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了快一個時辰的路,鄭江北到了上橋村。從村口進去的時候,正好碰到了幾個大娘夫郎在說話。
鄭江北本來就不是個話多的人,隻是簡單地向幾個人問了好,就趕着騾車繼續向前。
李四秀家在上橋村靠裡面一些。
騾車走得快,他也沒聽到那幾個人說道。
“這李家小幺的未來夫婿,真真是個懂事的,逢年過節就來這邊送東西。”
“是啊,每次帶的東西可不少,那李母哪回不炫耀!”
“這倆人娃娃親吧?能說得過去。”
“那你是沒聽說,這孩子父母都去了,就剩一個人了,可不得懂事點!不然上哪找媳婦啊!”
“瞧你看不起人的,我聽說這倆人雖然是娃娃親,李家的一聽人家父母都沒了,就想上門去把婚事退了,啧啧。”
“那這咋沒退啊?”
“我聽李家那個大兒媳婦偷偷說的,不退了,看着人可憐,說不能成那薄情寡義之人,說李母和未來親家關系好啊。”
“那你沒聽全吧,李母光聘金就要了20兩呢!”
“老天爺啊!那咋找了李家的啊,那秀哥兒,可不是個勤快的人。”
“誰說不是啊。”
“可可,可是,前幾天,我在縣城看到李母和秀哥兒,看他們的樣子有點奇怪,偷聽了幾句,人家說是去相看!”
衆人:“……”
“這話可别亂說,回來李母到你家門口撕爛你的嘴。”
“好了好了,說些别的,說些别的。”
到了李四秀家附近,鄭江北下了車,牽着騾子往前走,正好看到李家大哥李大郎。
鄭江北上前喊了一聲:“李大哥。”
“呦,江北來了啊。”
“嗯,馬上中秋節了,我過來看看。”
兩個人都是話不多的,鄭江北跟着李大郎向着李家走去。
到了家門口,李大郎推開院子大門,對着堂屋喊着“娘,爹,江北來了。”
“來了,來了,快進來快進來。”是李母的聲音。
李母從堂屋出來,笑得可開心了。
“來了,江北,咋又帶東西了,大郎也沒個眼色的,趕緊幫江北,把東西搬下來。”鄭江北想着,我不帶東西,怕是也進不去門。
“三郎快,牽着騾子到後院,給它喂喂草,喂喂水。”今天是中秋,一家人也沒下地幹活。
“咋沒上午來啊,正好能趁着中午吃個飯啊。”鄭江北沒回話,能不知道李母是什麼人嗎?還 讓自己吃飯?哪回不是說,還沒成親不好多留的,好幾次飯都不讓吃,就讓自己走了。
“這不巧的,我剛讓秀哥兒去他小舅家送東西了,來來來,江北,快,屋裡坐。”整個院子都是李母的聲音。
到了堂屋,鄭江北找了個凳子,在靠門的地方坐下。
“叔嬸,這次來我是想看着定個日子,今年我都19了,想早點成親,聽别人說今年的年份好,日子也都好,我家沒大人,你們看看什麼日子定下來。”鄭江北先說了句。
李父李母對視一眼,還沒說話。
“阿爹,阿爹,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