待課業時态度的不端正,隻簡單問了問羅倍蘭的家庭狀況,劉淑華之說羅倍蘭從小就和她一起住,再說别的,她就不大願意說了。

和劉淑華仔細聊過之後,陳君洋大概知道了羅倍蘭課上的心不在焉是為了什麼,他帶過很多家庭有變故的學生,也有雙親不睦的,或是有過留守經曆的孩子——這些學生在聽課的專注度和人際交往上比起普通孩子存在更大的問題。

陳君洋心裡的火瀉下去了大半,他自己也有一個女兒。

他尋思着,他對羅倍蘭應該換一種策略,至少不該再兇巴巴的了。

那以後,發生在陳君洋和羅倍蘭身上的就像天底下重複過無數次的良師與“壞”學生的溫馨劇本。

陳君洋發現她學東西總是一陣一陣的,他便有空沒空都把羅倍蘭拉到辦公室裡,盯着她背史政地,抽查她的英語單詞,還逼着她去找數學老師訂正錯題。

在最開始的那段時間,在他和羅倍蘭相熟,卻并不全然了解的時候,陳君洋還隐隐擔心羅倍蘭會不會是個把心事悶在心裡想不開的孩子。但兩個月相處後得出的結論簡直出乎他的意料,羅倍蘭很會說話,很善于察言觀色,開起玩笑來,她身上的幽默細心不輸任何一個人。

隻是她還是話少。

陳君洋問她為什麼不和班上的同學一起玩,羅倍蘭說她更喜歡一個人待着。

确認羅倍蘭不完全是個悶葫蘆以後,陳君洋便也默認了她獨來獨往的性子。

那時候,他還沒把羅倍蘭和林瑜這兩人聯系起來對比,可現在,林瑜和羅倍蘭一起站到他的面前,他才發現不同的人喜歡的“獨行”背後的意義幾乎是天差地别。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