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珍上課時,宮女和禁衛是不能進入上書房中的,将翡翠和聶隐兩人留在外,李珍帶着李璎進入上書房,在席中坐着的人通通起身迎接。
坐在上首的太傅先給皇家兩個公主行了禮:“臣見過元昭公主,見過五公主。”
在上書房授課的太傅姓張,出身寒門,學富五車,也是科舉榜眼出身,在朝廷上兢兢業業的工作了幾十年,現已到了乞骸骨的年紀。皇帝憐惜人才,給他封了虛官太傅,命他在上書房教授皇子們。
李珍叫了一聲“起”,然後又和李璎一起給張太傅行了個拜師禮:“以後有勞夫子了。”
張太傅直言不敢,然後又請李珍和李璎入座。
李珍看了一眼上書房的所有席位。右邊排了兩個空位,應該就是給她和李璎的;左邊靠窗處排了四個座位,從前往後分别是李瑾、李琮和李玦以及……李珍剛入上書房時發現的空位。
宮中皇子公主們一共就五個,這為什麼會多了一個空位呢?見諸皇子都是一副見怪不怪的模樣,李珍也就沒問出口。
她隻對着三個皇子問好:“以後在一處上課,還望皇兄皇弟們多多指教了。”
皇子們随口應答了幾句,然後又輪到皇子們的伴讀給她行禮了。
皇子畢竟是來上書房正經讀書的,待遇還是要比公主們好上一些,每個人都配備了三個伴讀。
這些大多都是勳貴子弟,李珍不太認識,郭子令常常出入上京各大府邸,對這些人倒是很熟,就在李珍耳邊提醒道:“謝家、雲家還有裴家都挑選了子弟入宮作皇子伴讀。”
李珍挑了挑眉,加上她的伴讀郭子令,上京叫得上名号的人家居然都來了,這還真是熱鬧啊。
李珍點了點頭,也叫了起,然後走到右邊第一個空位前坐下了,李璎看李珍落座,跟皇兄們問好後,坐在了李珍身後的位置。
見所有人都安穩落座,張太傅開始了今日的授課。書中的王朝雖是架空的,但文化背景卻與李珍熟知的古代大體相似,張太傅給皇子們教授的正是四書五經的内容。
李珍硬着頭皮聽了一會,便忍不住的開始走神,她發現随侍在身側的郭子令卻聽得無比認真,連給她磨墨都忘記了。
在李珍的提醒之下,郭子令才緩過神來紅着臉告了罪。
李珍道:“表妹可是遠近聞名的大才女,這些東西對你來說早就耳熟能詳了吧?”
“臣女平日裡在家鑽研詩詞甚多,四書五經雖看過一些,但還從未有夫子為臣女講解過。”
李珍不解:“甯國公府不是有家學嗎?怎會沒有夫子講解呢?”
“是有家學,但男女八歲時便由不同的夫子授課,兄長們多習四書五經,臣女這邊的女夫子便多教授《女則》與《女誡》。”
李珍聽得一陣沉默,要不是她想方設法的要來上書房上課,郭子令好端端的一個才女也許就要埋沒在《女則》與《女誡》中了。
看着郭子令還在磨墨的手,李珍将她手中的墨塊搶過:“你不必做這些了,專心聽講吧。”
郭子令面上一驚:“公主這于禮不合,侍奉公主本來就是……”
見她又要拿出那一套說辭,李珍不耐煩地打斷:“我讓你聽講就聽講,哪兒那麼多話?”
李珍那不太好的名聲在外,郭子令心想她怕是又來勁兒了,便乖乖閉嘴不再反駁。
反正這樣對她來說還挺便宜的,她起碼可以不被瑣事所擾,專心聽講了。
這堂課上了快半個時辰才結束,見諸位皇子公主露出倦容,張太傅便給了一盞茶的時間休息。
李珍十分不雅地伸了一個懶腰,坐了一個小時,她隻感覺骨架都要散了,這古代人上課可比現代人辛苦多了。而她身側的郭子令卻是一副食髓知味的樣子,休息時間還在津津有味地捧着書看。
李珍正想起身活動活動,忽見自己的書桌旁竄來了一個人影,李珍定睛一看,心中頓時警鈴大作,居然是男主角李玦!
李玦捧着一本書來到李珍案前,對她溫和的笑着:“二皇姐好。”
李珍眯眼看他:“四皇弟有什麼事嗎?”
李玦将視線轉向郭子令:“聽聞郭娘子是上京的大才女,我近日鑽研詩書,正有一些問題想請教郭娘子,不知郭娘子是否願意為我解答?”
皇子來問自己,郭子令哪兒有不肯的,忙垂首道:“四皇子有什麼疑惑盡可詢問,臣女必定知無不言。”
李玦笑眯眯的正要把書放在郭子令面前,卻聽到“啪”一聲脆響,是李珍一掌拍在桌案上,隔絕了他和郭子令。
李珍這一下弄出的聲音甚大,上書房所有皇子和伴讀的視線都轉移了過來。
“四皇弟沒有自己的伴讀嗎?幹嘛要問我的伴讀?”
李珍一雙眼睛緊緊盯着李玦,好像很怕他靠近郭子令。
怎麼可能不怕?
看到李玦主動請教郭子令,她突然想起來郭子令在原書中正是李玦的後宮之一!
李玦與郭子令的相識也是源自于詩書,兩人志趣相投,很快兩情相悅。在後期李玦被反派誣陷入獄時,郭子令為他血寫喊冤狀,年紀輕輕的就耗盡心血死在桌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