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太子今天登基了嗎 > 第28章 三年

第28章 三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三年光陰,如白駒過隙。

這三年,風調雨順,天公作美。

春日的細雨潤澤大地,夏日的陽光灑滿田野,秋日的金風吹熟稻穗,冬日的瑞雪覆蓋山川。

三年來,桑閑的物種改良措施實施的非常完美,糧食産量大幅提高,趕上豐年,連年豐收,百姓安居樂業,國庫日漸充盈。

原本的上京城就是一個巨大的皇族城堡,被城牆圍繞,城内隻住着一些朝中大臣和皇親貴族,百姓依舊住在城外,隻有每逢戰事才會躲入城中。

這兩年喬承陵瘋狂搞基建,上京城也在他的規劃下不斷擴建。城牆向外延伸,街道拓寬,建立了許多居民房屋,坊市井然。

城東新建的“承平坊”成了商賈聚集之地,城西的“文華坊”則是文人墨客的雅集之所。而皇宮之内,幾座巍峨的宮殿拔地而起,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彰顯着帝國的強盛與威嚴。

喬承陵勵精圖治,大力推行商品經濟。上京城的街市上,商賈雲集,貨物流通,絲綢、瓷器、茶葉、香料琳琅滿目,叫賣聲此起彼伏。

市民階級逐漸産生興起,街巷間多了幾分繁華與喧嚣。

吳懷的造紙術在這三年間愈發精進。紙張質地細膩,色澤潔白,早已取代竹簡,成為文人書寫的首選。紙稅為國庫帶來了豐厚的收入,而活字印刷術的完善更是讓知識的傳播如虎添翼。

喬承陵在城北建了一座圖書館,内設有從各地搜尋來的圖書萬冊,其功能與現代圖書館一緻,免費向百姓開放,其中還設有免費的掃盲班,有夫子免費授課。

一時間吸引了不少想要讀書取士之人。

此舉雖然遭朝中各臣的抵制,但在喬承陵層層淫威逼迫下,還是磕磕絆絆的辦起來了。

每日清晨,報童們穿梭于大街小巷,手中揮舞着新印的報紙,高聲吆喝:“今日《上京時報》新鮮出爐!”市民們争相購買,街頭巷尾,茶樓酒肆,處處可見人們捧着報紙,或低聲議論,或高聲辯論。

一年前,太學的首批實驗生在高強度的衡水模式下全部順利畢業,按照他所定的規矩全部下放各郡縣做官,一年以來,政績斐然。

一群隻知吃喝玩樂的二世祖,在太學的教導下改變惡習,全部成長為一批能力出衆的官員,這給喬承陵了一些改變察舉官制的莫大底氣。

未央宮内,晨光透過雕花的窗棂灑在金磚鋪就的地面上,映出一片璀璨的光影。又逢朝會,喬承陵跪坐于禦座之側,目光掃過殿内群臣,神色肅穆而堅定。

喬葉還沒睡醒就被拉過來上朝了,他本意将權力全部下放給喬承陵,自己做個閑散皇帝,沒想到喬承陵不願,每五日一次的朝會都被他天不亮的從被窩裡薅起來上朝。

“今日,孤有一事與衆卿商議。”他目光掃向殿中群臣,緩緩開口,聲音清朗而有力,“察舉制沿用已久,然其弊端漸顯。孤欲改察舉為科舉,以才取士,唯才是舉。”

話音未落,殿内已是一片嘩然。各氏族大臣們面面相觑,眼中滿是驚愕與不滿。

察舉制的推薦權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他們往往會優先推薦自己的族人、門生或依附于自己的寒門子弟。這樣一來,世家大族能确保家族成員世代為官,維持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利益。

氏族通過察舉制鞏固了其作為社會精英的地位,成為文化、政治和經濟的主導者

一但察舉制取消換為科舉制,以才取士,那對氏族來說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

“殿下,此事萬萬不可!”一位年邁的大臣率先出列,躬身行禮,語氣中帶着幾分急切,“察舉制乃祖宗之法,沿用數百年,豈可輕易更改?且科舉取士,恐寒門子弟魚目混珠,擾亂朝綱!”

右丞相長孫遼出列:“殿下,科舉取士,恐難以服衆。且氏族子弟自幼受教,才學品行皆非寒門可比。若以科舉取士,恐朝中人才凋零,國将不國!”

自從斯年死後,長孫遼仿佛記恨上了他,每次朝會必然噎他兩句。

礙于自己理虧,喬承陵從來沒有計較過此事。

喬承陵眼中閃過一絲怒意,卻仍強壓怒火,沉聲道:“孤以為,才學不分貴賤。科舉取士,方能廣納賢才,為國所用。”

然而,朝中大臣們紛紛出列,言辭激烈,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喬承陵雖據理力争,卻終究寡不敵衆。

他們本就是察舉制的既得利益者,上位削減他們利益的刀刮在自己身上了,全部都急了起來,仿佛太子升起一點廢制的心思,他們就會全部揭竿而起的模樣。

“夠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