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不知道這倆怎麼組合在一起的,越聽越頭大。
林瑜和徐良軒的接觸畢竟有限,這個問題的答案在徐良軒這裡注定無解,話題也漸漸回到了飯桌上。
徐良軒給林瑜推薦了稻香軒的自釀果酒,林瑜便點了一瓶,給自己倒滿,小口小口慢慢喝着。
酒精度數不高,二三十度,酸酸甜甜,喝着很順口。
林瑜的酒量一般,幾杯酒下肚,林瑜漸漸感到腦子有些暈乎乎的了。
這是幾年來林瑜為數不多喝醉的經曆,距離最近的上一次,她記得還是在北京……
大學和高中很不一樣,林瑜很難找到一個像之前一樣形影不離的朋友,她大學沒有報社團,比起其他同學要閑很多,也就顯得形單影隻了。
大三的時候,林瑜設計的作品在一場比賽中拿了一個三等獎。
比起其他的獲獎作品,林瑜的作品顯得青澀,卻有一個學姐很欣賞她,主動找到林瑜,邀請她加入她的小工作室。
那個學姐叫佘引章。
林瑜告訴佘引章她的專業不是服裝設計,她在這件事上會顯得很業餘。
而佘引章似乎下定了決心要讓林瑜加入她的團隊,她便給林瑜展示了她正在做的,把林瑜沒接觸過的領域不厭其煩地用最精簡的語言給林瑜解釋,鼓勵林瑜可以慢慢學。
佘引章是一個很優秀的人,熱情,幽默,從自信裡自然而然散發出來的漂亮,年紀輕輕便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
那時候,佘引章幾乎事林瑜能認識到的最優秀的人了,被這樣的人主動靠近,林瑜沒辦法不被她吸引。
更不必說,林瑜心底也有一股蠢蠢欲動的拼勁兒。所以沒猶豫太久,林瑜就答應了佘引章。
佘引章也足夠講義氣,拉林瑜入夥後,她不遺餘力地帶林瑜熟悉工作室裡的各個闆塊,把她介紹給同一個工作室裡的年輕人。她告訴林瑜怎麼和甲方溝通,帶着林瑜熟悉業務技能,把首都的繁華的每一面都展示給林瑜。
她們最親密的那一個季節,她們躺在一張折疊床上分享同一杯飲料。
林瑜自己也不清楚是什麼時候對佘引章起了超越友情的心思。
一個足夠熱烈的人走進了她的心,她便理所應當地以一個錯誤的方式“開竅”了,覺得要想同樣地占據那個人的心就該如法炮制。
這是她第一次神随心動,目光無法控制追随着一個人,在一件件小事上愈發小心翼翼地試探,期待,排練着隻屬于林瑜她自己的獨角戲。
但她很快發現自己錯了。
一次立冬的聚餐後,林瑜做出了這輩子最荒唐的事。
那天,北京下了出血,佘引章叫上了工作室的所有人,一群浪漫主義的年輕人在佘引章150平的公寓裡裡一起包餃子,煮火鍋。
他們準備了酒精飲料,在歡快的氣氛下,大家都喝得有些醉了。
到聚餐的結尾,佘引章的家裡免不了一片狼藉,林瑜便以留下來幫忙收拾的理由留下來了。
過程很難回憶清楚了,一開始是玩笑着,那天她們都有很多話要說,林瑜的心裡也堵着一團氣。
佘引章也情緒高漲,隐隐地,她感覺佘引章似乎也有些話要說。
林瑜鼓起勇氣,試探着把頭湊上去,佘引章沒躲,臉頰因為酒精紅紅的,絲毫沒發覺兩個人鼻尖過近的距離。
她輕輕給了佘引章一個吻。
一秒……
兩秒……
林瑜被猛的推開了。
林瑜一下子酒醒了,她看見佘引章帶着笑意的眼一瞬間變成震驚錯愕——她知道她會錯意了。
懊惱和慌張像一張無邊無際的大網,頃刻之間席卷了林瑜。
隻來得及匆匆瞥一眼佘引章複雜的眼神,林瑜慌忙低着頭跑出去了。
零下的溫度刺激着林瑜裸露在外的臉龐,滑過淚的地方被北風刺激得格外疼。
那天距離林瑜卷鋪蓋回家還有一年零三個月。
“你還要喝嗎?”徐良軒指了指已經空了半瓶的酒瓶,手上已經顯露出将酒拿走的架勢。
林瑜被徐良軒提醒,便回過神了,這才想起待會兒還有一場電影要看。
梅子酒大概二三十度,林瑜對自己的酒量沒太大自信,沒再喝了。
酒精的反應慢慢上來了,林瑜下樓時在扶手的反光上看見自己酡紅的雙頰。
這次依舊是徐良軒買單,收銀員似乎在給他推銷新的會員,看着徐良軒斟酌的表情,林瑜估計還要等一會兒。
進來的時候林瑜沒在大廳裡找到羅倍蘭,現在倒是看到她了。
不過她看着臉色不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