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衆官員争執時景帝不在場,但散朝後他還是很快知道了這場小小的争端。
大太監忠和将打探來的消息原原本本地說了,景帝聽後一笑:“這些前朝舊臣還真是……冥頑不靈。”
他言語間說的不止那姓陳的,還直指前朝舊臣,忠和垂眸沒敢接話。
好在景帝也不過随口一說,很快轉移了話題:“跟他們争執的那個武将……我記得好像姓許?”
“陛下好記性,”忠和笑道,“正是神機營千戶許昌。”
景帝點了點頭:“此人話說的雖糙,但見微知著鞭辟入裡,是個人才,隻做個千戶可惜了。正好神機營還缺個指揮佥事,我看他補上去正好。”
正五品升至正四品,直接一躍成為绯服官員。景帝雖未對那姓陳的做什麼,但這個擢升的旨意就能表明他的态度了。
忠和應諾,當即傳令命人拟旨。
這道旨意下去之後,景帝才又饒有興緻地問起衛淵的婚事。
“你見過那沈小姐嗎?長得什麼模樣?當真與衛淵的心上人生得一模一樣?”
忠和面露難色:“這……奴婢是跟随陛下一同入京的,先前也沒見過沈小姐啊。而且國公爺那心上人的畫像也隻有您看見過,像不像的……奴婢着實不知。”
衛淵之前從來就沒有過什麼畫像,是進京安頓下來之後才畫的,還一直藏着掖着不給人看,景帝也隻是趁他不注意時候偷偷瞄過兩眼。
畫中人生得的确國色天香花容月貌,因此他一度懷疑那畫像是假的,是衛淵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樣子随便畫的。結果沒多久,他竟說找到個跟畫上一模一樣的人,要娶她為妻。
景帝倚在案上,若有所思:“最好是真的很像……”
這樣他就能安心了。
…………
四月廿八,宜婚嫁。
朱雀大街兩側酒樓茶肆的好位置早已被人包下,就連一些賣衣裳首飾的鋪子裡也擠滿了人。大家都在争搶窗邊的地方,想尋個好位置一睹這場倉促但盛大的婚禮。
衛淵乃超品國公,又手握實權,還是皇帝最信賴的重臣。這次他大婚,皇帝特批了金吾衛和赤焰軍作為儀仗隊伍給他開道,命禮部和鴻胪寺的禮官一同主持,其餘一應賞賜等等更是不計其數,可謂給足了面子。
迎親隊伍從鎮國公府出發,一路浩浩蕩蕩地往城門口走去。馬背上的新郎官一身吉服,将平日冷峻的面容映襯出幾分豔麗。
沈钰清晨從靈泉縣啟程,行至京城五裡外換乘花轎,剛好在吉時抵達城門。
迎親隊伍與送親隊伍彙合到一處,城門前鼓樂齊鳴,禮官高聲唱和,國公府的下人們一簸籮一簸籮地往外抛灑喜錢。
喜錢一直從城門抛灑至國公府門口,百姓們争相拾取,沿路熱鬧非凡。有人四處尋找被人遺漏的喜錢,也有人在國公府沿途設置的喜棚裡喝喜酒吃喜餅。直至新娘下了花轎與鎮國公攜手走進國公府的大門,街上仍舊熱鬧的宛如過年。
除新帝登基那日之外,這是京城恢複安定以來最盛大的一場慶典。人們借着這場熱鬧歡笑嬉鬧,戰亂留下的傷痕似乎又淡去了一點。
沈钰一直蓋着蓋頭,看不見外面的情形,但隻聽聲音她也知道今日的京城該有多麼熱鬧。
三年沒有回京,也不知這裡現在變成了什麼模樣?東安街賣棗泥糕的那家鋪子還在不在?楊柳胡同賣糖畫的老伯有沒有避過災禍?沈家街口的大槐樹還好嗎?會不會多幾道刀斧或灼燒痕迹?
她腦子裡胡思亂想着,心不在焉地跟衛淵拜了堂,在喜娘的攙扶下邁過門檻進了洞房。
直到在撒滿了紅棗花生桂圓等物的床上坐下,她才将心思收了回來,垂眸斂目等着新郎官掀蓋頭。
喜秤将蓋頭輕輕挑起,沈钰做好了看到一個頭大如鬥相貌醜陋的男人的準備,誰想面前男子竟生的方額薄唇高鼻深目,劍眉入鬓眸若寒星。非但不醜,還是個不可多得的美人。
沈钰短暫驚豔一瞬,很快收回視線,心中腹诽:傳言果然不可盡信。
“新娘子害羞了。”
不知是誰湊趣說了一句,房中衆人哄笑起來,大家紛紛跟着說些吉祥話。
衛淵對旁人視而不見,眼中隻有這個熟悉又陌生的女子。
她安靜地坐在那裡,面容看上去一點都沒變,就像……就像他畫中那樣。
但畫是死的,人是活的,不可能毫無區别。
衛淵想象着她如當年那般恣意狂放的模樣,心頭微顫,還未飲合卺酒就開始嫌房中其他人礙眼。
但新郎官待會還要去前面赴宴,他再如何想與她單獨相處,也不可能立馬就将賓客們趕走。
衛淵耐着性子完成了接下來的禮節,深深地看了她一眼後才去了前院。
…………
“相貌倒是不錯。”
待他走後,沈钰随口說了一句。
秋婵在旁點頭:“不知這位姑爺性情如何,隻看相貌的話倒是堪堪配得上您。”
在她看來自家小姐那是天仙般的人物,這句“堪堪配得上”便是極高的評價了。
撒帳的金銀彩果硌得慌,沈钰起身讓秋婵收了,又讓她給守在外面的國公府下人傳話,叫送桌席面進來。
這一是因為她沒有餓着肚子等丈夫回來的習慣,二是借此機會想看看國公府這邊的态度。
雖然一路上桂媽媽對她都很敬重,說明衛淵沒有為難她的意思,但鎮國公姓衛,衛家可不止衛淵一個人。
秋婵應諾去傳了話,不多時廚房那邊就備了一桌席面,遣了幾個伶俐的丫鬟送來了。
沈钰喜食茱萸,桌上好幾道菜都有這味佐料,可見廚房那邊已經提前從桂媽媽那裡了解了她的口味,知道她的忌口和喜好。
這說明要麼國公府的人都很好相處,沒人想要為難她這個新婦。要麼衛淵對國公府的掌控力很強,沒人敢違拗他的意思。
不管哪種,對她來說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