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太子今天登基了嗎 > 第17章 太學

第17章 太學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過段時間,太史令匆匆忙忙趕來長樂宮,看着院子中央一片齊腰斬斷的青竹,心中頓時激起千層波瀾。

來的時候就聽說太子對二皇子發了不小的脾氣,不會真動刀子了吧,那跟他有什麼關系?

真是人在家中坐,鍋從天上來。

不一會兒,一位身形清瘦,兩鬓斑白的老者在太監的引領下走進殿中。老者正是太史令,他步伐穩健,絲毫不見病态,可一踏入殿内,瞧見高坐的喬承陵,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

太史令拱手行禮:“下臣拜見太子殿下。”

喬承陵放下筆,擡頭看向來人,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勞煩秦太史來一趟長樂宮了,不知太史身體康健?”

秦太史連忙拱手行禮,強裝鎮定地說道:“多謝太子挂念,老臣這幾日确實身體不适,讓太子費心了。”說着,還輕輕咳嗽了兩聲,試圖演得更像些。

前幾日朝會上秦太史勸皇帝立後,被皇帝憤怒的拿竹簡砸中了腦門,這幾日一直在家裝病。

本來想着讓皇帝愧疚愧疚,畢竟他也是十幾年的老臣了,誰知道喬葉根本就不care他,朝會也不讓他參加。

可給他急得團團轉。

這不太子一召見他就過來了

喬承陵卻不緊不慢,繞着太史令踱步一圈,目光在他身上打量:“太史令,您這身子骨看着可不像有病在身啊。本太子還聽聞,您昨日在府中與賓客對弈,談笑風生,興緻頗高呢。”

太史令的臉色瞬間漲得通紅,像是被人戳穿了謊言般尴尬,張了張嘴,卻一時語塞,不知如何作答。他的手不自覺地抓緊了衣袖,額頭上也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喬承陵見狀,也不再為難,徑直回到主位坐下,神色一正。

“秦太史,今日找您來,是有要事相商。如今國家正值用人之際,本太子打算在宮中舉辦太學。”

“招收大臣和皇家子弟,無論男女,無論嫡庶,一律同堂受學,太學内教授算學、天文、地理等實用知識,朝廷培育棟梁之才。”

“若學成之後,依成績優異可在朝中任得一官半職。”

太史令一聽,頓時瞪大了眼睛,臉上寫滿了不可置信,“撲通”一聲跪地,聲淚俱下地說道:“太子殿下,此事萬萬不可啊!”

“自古以來,男女有别,嫡庶之分更是天經地義。女子怎可以與男子同堂受學;庶子地位本就低于嫡子,怎可與嫡子同堂受教?此舉有違祖宗禮法,會遭天下人诟病,動搖國之根基啊!”他一邊說着,一邊連連磕頭,額頭與地面撞擊,發出沉悶聲響。

在古代這種以門第為基礎的社會結構中,嫡庶之别是維持階層穩定的因素之一。若嫡庶平等,庶子有更多機會進入上層社會,可能導緻階層流動頻繁和無序,沖擊原有的社會等級秩序。

喬承陵眉頭微皺,上前一步扶起太史令,語重心長道:“秦太史,時代在變,祖宗禮法雖不可廢,但也需與時俱進。”

“如今國家人才不濟,若隻靠少數嫡子支撐,如何抵禦強敵、繁榮民生?女子也有聰慧頭腦,庶子亦有報國之心,給予他們知識,就是為國家增添力量。”他的聲音洪亮,回蕩在殿内,滿是不容辯駁的威嚴。

這群老臣最重傳統,喬承陵畢竟是在這種封建禮制下長大,他隻是一介凡人,沒有能改變天下的力量。

長時間的封建禮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被他改變的。

太史令壓低聲音:“太子殿下深謀遠慮,老臣定當竭盡全力,為太學之事效力。隻是此事一出,朝中恐有非議啊!”

喬承陵将不怕他們會不同意,繼續說道:

“我想太學結業之人,當按成績授予官職,如此一來,既能激勵他們努力向學,也能為朝廷選拔真正的人才,如此一來,誰又有非議?”

“成績優異者,可入中央機構,從郎官做起,逐步曆練,日後或可擔當重任。成績中等者,可派往地方,擔任縣丞、縣尉之類的官職,積累地方治理經驗。成績稍差者,也可在各郡縣學府擔任學官,繼續傳播學問。”

誰知太史令聞言,臉色一白:“殿下,如今的選官制度,是先輩們曆經數代定下的規矩,舉孝廉、任子制等,已深入人心。您若貿然借太學更改選官,觸動根基恐生動蕩啊!”

承陵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驚愕,轉瞬便換上一副略顯懵懂的神情,故作驚訝的模樣:“太史令何出此言?我不過是一番純粹的好意罷了。”

喬承陵不免感歎這個太史令的政治嗅覺當真是敏銳,竟然能琢磨出他準備對選官制度動手。

他微微搖頭,輕輕歎了口氣,“您也知道,朝中大臣皆是父皇的肱股之臣,為江山社稷日夜操勞,鞠躬盡瘁。”

“隻是,”喬承陵頓了頓,眉頭微蹙,表情帶有些許憂慮,“我近來聽聞,大臣們的子嗣,不少都頑劣不堪,整日無所事事,隻知揮霍祖蔭。長此以往,不僅于家族聲譽有損,更可能影響朝堂風氣。”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