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秦時明月:子之心防[張良同人] > 第73章 百口莫辯

第73章 百口莫辯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已過處暑,日落的時間逐漸變早,日落後的空氣也不再是熱烘烘的。從竹屋出來時,天色已近昏昧。為防回時路太黑我提了一盞小燈。不疾不徐小心翼翼地穿過木橋,空氣中夾雜着青竹的清香沁人心脾,經過竹林和荷塘間的小石徑偶或感到一陣涼風襲人,帶着淡淡荷香多少拂去些許躁郁之氣。

待出了竹苑,方才察覺今晚似乎沒有月亮,星星還隻是若隐若現的幾顆。總在你定睛尋找時,它便那般不經意地從你的眼角餘光中一閃而過,于是你驚喜地想去确認。而待你将那滿含期盼的雙眸定格在那絲微光曾閃爍的地方悉心捕捉時,那裡卻暗淡無光,除了黑暗什麼都沒有,那絲微光似乎從不曾存在。你隻能兀自黯然道,隻是幻覺罷!

荷風亭建于竹苑外約百米處一方不規則的水塘間,正值初秋,荷葉鋪了滿池。一座木橋從池岸延伸至亭中。遠遠看去,風亭宛若簇擁着滿池的荷葉芙蕖,于水中央遺世獨立。

而在這昏昧的薄暮下,一池生機盎然的光景此刻隻落得一方單薄的剪影。

當我踏上木橋臨近風亭之時,那道如星般若隐若現的身影才逐漸真切。燈盞将柔和的暖光暈染上那單薄的剪影,卻并未将他描摹得更加生動。

他一手負于身後臨欄而立,下颔微收若有所思。聽着我一步一步邁近的腳步聲卻無甚動作。而在我踏進亭中正欲放下燈盞向他行禮之時,他蓦地大揮衣袖将我手中的燈盞熄滅,突如其來的動作惹得我心下一驚,不知他旨在何意。

可此種情況下我也不敢多語,隻是頓了一下便繼續未完成的動作。

将手中的燈盞放下後,我恭謹鞠身揖禮,“三師公。”

良久未有言語,亭中微風徐徐,隻聽得水間草地的蛙鳴蛩音。摸不清他此刻的心思,我隻覺施禮的手漸趨頹然。

“我一直在給你機會。”未想他單刀直入,聲色淩然帶着一絲不欲置信的失望。

心間苦笑了下,我也一直在尋找機會呢!

可是沒有機會!即便有,也已錯過。

該如何應答?事已發展至此,難道要我跟他坦白我确實是某個不明勢力派來的細作?

那麼今日之事便不是弄巧成拙而是蓄謀已久。

暗自苦笑一陣方才意識到,他這話……是已經确定了什麼?

在午後漫長的忐忑不安中,我悉心分析後已然做出決意。

與其說是決意,不如說是賭,賭他不曾調查過我。即便今日之事讓他有心調查,如此短的時間内,且不論是他、墨家抑或是縱橫二人、流沙諸位均是忙得雞飛狗跳,定然沒有人抽得出時間來幹這種事,至于還有沒有其他人,這種無法推測的事情就是賭的範疇了。

所以,即便他有所懷疑我也隻能死不認賬了。如若能安然度過今晚,後面的事就好辦了。

“三師公,今日之事實屬意外。前日我于藏書閣取書之時偶遇子晞便提議幫他抄書。昨日還書時藏書閣空無一人,側門卻是虛掩的。回屋後發現遺漏了幾卷,便于今日晌午來還,當我到來時側門仍舊虛掩着,弟子未作多想。哪知竟然……”末了我語帶歉意躬身前揖,交疊的雙手順勢擡高,滿心愧疚。

就事論事解釋今日之事便可。縱使這本就是劇情中已有的安排,可歸根到底此時此刻造成這一切的是我,怎能不心懷愧疚。

“剛好這麼巧?你想入閣閣門便為你而開?”聲色冷冽滿含諷刺意味。

是啊,怎麼剛好那麼巧?甚至是兩次為我而開。

“三師公,藏書閣應是被人盯上了。”那三卷陰陽家的典籍被盜;此次藏書閣的閣門大開,必定與這股勢力脫不開幹系。

“這不需要你來提點我。”語氣疏冷決然,是我從未見過的。

怔然一瞬便自嘲地笑了笑。是啊!他是誰?這種事情需要我來提點?

憶起來到這異世的種種心中登時一陣委屈,聲色戚然,“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過我那些帝國的大人物會在今日前來造訪。”

“前日我讓先生轉告你留在閣中,為何不聽?”他就那樣一直背向着我,微揚頭目視虛空。

現下還來質問我,但凡長點心的,也該知道識趣。

“自陰陽家的典籍被盜,弟子作為首要嫌疑人自當避嫌,以免給三師公造成困擾。”那天獨自生的悶氣在他的質問下再度複燃,本該底氣十足地反問控訴,可心下到底還是忌憚他隐忍的怒氣,以至于聽起來像是滿腹怨怼卻怯于直言的嗔怨。

“已至學年末卻忽然提出學醫出入藏書閣,這就是你所謂的避嫌?”

這般委屈示弱若是放在從前他定然會點到為止退讓半步為我留些餘地。可現下他卻步步緊逼……

忽而間,隻覺這樣的他讓我感到疏遠又陌生。

是出于什麼心理我才想着去跟荀子學醫?為逃脫學年末考?為了更實在的技能?為了克制自己的念想絕不找借口去見他?

