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史·雁辭列傳》
雁辭,字别遠,乾朝國師,文武雙全,器宇軒昂。乾帝十年,百越叛亂,魏家勾結匈奴,勢大難制。帝命雁辭南征,以平禍亂。
辭率精兵十萬,南下雲嶺。時魏家據險而守,糧草充足,兵鋒甚銳。長孫斯年者,辭之副将,率死士焚敵糧倉,力戰而亡。仰天大呼:“甯戰死,不投降!”
劉黎者,斯年之摯友也,聞斯年死訊,怒發沖冠,率五千精騎,直搗魏家腹地。黎以寡敵衆,斬敵十萬,血流成河,魏家叛軍盡滅。黎立于屍山血海之中,仰天長嘯:“斯年,吾為汝報仇矣!”
然亂未平,高登達,雲嶺郡守,暗通魏霍,圖謀不軌。李氏一族,雲嶺義軍,亦與高氏勾結,欲亂天下。辭聞之,震怒,率兵圍剿,誅高氏九族,李氏滿門,雲嶺義軍盡屠。辭立于城頭,冷眼俯瞰,血流漂杵,屍橫遍野。
史臣曰:雁辭用兵如神,然殺戮過重,雖平亂有功,然其手段酷烈,後世論之,毀譽參半。長孫斯年忠勇,劉黎剛烈,皆一時之傑也。然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悲哉!
天授十年,八月。
秋風蕭瑟,黃葉紛飛。
劉黎率領大軍班師回朝,馬蹄聲震動着上京城的青石闆路。
劉黎以五千滅十萬,自此一戰成名。
街道兩旁,百姓夾道相迎,歡呼聲此起彼伏。然而,劉黎的臉上卻沒有半分喜色,目光冷峻如冰。
他擡頭望向遠處的宮牆,心中隐隐作痛。斯年沒有歸來,那個曾與他并肩作戰、生死與共的人,如今卻永遠葬身在了遙遠的雲嶺郡。劉黎握緊缰繩,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将軍,前方就是宮門了。”副将低聲提醒。
劉黎微微點頭,目光依舊冷冽。自己即将面對的不僅是皇帝的封賞,還有太子的質問,丞相的質問。那個自幼與他一同長大的太子,此刻怕是已經等得心急如焚。
劉母和他的妻子張氏遠遠的在宮門前迎接。
“母親,蘭君。”劉黎翻身下馬,将劉母和妻子摟在懷裡。
“我兒安全歸來就好。”劉母早已淚流滿面,天知道得知長孫斯年殒命,劉黎為報仇以五千将士血戰十萬敵軍時她有多麼的揪心。
“我回來了,母親莫怕。”他從懷中取出一個錦盒,盒子裡面靜躺着兩隻幹枯的白色花枝,還有一袋良種。
正是他臨行前允諾帶與母親的無憂花。
滿是厚繭的粗糙手掌摩挲妻子□□細膩的臉龐,妻子溫婉的笑容,含着淚花,讓他心頭一軟。
“劉将軍,陛下與太子殿下已在未央宮等候多時。”内侍躬身引路。
劉黎點了點頭,說道:“蘭君,你先帶母親回家,我還要要事進宮面聖,等我回來。”
接過劉黎遞來的錦盒,□□用手帕擦拭眼角的淚水,攙扶着劉母,說道:“夫君莫要擔心,我與母親在家中為你布下宴席,等你回來。”
宮門緩緩打開,劉黎轉身,步履沉穩地走入宮中。他的铠甲上還沾染着戰場的塵土,卻掩不住那一身凜然之氣。
劉黎跟随内侍穿過長長的宮道,心中卻愈發沉重。
未央宮内,喬葉端坐于正殿之上,神色平靜。劉黎單膝跪地,聲音低沉而有力:“臣劉黎,奉命班師回朝,特來複命。”
喬葉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劉卿辛苦了。雁辭可曾歸來?”
劉黎沉默片刻,低聲道:“雁辭已辭去國師之位,甘願駐守雲嶺郡。”
喬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卻并未多言。殿内一時寂靜,唯有燭火搖曳,映照出劉黎冷峻的面容。
“劉卿,下去休息吧。”喬葉緩緩開口,“明日早朝,朕自有封賞。”
劉黎起身告退,走出未央宮時,卻見喬承陵站在宮門外,目光如刀般盯着他。
劉黎向喬承陵做輯行禮,喬承陵上前一步扶起他,嘴唇輕抿,沒有言語,紅透了的眼眶隐約含着一絲淚花。
“下臣辜負太子殿下的期待,未能…将斯年安全帶回。”
斯人已逝,三個月的時間,足以掩下一些哀傷,隻是想起那個活潑跳脫的摯友,心中依舊忍不住的揪疼。
“安全回來就好,”喬承陵閉上眼睛,輕歎一聲,“也許,冥冥之中自有定數罷。”
上一世的斯年,為了保護他,同樣是墜崖身亡,隻是他沒想到,這一切竟然來的這般快。
“雁辭為何不歸?”喬承陵的聲音沙啞。
劉黎沉默片刻,低聲道:“殿下,國師自有他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