“我……”

“我讓你留在閣中,是想告訴你扶蘇在海月小築遇刺。”解釋的話語被他的打斷封入口中。腦中似是緊繃了一根弦在霎時間斷成兩節,瞬間彈開将所有的思緒抽離潰散。先是感到一陣麻木,繼而大腦一片空白。

所以,是我錯過了?如若我不任性賭氣,便可從他口中提前得知這一切?這原本可以避免的一切?

“既然要避嫌,為何不偏不倚在帝國造訪之時進入藏書閣,為何碰巧扶蘇拿起的那卷是你由親手放置?”

“還是說,這本就是你有心安排?”

“三師公…子清真的不是有意的……”

“我放上去的那卷竹簡,是以隸書撰寫的,不是六國文字。”

“陳渌,你當我很好糊弄?”話音落,他負于身後的手輕揮向前似是從另隻手中接過了什麼,而後遞向身後側。

躊躇了須臾我便上前接過。帶着不置信,我雙手略帶顫抖屏息一瞬方才鼓起勇氣抽開竹簡。借着昏暗的光線,我看清了上面的文字。書寫了什麼内容我不知,因為那的的确确不是隸書。待我摸到底部的布帛标簽,看清上面熟悉的扁方文字時,心下升起一股無力感。

那兩日或為趕進度抄得太匆忙,或是太過困倦以緻不夠細心,竟是綁錯了标簽。本該以六國文字書寫的布帛标簽,卻是以隸書寫成。

什麼叫作百口莫辯?

在本就敏感的時間節點處忽然提出學醫而後出入藏書閣這種敏感要地;當帝國一行人造訪之時我又兩次進入已被封鎖的藏書閣;而又偏偏在這個時候将以六國文字抄錄的典籍放在了案幾的正中央。

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我。巧合一旦多了便不再是巧合。若非親身經曆,讓我做一個旁觀者也很難相信這真的是巧合。

可我不甘心,從頭到尾我都不曾蓄意做過任何對儒家不利之事,即便調查含光,那也是劇情内的與我無關。藏書閣之事,不僅在劇情之内,即便是我造成那也隻是無心之失。更何況我在其中周旋何嘗不是提心吊膽絞盡腦汁?今日在藏書閣中難道我沒有冒着風險替儒家辯解?手握那麼多情報我何曾真的出賣過儒家出賣過他?憑什麼到頭來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我?

也許他不會信,可是我必須說。否則便對不起自己的費心斡旋苦心經營。

“在你們到來之前,我将竹簡放還後便欲離開,門卻被人從外面鎖上了。正欲開口呼喚時,帝國的軍隊已将藏書閣重重包圍。不過一會我聽到正門外有聲,是李斯的聲音,他與那位公子要一同進入藏書閣,我怕他們會尋機作文章便想把以六國文字抄錄的典籍都收起來,可是數量太多且時間緊迫,我一時無法全部找出并且轉移。于是我便根據标簽挑出一卷隸書卷籍放了正中央的案幾上。許是我太大意,竟然綁錯了标簽,如此才釀成這樣的後果。”

“弟子隻是把實情告知于三師公,至于您是否相信,弟子無法左右。”

“如此說來,你一早便知書同文之于帝國的意義。”

作為一個秦粉的穿越者,我當然知道書同文于秦國的意義了。

“以三師公對我的了解,弟子能有這種覺悟,您不會覺得奇怪才是!”

卻不想,這份實情相告卻是更加坐實我的嫌疑,讓我再無辯解餘地。

在我話音将落,張良蓦地側頭向我。昏昧夜色下,他纖削的輪廓更顯銳利,額角碎發掩去些許眉目間的厲氣,可聲色淩然仍舊令人感到一股陰戾。

“所以,你才會向我建議,将藏書閣裡的所有典籍全部抄錄。”

冷冽聲色宛然小心翼翼蹑步于薄冰間,腳底浮冰陡然開裂的激寒聲,将我整個人沒入凜冽的寒水中。“嗡”的一聲,我隻覺此刻頭痛欲裂感官盡失,耳邊嗡鳴聲長鳴不歇,腦中一片混沌,那日的場景無比清晰地開始在腦海中回放。

整個世界隻剩下那個偌大的藏書閣。

午後的陽光被窗棂切割将書閣上層照得亮堂,我與他一前一後步于廊間。

“所以,子清有什麼辦法,能讓這些珍貴典籍得到更好的保護?”

“一、加大對藏書閣的管理,以保護現有的典籍;二、對現有典籍進行備份……”

他滿目黠意卻故作認真地詢問;我若有所思一本正經地回答。

那日我與他約定在藏書閣見面,由于一卷失傳一千八百年的《齊論語》而引出了後面關于如何保護這些珍貴典籍的讨論。

我随口說了一句那就再抄一份。

未想竟會釀成如此因果。

“那句‘失傳一千八百年’中的失傳,與陰陽咒術的失傳,有何聯系?”

“你與星魂、陰陽界之間,有何聯系?”

“費盡心思進入小聖賢莊,三番四次尋機出入藏書閣。失竊的典籍;扶蘇的造訪,這一切無不與你相關。”

“你究竟有什麼目的!”

我隻覺此刻自己已輕薄如紙,那連番诘問像一顆顆銳利的鐵釘将我牢牢釘住在冷硬的審判柱上。

他把這一切都串聯起來了。那日我于閣間漫無目的地翻尋,在看到《齊論語》後驚呼了一聲“失傳一千八百年”。結果後來果真丢失了一卷失傳的陰陽家典籍。更可怕的是,那卷典籍是經過我的手之後丢失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